前言

1939年7月11日的晚上,驻扎在宁寨一带的国民党军高树勋部,忽然遭到了日伪军的攻击

战局实在不利,高树勋便向驻扎在不远处的其他国军部队,发去求援电报。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对方并不理会。

看着战士们接连倒地,高树勋心痛又焦急的同时,想起了萧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回到1938年,在我党的领导下,冀鲁边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没过多久,我军便在那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在同年的8月份,时任三四三旅政委的萧华率领着部队,到达了山东的乐陵县,并在此建立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我军在冀鲁平原展开了一系列的游击战争,巩固冀鲁边根据地的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我军的发展势头太猛,那些国民党顽固派心里不平衡了,所以便开始对我军开展南北夹击的战术,想要将我军从冀鲁边区挤兑走。

我军又岂会不知他们的伎俩,在察觉到对方的目的后,我军也开始主动反击。没过多久,那些国民党顽军便被我军收拾了一顿。

就在这个时候,萧华接到了129师师长刘伯承的紧急电报。电报中提到的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承送来的电报中指出,老蒋将十军团所管辖的高树勋部,调到了冀鲁边区,配合国民党的鹿钟麟给我军使绊子。

老蒋会派人来搞小动作,是萧华早就料到的事情。他本是想和之前一样,若是来犯我军,便反击回去。可在调查了高树勋之后,他有了新的想法。

高树勋此人,和那些国民党顽固派不太一样,他出身贫家,因为作战勇敢受上级赏识,一路高升成为了旅长。

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高树勋投到了老蒋的麾下,但他依旧还是坚持抗日的。在察觉到这点后,萧华立即同干部们召开了紧急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华认为,高树勋支持抗日又有出身贫苦的经历,是个可以争取团结合作的对象。在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去之后,其他干部们也纷纷同意。

在不久之后,高树勋带着部队进入了鲁北地区萧华以及挺进纵队的干部们得知此事后,热烈欢迎了他们的到来。

大幅的欢迎标语,让高树勋看着心里十分温暖。在这之后,他和萧华分别致辞,赢得了军民们得一阵喝彩。

此时的高树勋还不知道,自己坚持抗日的这一信念,会在不久之后,给他带来生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年的7月11日,夜色已经很深了,高树勋部的大部分战士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因为知道日军不擅长夜战的这一特点,所以连哨兵都有些懈怠。

谁也没有想到,在不久之后,高树勋部便遭到了日伪军的突然袭击。

被枪声惊醒的战士们匆匆忙忙的应战,谁料真正打起来才发现,敌人的目的远不是偷袭一下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这天晚上,日军经过探查,得知八路军的主力并不在乐陵县,和这个消息一同到达的还有高树勋部队的情况。

在得知高树勋部队军备懈怠之后,日军便派出了日伪军前去攻击高树勋部。

大概是想要将高树勋部一网打尽的心思,他们在出发时携带了不少的钢炮以及重机枪,火力十分凶猛。

饶是战士们拼尽了努力,可却依旧没有突围成功。看着一地的伤病残将,高树勋难受不已,立刻便向相邻的其他国军部队发去了求援电报。

原以为自家的友军,怎么也会在这种危急时刻帮自己一把,可没想到结果却让他失望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高树勋部距离不远的,是国民党军的张国基以及曹振东的部队。他们的确是收到了求援的电报,即使没收到,这么近的距离,那枪炮声也会听到的。

枪声阵阵,炮火声更是不绝于耳,可这两个被高树勋寄予厚望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动作。说白了,就是不想去。

他们担心自己的部队去支援,会让自身的实力下降,所以哪怕高树勋把电报发出去数封,他们也不会理会。

高树勋在收不到回信之后,自然也猜到了对方的小九九,可自己的部队实在是顶不了太久了,这种情况下,还有谁可以伸出援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危机关头,高树勋忽然想起了对自己十分友好的萧华。

他在初到鲁北时,萧华等人便热情的欢迎了自己的部队,非但如此,萧华在这之后,还带给他一封刘伯承的信件。

信中表达了对高树勋爱国思想的支持,并且还旁敲侧击的表示,要高树勋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要走错路。

不仅如此,萧华以及我军的干部们还在他们的部队中宣传我党的方针,并取得不错的成果。而且再后来,萧华还帮助高树勋躲过了一劫,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我国加入抗日队伍的群众越来越多,势力也不容小觑,这也为日军的侵略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为了对抗我国的抗日力量,日军决定发展敌伪势力。在不久之后,他们便盯上了高树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多次派人游说高树勋投降,萧华在得知此事后,也是立即找到了高树勋,揭开了日军的阴谋。也正是这样,日军才被迫放弃争取高树勋。

萧华对自己以及部队的帮助历历在目,所以在被敌人围困的关键时刻,他想起了萧华。

有自己“好兄弟”的前车之鉴,高树勋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不过为了手下的战士们,他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给萧华发去了电报。

不同于高树勋的犹豫和忐忑,在接到求援电报的时候,萧华毫不犹豫便做出了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华立刻集合了3个支队的战士们,在整装待发后,便亲自率领部队出发了。

战场上时间是最宝贵的,所以萧华和战士们一点也不敢耽搁,直接开始了25公里的急行军,终于在7月13日凌晨赶到了战场。

在查看了战斗的局势之后,萧华也不禁为高树勋捏了把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这情形,高树勋部这时被团团围住了啊!

沉思片刻后,萧华派出了骑兵队,故意在这包围圈的外围纵马狂奔,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在这之后,他又让一部分的战士找到敌军的后勤基地,来一出佯攻,扰乱他们的思绪,将包围高树勋部的兵力引开一部分。

没过多久,敌军果然被我军的战士们耍得团团转。在接到战士们都到达了各自规定的阵地后,萧华开始命令部队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高树勋部正处于绝望之际,在听到援兵到来后,不仅信心倍增。

他们配合我军来了一出里应外合,没过多久,日伪军便支撑不住,狼狈溃逃了

在危机解除后,高树勋部的士兵们这才松懈了下来,连连对萧华以及我军的战士们表达感谢。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萧华会这么毫不犹豫的前来救援,而这个问题,也是我军的战士们想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当时的国共两党虽然处于抗日合作期间,但是单凭之前老蒋故意制造出来的那些摩擦就知道,其实两党之间的间隙并没有完全消失。

那么这种情况下,萧华为什么还要干这种费力气又有可能不讨好的事情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萧华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要争取高树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华在支援高树勋之前,便在他的部队中打好了基础,很多士兵都很拥护共产党所宣传的方针。那些士兵的态度,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其争取过来。

而且抛开这些不谈,高树勋的部队也是我国抗日杀敌的部队,就算是为了民族大义,萧华估计在接到那封电报之后,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的。

事实证明,萧华的决定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斗中,我军击毙了60多名日军以及100多个伪军,缴获的步枪有200多支还有两挺机枪,也算是小有收获。

在战斗结束之后,高树勋对萧华表达了郑重的感谢,尤其是有那两个“好兄弟”的对比,萧华的这次仗义救援,显得更加的可贵。

高树勋表示,愿意和我军一同合作抗日,他之后的行动也是这样做的。

在这之后没多久,高树勋便带着部队离开了冀鲁边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萧华的救援行动并不值得看的太重,可只有身在其中的高树勋和他的士兵们才知道,这是一次救命之恩。

大难不死的高树勋,也从这件事中明白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差距,他的心不自觉的偏向了我党这边。

人心换人心,我党的政策与方针让高树勋佩服不已,这也为之后高树勋在解放战争中,成为第一位率部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面对陷入危难的友军,张国基、曹振东选择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而我党的萧华却二话不说,直接亲自率队出兵。

这强烈的对比,也从侧面表明,我党是团结而又友善的,而国民党部队徒有光鲜的外表,实则各自为营,人心涣散。

萧华的仗义让高树勋感慨万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高树勋才会在解放战争中帮助我军,站在人民的一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