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过春秋战国、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时期的混乱,也有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大一统王朝。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古代凡是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居然都在北方。那么,为何没有选择南方城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方地势较高,传统观念上,是中国龙脉汇聚之地,风水宝地。任何一个王朝建立的时候,都期待千秋万世,因此必然会选择有王气、能保帝国永世长存的地方建都。古代的都城除了风水好,还需要易守难攻、有险可守。明代初期,朱元璋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虎踞龙盘、长江天险的南京,但是,南京自古就是半壁江山、容易灭国的朝代在此建都,靖难之役后,明朝都城就被朱棣迁到了北京。

【预防游牧民族】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主要威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封建社会打仗主要是冷兵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原王朝从南方运粮到北方边境的花销太巨大了,靠近北方,占据有力的地理位置,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靠北,一旦发生少数民族入侵,就可以第一时间组织军事力量和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来抵抗。

【交通不便,水患频繁】

南方水网密布,尽管水运便利,但是陆路交通非常不便,尤其是南方开发较晚的情况下,陆地交通发展很落后。南方水患较多,不利于都城的安定。北方城市尽管水陆交通不便,但是从秦直道、驰道开始,陆地交通非常发达,有利于都城和全国各地的快速物资交流,一旦战争爆发,也能第一事件将粮草运到边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古代两大经济重心,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人口和经济的大南移,唐朝时期,南方就已经出现了扬州、益州这样的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有扬一益二的美誉。但纵观古代历史,北方的农业文明和经济实力整体上是大大强于南方的。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国家稳定的重中之重。

【政治】

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国度都在北方,北方人口、经济实力远大于南方,国度建立在北方,更有利于国家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