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失言,酒后无形,喝醉酒真没啥好处,除了当时飘飘然的感觉。

说真的,喝醉后那种感觉真的很不错,好像自己短暂的成了“上帝”。

曾听朋友说,有两个平常兄弟相称的人某次约酒,结果都喝大了,两人直接跑出酒店在大街上互捶了好久,甚至摸到一根拖把棍猛砍一顿。

酒醒后两人像没事儿人一样,继续开心的喝酒……

喝完再打……

每个人酒后的样子都不一样,动手打人的大约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30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李从珂和后唐明帝李嗣源的重臣安重诲一起喝酒喝大了,两人在席间互相吹牛,·都不服气,于是大打出手。

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李嗣源很喜欢他。

安重诲被按在地上狂揍,都没人敢拉架,安重诲拼了老命挣脱魔爪死命狂奔,回去对着镜子看着自己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气的脸更加紫了,暗暗发誓,不杀此贼,誓不为人。

李从珂第二天酒醒,随从绘声绘色的描述了昨晚发生的事,表示:大王真是厉害,安重诲根本没还手的余地。

李从珂却觉得心底拔凉,甚至有些颤抖。

安重诲,跟随李嗣源多年,李嗣源做皇帝后,对安重诲言听计从,几乎把朝廷的大权交给了他,此人得势后打压异己心狠手辣,连当时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厚,也就是后来的皇帝,都不得不小心巴结安重诲,李从珂不得不怕。

所以,他赶紧去找鼻青脸肿的安重诲道歉,表示自己酒后发疯,愿意接受责骂,请大人放过。

安重诲表面释然,内里仍怀恨在心,从此开始注意李从珂,并时不时在李嗣源面前造谣。

李从珂在河中做节度使,安重诲在皇帝身边,按照以前的剧本,李从珂必死无疑。

但,李从珂是个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重诲经常找机会诋毁李从珂,最主要的一点是李从珂非亲生,又手握重兵,是个重大隐患,安重诲想让皇帝意识到这一点,进而好好设计一番,弄死李从珂。

然而,李嗣源每次都不听安重诲的话,认为他居心不良,离间父子关系。

当时,养子和亲儿子有时候没啥分别,比如,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昭,就和他的亲儿子差不多,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也深受徐温喜爱。

李嗣源死活不听的情况下,安重诲行险。

他派人让河中一个掌握兵权的人杨彦温找机会驱逐李从珂,并表示这是皇帝的意思。

于是,杨彦温趁李从珂进行日常出城检阅军马的时候关闭城门拒绝他回城,并表示这是朝廷的意思。

李从珂立即派人到洛阳通报情况,安重诲认为这是杨彦温造反,应该讨伐。

李嗣源下令李从珂立即到洛阳报到,并在安重诲的坚持下派出军队进攻河中。

安重诲想杀人灭口,杨彦温一旦活着到洛阳,谎言就会被拆穿,所以在李嗣源要求活捉杨彦温的命令下,安重诲密令带兵的人直接将杨彦温斩首。

于是杨彦温很快被斩杀。

他本来也没想造反,还想着这是接到上峰密令,不会有问题,他哪里知道朝廷的水有多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彦温死后,安重诲安排人提醒皇帝:李从珂镇守河中不力,应当严惩。

李嗣源很直接:我儿子明显是被诬陷的!还没查清就定罪,你们是不想让他活了么?我看这不是你们自己的意思吧?

过了几天,他们又来提醒。

李嗣源直接不希得搭理。

安重诲不得不亲自出马。

李嗣源说,我从前是个小军官的时候,家里贫困,靠着这个儿子去拾马粪养活一家人,现在我贵为天子,难道不能保护他了么!你到底想让他怎么样才甘心?

安重诲表示,你看着办吧。

李嗣源说,让他在自己的府里呆着不让他出来好吧?就这样了,以后再别提这事儿了!?

喜欢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