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

名古屋城中有座酒楼,一窝狐狸在旁边繁衍生息。店主不准别人驱赶伤害,还经常让厨师扔出去点碎肉剩饭。这窝狐狸繁衍昌盛,越来越多,也不怕人,常常在窗外等待投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东家却很讨厌它们,等到老店主去世,少东家派人持棍棒驱赶,把垃圾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让狐狸们得到一点便宜。逐渐,狐狸不见了踪影,少东家以为它们搬走,心里很高兴。

有一天,酒楼来了五六个贵客,穿戴华丽,还跟着好几个丫鬟仆人。他们要了很多豪奢的酒菜,喧哗畅饮一天离去。

第二天早晨,管账先生急匆匆走来报告,昨天收的饭费都变成了树叶,少东家很吃惊。店小二又来禀报:“打扫的时候地上桌上都沾满了细毛,难道是狐狸们来骗吃喝?”

少东家很生气,买来几条大狗饲养。

十多天后,有个人来预定酒席,他说道:“我家主人大病初愈,听说你家酒楼干净宽敞,预定一桌好菜请客。”这人是个生面孔,酒楼的人怀疑是狐狸故技重施,提前把狗准备好。

客人来的时候,还是车马喧嚣,仆从众多,虽然面貌不同,但说话的语言神态和上次的贵客很相似。结账后,少东家让人把狗放开,守候在门口。那些人好像提前知道,用剩菜剩饭喂狗,狗不但没咬他们,还摇头摆尾跟着这些人走了。晚上检查,饭费还是树叶石块。

少东家更加恼怒,让伙计们把棍棒放在厨房,如果狐狸再来,就好好教训他们一顿。伙计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过了几个月,毫无动静,就在大家松懈的时候,又来了一伙儿陌生的客人。他们自称是县令的亲戚,来这探亲游玩。因为县令到乡下勘察未归,小吏不认识他们,不敢接待,所以自行到酒楼吃饭。

这些人有男有女,神态傲慢,言语粗俗,和上两次的情况几乎一样。少东家对伙计们说:“妖物毕竟愚蠢,同样的方法竟然用三次。先领他们上楼,关起门再痛打。”

正在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县令带人赶来。原来,这些人的确是他的亲属,县令回到县衙后听说原道亲戚来访,就急忙带人前来迎接。

经过这几次折腾,少东家的酒楼开不下去,卖掉换了其它行业。

奇陶

洛城东面有个清水寺,旁边的土质适合制陶器,陶工聚集于此几十户。寺庙东南的土质最佳,但是那里有很多狐狸洞,大家认为狐狸能为福为祸,不敢毁洞采土。一个叫纪伊的人说:“我们制陶为业,如果畏惧畜类,我们还依仗什么吃饭?那里的土好,官府不禁止就没关系。”于是,他到东南挖土,因此挣了不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享保四年,官府小吏来到纪伊家说:“明年春,朝鲜使者按例来访,大人想制作一些样式奇特的盆盘碗碟来震惊他们。听说你家制作精良,价格合理,所以来定制五百件。”说完拿出图纸。盘子一头大一头小,像瓢的形状,小的一端又延伸很长;碗很深,边缘凹凸,像呀呀葫芦。其他物件也都奇形怪状,无法一一描述。约好价格八百四十两银子,小吏放下四十两定金离去。

纪伊很高兴,雇了工人,加班加点两个月完成,然后带着这批陶器去往官府交工。官员很吃惊,说并无此事。找到那个小吏对质,他也从来没去过纪伊家。这些陶器形状过于奇特,无法使用,因此卖不出去。纪伊破产,一蹶不振。

宠仙子说:“看来狐狸对纪伊怀恨在心,最终骗他破产。”

上面两个故事改编自《夜窗鬼谈·东齐谐》,是日本作家川鸿斋石用中国文言文写成。由于文化有差异,为了适合阅读,改动较大。

清代末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很多外国故事流传到了中国。清代志怪集《右台仙馆笔记》中记录了好几个日本故事。

在日本的某一处,有一片松树林,树木高大,不见天日,穿过其中要走二里多地。附近没有人家,也没有田地,成了狐狸的安乐窝。

曾经有个人路过那里,看到一只狐狸从树林里出来,采了野花戴在头上,捡树叶披在身上,摇身变成一个美丽女子。然后摇摇摆摆向城里走去。某人跟在女子身后,到了城里,女子拿出钱买东西,某人大喊:“这是只狐精,不要让她骗了!”

刚喊完,某人觉得背后被猛击一下,痛不可忍,女子也不见了。卖东西的人看看手里的钱,变成了树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农夫进城买了一筐鱼肉等食物,回来时穿过树林,看到两个女人在争吵。他上前询问,二人说:“我们共同捡到一张银票,无法平分,所以争吵。”农夫说:“换成钱不就可以分开了吗?”两个女人说:“我们从没进过城,不知道去哪里换钱,您替我们去换可以吗?换完后,我们三个人平分。”

农夫很高兴,说道:“我去换钱,你们给我看着东西,这里狐狸很多,不要让它们偷走了!”两个女人连连答应。

农夫进城去了钱铺,银票变成一枚枯叶。他大惊失色,赶快跑回树林,筐中空空如也,两个女人也不见了。他张惶四顾,渺无人迹。(狐精用丢包骗的方法骗了农夫的鱼肉。)

《玄中记》里说:狐狸活到五十岁就能变成女人,活到一百岁就能变成美女,善于蛊惑,使人丧失神志,勾引男子做夫妻,或者附在人身上预言福祸。也有雄狐狸魅惑女人做夫妻的。活到一千年,就成了天狐。

《异苑》里记载:东晋安帝义熙年间,有个叫孙乞的人给父亲送信。傍晚时下起雨来,他在一个亭子里避雨,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能有十六七岁,穿一身紫衣服,打着一把青色的雨伞,也在亭子里避雨。一阵电光闪过,孙乞看到那个少女的脸变成了狐狸,于是抽刀砍去。少女倒地而死,的确是一只狐狸,雨伞是一片荷叶。

《纪闻》里说:唐朝开元年间,有个望族子弟做了县令,要坐船去外地赴任。亲戚朋友们在岸边摆了宴席送行。他让妻子和女亲戚们坐车先去,当县令去到河边的时候,宴席已经摆好,但是妻子和那些女亲属并没到。

县令很吃惊,急忙赶回家寻找,踪影皆无。他非常担心,到处打听。有个人说:“我出城的时候,看到一个胡僧手拿供佛的彩花,几辆马车跟在他后面。出了城门,车上下来二十多个妇女,一齐呼着佛号,往北去了。”

县令根据线索带人找到一个大古墓,胡僧正领着这些妇人绕着大墓转圈,边走边宣读佛号。县令上前呼喊,妻子和亲戚们都置之不理,且面露怒色。县令上前拉他们,女人们骂道:“我们正在天堂追逐圣者,你是哪里来的无赖,敢阻止我们朝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令去抓那个胡僧,胡僧不见了。于是,他把这些妇人绑了回去,到家时她们呼号反抗了整个晚上,别人说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县令去请教叶法善,叶法善说:“作祟的是一只天狐,只能驱除,不能杀死。明天吃饭的时候它还回来,到时候你把它带到我这里。”叶法善又送给县令几张符,并告知使用的方法。

女人们用了符,都清醒过来。县令妻子说:“昨天佛祖降临,带我们去了天堂,乐不可言。不知道是狐妖在作祟。”

第二天吃饭时候,那个胡僧果然来了,敲门求施舍。女人们听到胡僧的声音,又被迷惑,争先恐后往外走,嘴里喊着:“佛祖来了!”

县令使用符咒把胡僧绑住,痛打一顿,然后带往圣贞观。到了门口,胡僧神色沮丧,有些害怕。进了院子,叶法善出迎,大声喝到:“赶快现形!”胡僧变成一只狐狸,袈裟像蝉蜕一样堆到地上。叶法善命人把老狐打了一百鞭子,然后还给它袈裟,狐狸再次变成胡僧,跪拜后出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