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理民彝,如一发引千钧之际,独赖诸儒之书院在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宋代的文化教育生活中,书院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可以在教育生活、政治生活中都可以找到他的身影。

书院的流行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书院教师是宋代书院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是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在官府”西周时期教育界的现象,在那时候如果想要接受教育必须拥有相应的身份和地位,否则想要接受教育就是天方夜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样的历史现象并没有长久地发展下去,春秋时期私学就已经开始兴起了。

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变强,周天子的实力不断下降。

这样政治上的变化很快地蔓延到了其他的领域,在教育界也是一样的。

许多没落的贵族开始通过收徒讲学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这不仅是其个人观点的抒发,更重要的是侧面推动了私学的兴起。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的思想史和教育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是因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和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更是因为他广收三千弟子,进行大规模的讲学活动。

可以说,孔子的收徒讲学,对于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数百年,私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大秦帝国一统天下而结束了。秦始皇统一列国之后,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

关于如何统治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秦朝的统治集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付出了实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思想的控制。

“焚书坑儒”是我们所熟悉的秦朝统治者控制思想的方式,但是还有一种方式总是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以吏为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李斯的发明,带有明显的法家教育的特征。李斯此举不仅仅是在宣扬法家的学说,更是帮助朝廷打压私学控制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

因此,秦朝时期,私学的发展是很不好的。在以后的历代王朝中,私学虽然没有被严加禁止,但是也仍然没有获得大规模的发展。

那么,为何在宋朝时期,私学书院就有着如此良好的发展呢?其实,这主要与北宋立国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北宋立国时,天下并没有实现统一,此时的南方还有南唐、吴越、后蜀等政权,北方还有北汉和实力强大的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下,初立国的北宋王朝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放在军事作战上,对国内的文化教育实在是没有太多的精力。

因而,书院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算是找到了一片生长的沃土。

另外,书院的发展,也与北宋时期经济的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

北宋王朝在人们的印象中并不是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朝代,但是这确实是一个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百姓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的时代。

由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大量的人口开始有机会从事其他的行业。

这导致北宋时期人们向上发展的机会也便多了起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就促使着普通人去读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经济的繁荣也造就了书坊的兴盛,拥有书籍已经不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了,这就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教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连统治者都开始对读书这样的行为大加赞赏,就可知当时崇尚读书的社会风气了。

北宋王朝的统治者深谙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弊端,在其统治期间实行的是“重文轻武”“重文抑武”的策略。

因此,这样的政治导向更是有利于书院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书院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随着朝廷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分为北宋前期的代替官学期,仁宗以后朝廷官学恢复期,南宋时期等几个时期。

通过史料的研究可以发现,纵使在同一时期,书院也存在着不同的类型,这对书院内教师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

1、宋代书院的发展历程

从北宋立国到宋仁宗统治年间,前后大约八十余载,这是书院代替官学的教育职能快速发展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由于朝廷没有更多的精力经营官学教育,书院在培养士人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种具有明显社会功能的教育机构,朝廷并没有对书院的发展加以限制,给了书院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及庆历中,诏诸路、州、郡皆立学,设官教授,则所谓书院者尝合而为一”。

宋仁宗统治期间,朝廷更加集中精力在内政方面,几次兴学的热潮之下,部分书院成了官学的一部分,部分书院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是,书院并没有因此而沉寂,许多致仕的官吏和富商巨贾仍然成为书院的有力支持者。除此之外,自北宋初年开始士人在书院学习的遗风还未散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时期,朝廷在应对北部军事压力的同时,仍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很重视。在南宋初年,朝廷对于书院的发展是默许的。

但是由于南宋时期朝廷政治斗争较为频繁,对书院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庆元党禁”到“嘉定更化”,朝廷的政治斗争都波及了书院的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南宋时期却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时期。

2、宋代书院的类别

宋代书院的类别并不复杂,我们可以较为简单明了地将它分为个人兴办的小规模书院,以及由大学者、富商巨贾或者朝廷支持的大规模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兴办的书院一般规模较小,能够获得的来自朝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相对有限。

当然,这里的个人指的并不是著名的学者或者其他社会影响力极其巨大的情况。“处士侯遗于茅山营葺书院,教授生徒,积十余年,自营粮食。”

像这样的书院在没有获得其他支持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自给自足,但是也严格地限制了其规模的壮大。

而富商巨贾或者知名人士所创办的书院就不一样了,这样的书院不仅有较大的规模,还拥有丰富的图书,更能够在生活细节等方面做到更好。

因此,这样的书院也就更容易获得官府的支持,能够有更多的概率将学子培养成才,这对书院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