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国军事制度的人军迷都知道,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军官(警官),如果按照职务属性,整体上可以分为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两个不同的类别。所谓军事干部就是在部队负责军事干部的军官,政工干部就是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事干部包括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舰长、大队长,以及这些职务的副职(副连长、副营长、副旅长、副军长等),还有团参谋长、旅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等,当然也包括部队副参谋长。军事院校的校长、副校长也是军事干部。部队各级军事首长,就是军事干部的核心代表。

政工干部包括指导员、教导员、旅政委、师政委、集团军政委等,以及这些职务的副职(副指导员、副教导员、旅副政委等),还有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等,当然也包括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军改后的政工部副主任)。部队各级政治首长,就是政工干部的核心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部队军官分为了两类,那么军事干部可以转政工干部吗,反过来呢?这个要分时间段来讨论,在建国之前,不管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部队一直都存在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交叉任职的情况。以开国将帅来说,纯粹的军事干部和纯粹的政工干部,并不多见。革命战争年代,这些人既担任过军事干部,也担任过政工干部。

更关键的是,开国将帅里,很多人都是军政兼优类型的,不仅善于指挥作战,同时搞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例如聂荣臻元帅、陈毅元帅、萧劲光大将、陈赓大将、邓华上将、刘震上将、杨成武上将、苏振华上将、洪学智上将、韦国清上将、詹才芳中将、张国华中将、曾绍山中将、程世才中将、吴法宪中将等人。他们就是军政兼优的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我军历来就强调军政兼优,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不少的高级将领,就以军事主官的身份,兼任政治主官。例如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元帅是三野司令员军政委,徐向前元帅是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许光达大将是一野第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非特殊情况,军事首长和政治首长是分别设置的。而且类似革命战争年代,军事干部转政工干部,政工干部转军事干部的情况,也非常少见了。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按照各自的发展路径,进行晋升,基本上没有转职的情况。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开国大校万海峰(1988年授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战争年代,他长期担任军事干部,建国后曾任副军长、军长、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七十年代中期,万海峰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转任北京军区副政委,从军事干部转为政工干部,八十年代有升任为成都军区政委。

总体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一直到到2015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下放了一个通知,要求在旅以下部队开展试点工作,安排一部分军政主官交叉任职,连长转任指导员,教导员转任营长等。按照要求,每年都会有一批在基层部队任职的初级军官,从军事首长转任政治首长,或者从政治首长转任军事首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轮军改以后,原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李凤彪,转任西部战区政委。国防大学校长的郑和将军,转任国防大学政委。由此可见,在我军部队,军事干部完全可以转为政工干部。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政工干部也可以转为军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