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黄毅

连江人,在北京求学。连江锅边和鱼丸的狂热爱好者。

△ 配音真鸟囝 | 陈明智

(小提示:点击文中 蓝色图标 ,可跳转福州话字词释义及读音)

“一桌,”室友拍拍我的肩膀,问道:“你一会儿下楼吗?帮我拿下外卖呗。”

“你……你叫我什么?”我皱眉道。

“一桌啊……怎么了吗,你外婆昨天给你打电话,不也这样叫你?”室友边喝水边问道:“这是你的小名吧,还挺好玩的。怎么会是一张桌子呢?”

“呃,这在福州话里,差不多就是‘宝贝’的意思……”我道。室友闻言差点把喝到口中的水又喷了出来。

其实,室友听到的“一桌”,是福州连江人口中的“依珠”。“ 珠”当然是掌上明珠的意思,这样称谓,表达的是一种亲昵和爱护。

除了连江这一地,福州地区的人们在称呼他人时,也都习惯用“依+称谓”或是“依+名字最后一个字”。对陌生的长辈,呼为“ 依伯”或“ 依姆”,对自己的家人称为“ 依爸”“ 依嬷”或者“ 依公”等。

有时,福州人也会在称呼中通过声母脱落或者声母类化,创造出一种含含糊糊的语调来表达亲昵。例如“依公 (普通话“爷爷”之意,福州话音:i55-gung55)”经过声母脱落后,会变为“公 (音:ung55)”。我小时候每次向爷爷撒娇,想要他给我买玩具的时候,就会说:“公公 (音:ung213-ung33),我爱挃嚽,乞我买蜀芘嘛 (爷爷,我想要这个,给我买一个嘛)。”与之类似的,还有郊县地区一般会把“家 普通话“叔叔”之意,福州话音:ga55)”变为“家 (音:a55)”;“姑 (音:gu55)”变为“姑 (音:u55)”也可能是这种情况。除此之外也有声母类化的情况,例如在连江,普通话中“侄子”和“孙子”都讲作“孙 (音:soung55)”,但在称呼侄子的时候,一般称为“孙 (音:loung55)”或“孙孙 (音:loung213-loung33)”。

而长辈对晚辈的亲昵称呼,可就更加丰富了。首先,与普通话类似的,大人一般以小孩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来做叠词,例如小孩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清 (音:cing55)”,大人就会称其为“清清 (音:cing55-ing55)”。不过福州话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是在名字、或是小名的最后一个字后加上“囝”或“宝”,像我的小名是“文文”,家人有时也叫我“文囝”,大奶奶最疼爱我,总是喊我“文宝”,这等同于普通话里的“文儿”“文仔”。另一个则是在称谓后加上“囝”,“妹囝”一般就是对晚辈女性的昵称,有的称呼也可以用“宝”,我的堂哥都快三十岁了,但是奶奶还是宠溺地叫他“弟宝”。

福州话中对晚辈的昵称的高频词有“ 珠”“ 命”“ 乖”这三个字。从字面上便能看出,这几个字都是表达对方对自己而言就像是珠宝、性命一般珍贵,或者是乖巧惹人喜爱。“依珠”“珠珠”“依命”“命命”和“依乖”的意思都是如此,它们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宝贝”。

“所以,”我对室友戏谑:“你叫我‘一桌’,这可有点‘暧昧’哦。”

“我可不敢这么叫了!”室友做出一个全身起鸡皮疙瘩的表情。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使用福州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投稿fzwbwhb@163.com。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或者通过下方二维码,加入年轻一代的方言交流团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州晚报文教中心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