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206:扬州瘦马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门子说起冯渊与薛蟠争夺并闹出人命的丫头,就是故人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时,贾雨村觉得不可置信,便问为何丢了这些年,才想着发卖?

不提贾雨村不念故人旧情,忘恩负义的表现,却说门子继续讲述的甄英莲坎坷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说红楼系列207,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四回)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

原来偷拐甄英莲的拐子,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养马人”。

甄英莲被他偷走后养在一处,长大再按长相论“品级”标价发卖,就是有名的“扬州瘦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扬州瘦马”,是明清两代依托于淮扬盐商富贾而生的“养马”行当。

“马”是指被养大贩卖的年轻女儿,当然也会有男孩子。

养马人或买或拐,将看中的四五岁的小儿女养起来,不像人伢子着急发卖。还要教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并伺候达官显贵的技能和规矩。等长大后,再论容貌、技能估价,卖给富商和权贵做“玩物”,就是“瘦马”的由来。

隋唐直到明清,扬州多是天下财富中心,尤其盐商云集。

有钱便滋生富贵奢靡,进而权钱不分,官商勾结,更滋生腐朽堕落之风。

当时有无数附庸于盐商的行当生存。养马人只是其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明清两代官方取缔教坊司,将青楼瓦舍定为私娼,达官显贵不允许去消费。

富商巨贾虽不禁止,却也不得官商勾结。于是像扬州瘦马(私人美伎)、“象姑馆(娈童)”便应运而生,并大行其道,蔚然成风。

买卖扬州瘦马,豢养娈童,也成为上流社会的风流雅事。

拐走甄英莲的拐子,便是其中一个不入流的养马人。之所以“不入流”源于三点:

一,他自己偷拐孩子,自己出来卖,没行成势力。

二,他没看准香菱的价值,要价过低。

三,他的客户是冯渊和薛蟠,没能力接触到贾府这种达官显贵。后文贾赦买嫣红花了八百两银子,才是香菱的真正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外话,甄英莲被拐子偷走后培养,肯定要受很多苦,却也得以保留女儿清白。另外拐子花钱教授她们各项本事,吃苦更是难免。

她被拐走时四五岁,甄士隐已经教授了不少文字。

拐子发现甄英莲识文断字,也会继续填鸭式的让她识文断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文香菱跟着林黛玉学诗那么容易,便是之前有积累而不得名师教授,经过林黛玉点拨学会,才顺理成章。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