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极有过2位侧妃,其中一位,是叶赫纳喇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的女儿,与大贝勒代善的三娶福晋叶赫纳喇氏,是姐妹。天聪二年(162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叶赫纳喇氏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即皇太极第5子——硕塞(也写作硕色)。

根据史学家考证,硕塞出生后,她的生母叶赫纳喇氏,就被皇太极送给了“伊苏特之原任内大臣占土谢图”。但这貌似对硕塞的前途,并没有什么影响。顺治八年(1651年)闰二月初八,硕塞当上了和硕亲王。

封多罗承泽郡王硕塞,为和硕亲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五十四》

硕塞,虽然是皇太极的儿子,但他是庶出,在清初那个时候,是没有资格被封为王的。就好比努尔哈赤的第7子阿巴泰,即便他军功赫赫,但因为他的母亲是侧室,所以,阿巴泰生前,始终都没有当上亲王。阿巴泰的和硕亲王爵位,是在康熙元年(1662年),被追赠的,这还是沾了他儿子安亲王岳乐的光。

而硕塞被封为和硕亲王时,才只有24(虚)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硕塞,是皇太极的第5个儿子。硕塞的二哥洛格(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所生、豪格同母弟)、三哥洛博会(皇太极元妃钮祜禄氏所生),在天命年间就已经早夭,所以,硕塞出生那会儿,只有大哥豪格、四哥叶布舒(皇太极庶福晋颜扎氏所生)这2位哥哥。

硕塞出生之后,有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皇太极都没有儿子降生。

虽然在《清实录》中,连硕塞的出生日期,都没有记载,但这并不表示,皇太极对硕塞这些非嫡出的儿子,不管不问。天聪六年(1632年)二月初六,皇太极又亲自去“诸子避痘所”,并且特意没有用仪仗。

上至诸子避痘所,未具仪仗。

——《清实录·清太宗实录·卷之十一》

崇德二年(1637年),对于皇太极来说,是个高产的年份。这年的二月十六日,皇太极的第6个儿子高塞出生,其生母是庶妃纳喇氏;四月十九日,皇太极的第7子常舒出生,生母是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而最让皇太极高兴的是,七月初八这天,他宠爱的宸妃,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即皇太极第8子。皇太极特意在七月十六日,下令大赦天下,以此庆贺宸妃为他生下了皇嗣。

壬午。以关雎宫宸妃,诞生皇子,集文武群臣于笃恭殿,颁诏大赦。

——《清实录·清太宗实录·卷之三十七》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在崇德元年,被皇太极封为“东大福晋”,在正式册封的五福晋中,位列第2、仅次于中宫的国君福晋(即孝端文皇后)。所以,宸妃生的儿子,其地位,是硕塞没法比的。

汗之清宁宫正宫大福晋为国君福晋,东关雎宫福晋为东大福晋,西麟趾宫福晋为西大福晋,东衍庆宫福晋为东侧福晋,西永福宫福晋为西侧福晋。

——《满文老档》

大家都看出了皇太极对宸妃儿子的偏爱,更何况,当时中宫无子,所以,蒙古各部,纷纷投其所好,遣使送来礼物,对宸妃生下皇子,表示祝贺。

是日,科尔沁国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固伦额驸班第、扎萨克图郡王布塔齐等,以关睢宫宸妃诞生皇子,遣官进献貂裘、牛、马、貂皮等物。

——《清实录·清太宗实录·卷之三十八》

可惜的是,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这个被皇太极极其重视的第8子,夭折了,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

紧接着,同年的正月三十日,当时还是西侧福晋的孝庄文皇后,生下了皇太极的第9子福临。崇德六年(1641年)十二月二十日,那时的西大福晋(即懿靖大贵妃),生下了皇太极第11子博穆博果尔。

虽然皇太极没有像对待宸妃诞下皇子时那样,为福临、博穆博果尔的出生,大肆庆祝,但福临、博穆博果尔这2个孩子的身份,肯定是高于硕塞。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52(虚)岁的皇太极突然病逝,并没有留下遗言,要让哪个儿子继承皇位。那一年,硕塞16(虚)岁,其生母不在五福晋之列,肯定是与皇位无缘的。

八月十四日,诸位亲王、贝勒、大臣等,就共同议定,让皇9子福临,继承皇位。而因为福临当时只是一个6(虚)岁的孩子,所以,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理国政”。

诸王贝勒公议,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理国政。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五,17(虚)岁的硕塞,娶了护军参领费扬古的女儿纳喇氏为妻。

壬辰。宗室硕塞,娶护军参领费扬古女,令内大臣以下、牛录章京以上,俱往赴宴。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五》

纳喇氏(至少)给硕塞生了2子2女:长子博果铎、次子博翁果诺、以及长女、次女。

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十七日,顺治皇帝有派大臣,去“谕祭和硕承泽亲王妃”。但这位去世的“和硕承泽亲王妃”,应该不是纳喇氏。

虽然费扬古的女儿纳喇氏,被记为硕塞的嫡福晋,但值得注意的是,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月初五,礼部有向顺治皇帝奏请:将博果铎的生母,由侧福晋,晋封为嫡福晋。因为,硕塞去世之后,纳喇氏生的儿子博果铎,承袭了硕塞的亲王爵位(被改封为庄亲王),根据那时的规定,如果亲王的继承人,是侧福晋生的,并且亲王的嫡福晋已过世,那这位侧福晋,是可以被立为嫡福晋的。博果铎的母亲纳喇氏,就正好符合这个条件,顺治皇帝便批准了礼部的奏请。

礼部奏言,会典开载,亲王福金已故,侧福金之子已袭封亲王者,其侧福金准封福金。今和硕郑亲王之侧福金,系世子生母;和硕巽(xùn)亲王之侧福金,系和硕亲王常阿岱生母;和硕承泽亲王之侧福金,系庄亲王生母,已将姓名送部,察与例相符,应给予封册。其诸王以下、奉国将军以上,福金嫡妻病故者,其侧福金及妾,准立为嫡,将姓名送部,照例给予封册诰命。从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一百四》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二十八日,硕塞长子博果铎的母妃,依然在世,并且已是86(虚)岁高龄,为此,康熙皇帝还专门赐了“御书匾额”。

和硕庄亲王博果铎母妃,年八十六;副都统赖都母,年九十,上各赐以御书匾额。

——《清实录·清圣祖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

由此可以看出,硕塞在世的时候,他的嫡福晋,另有其人,且那位嫡福晋,比纳喇氏早去世。

《爱新觉罗宗谱》中记载,蒙古科尔沁亲王满朱习礼的女儿(即孝庄文皇后的侄女),有嫁给硕塞为继福晋,但具体是哪一年娶的,史料中没有查到。那么,硕塞的嫡福晋,很大可能,就是满朱习礼的女儿了。

满朱习礼的另外2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顺治皇帝、以及懿靖大贵妃的儿子博穆博果尔。满朱习礼愿意将女儿嫁给硕塞,可见,硕塞还是挺受重视的。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因为顺治皇帝入主燕京,所以,大封了一些宗室与大臣。当然了,那时的顺治皇帝,还没有亲政。豪格,被复封为和硕肃亲王。而博穆博果尔,虽然出身较高,但毕竟那时才只有4(虚)岁,所以,不到封爵的年龄。作为顺治皇帝“庶兄”的硕塞,倒是得到了一个郡王的爵位。

硕塞乃太宗之子、朕之庶兄,当兹国庆,宜笃懿亲,特授以册印,封尔为多罗承泽郡王,本支百世与国咸休。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十》

硕塞能一跃成为郡王,应该是多尔衮有意提携的结果。早在硕塞受封郡王之前,多尔衮就有将5个牛录,给了硕塞,为这,还引起了豪格的不满。

肃亲王谓何洛会及固山额真俄莫克图曰:和硕睿亲王将五牛录人,给与硕塞阿格,其意何居?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四》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二十五日,多尔衮让硕塞,跟随豫亲王多铎,带兵南下,先去攻打李自成的部队,之后再去消灭南明政权。

(顺治元年)十二月,随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南征,破流贼、平陕西、安抚河南。...... 二年二月,还师河南,寻随豫亲王征明福王朱由崧于江南。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顺治二年(1645年)十月十五日,多铎、硕塞等人凯旋,顺治皇帝亲自带着各位王、贝勒、大臣,去迎接他们。

癸巳。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班师还京,上出正阳门,于南苑北迎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二十一》

十月三十日,多铎,以及跟随多铎一起出征的宗室、将领们,被论功行赏。硕塞在此次征战中的表现,应该不错,加之他又是皇帝的异母哥哥,所以,排在受赏名单的第2位。

赐从征多罗承泽郡王硕塞,金二千两、银二万两、玲珑鞍马一匹、空马四匹。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二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硕塞又被派去参加了几次征战,虽然不是主帅,但也立下了不少军功。

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初六,肃亲王豪格,被多尔衮下令幽禁。四月,豪格就去世了,只有40(虚)岁。

辛丑。幽系和硕肃亲王豪格。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三十七》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二日,硕塞,与多罗端重郡王博洛(阿巴泰第3子)、敬谨郡王尼堪(褚英第3子),都被封为亲王,但此“亲王”非彼“亲王”,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比和硕亲王要低,理由是,硕塞、博洛、尼堪,不在“宠贵之列”,只因为他们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才得到了恩封。

进封多罗承泽郡王硕塞、多罗端重郡王博洛、多罗敬谨郡王尼堪,俱为亲王。谕之曰:尔等向不在宠贵之列,以同系太祖孙,加錫王爵,至于位次、俸禄,则不得与大藩等。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四十三》

过了1年多,即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初八,硕塞又被降为郡王,并不是因为他犯了什么错,只说根据常例,并没有介于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之间的亲王爵位。

谕礼部,承泽王硕塞,王劳亲,已封亲王,查例和硕亲王之下、多罗郡王之上,並无止称亲王之例,著改为多罗郡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五十》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睿亲王多尔衮,在喀喇城去世,享年39(虚)岁。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顺治皇帝便开始亲政。

顺治皇帝先是给已故的“亲兄”豪格平反,在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二十七日,封豪格的嫡长子富寿(当时才9虚岁),为和硕显亲王。

富寿尔系朕亲兄之子,推恩封尔为和硕显亲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五十三》

同年的闰二月初八,顺治皇帝又晋封硕塞,为和硕亲王,并在金册中,记录了硕塞所立下的赫赫军功。

顺治八年(1651年)三月初六,顺治皇帝效仿皇太极的做法,让宗室亲王,参与各部的管理。硕塞,被派去管理兵部。同年的十月初五,顺治皇帝又任命硕塞,为议政王。

己酉。命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多罗谦郡王瓦克达,为议政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六十一》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初五,硕塞病逝,年仅27(虚)岁。

硕塞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博果铎与次子博翁果诺,都是费扬古的女儿纳喇氏所生;另外2个,则是庶福晋所生。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二十六日,硕塞的长子博果铎,承袭了硕塞的爵位,而且,不用降袭,仍旧是亲王,只是由承泽亲王,改为了“庄亲王”。那时的博果铎,还只是一个6(虚)岁的娃娃。

己卯。宗人府题奏,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子博果铎,请袭封和硕承泽亲王。得旨:博果铎,著封和硕庄亲王。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九十二》

博果铎娶的嫡妻,是“察哈尔博尔济吉特氏阿布鼐(nài)之女”。

阿布鼐,是察哈尔汗的儿子,而他的嫡妻,是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

顺便插一句,豪格嫡长子富寿的岳父——额哲,是马喀塔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也是阿布鼐的异母哥哥。

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初十,皇太极将次女马喀塔,嫁给了察哈尔汗的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苏泰太后所生)。

丙辰。察哈尔汗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以尚第二公主,行纳吉礼。

——《清实录·清太宗实录·卷之二十七》

但额哲,并没有与马喀塔白头偕老,在崇德六年(1641年)正月二十三日,不幸病逝,只有20(虚)岁。而那时的马喀塔,也才17(虚)岁。

不过,马喀塔公主没有从此守寡。在清初,和离、改嫁,都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顺治二年(1645年)十月二十七日,马喀塔又嫁给了亡夫同父异母的弟弟——阿布鼐。

马喀塔在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去世,享年39(虚)岁。那时,阿布鼐还在世。但阿布鼐与马喀塔公主的感情,应该不怎么样。因为,公主去世之后,阿布鼐不但多年不去朝见康熙,还将马喀塔公主所生的幼子,丢给长子去抚养。于是,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二十七日,康熙皇帝革去了阿布鼐的亲王爵位,将他囚禁在盛京。到了康熙十四年(1675年),因为阿布鼐与马喀塔公主所生的儿子布尔尼兄弟谋反,被囚禁的阿布鼐,也被康熙判了死罪。

阿布柰竟忘恩养,八年以来,不一朝请,且每年遣人存问公主所生之子,颁给恩赐,阿布柰犹不亲身一问太皇太后及朕躬安。公主所生幼子,阿布柰理应抚养,乃交与已分家之长子,更属何心?

——《清实录·清圣祖实录·卷之二十八》

如果硕塞与富寿的嫡妻,都是马喀塔公主所生的话,那他俩,就是亲上加亲。

硕塞与纳喇氏生的2个女儿,也都为清廷的联姻,做了贡献。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十二日,顺治皇帝将硕塞的次女,封为和硕公主(即和硕和顺公主),下嫁给平南王尚可喜的第7子——15(虚)岁的尚之隆,这一年,硕塞的次女,才只有13(虚)岁。

先是,上以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女,抚育宫中,至是,封为和硕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子之隆。

——《清实录·清世祖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

后来,康熙撤藩时,尚之隆的哥哥尚之信,站到了吴三桂那边,而尚之隆,则是支持康熙。和顺公主活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享年44(虚)岁。

硕塞的长女,则被封为郡主,嫁给了蒙古科尔沁国主奥巴的孙子——沙律为妻。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十七日,硕塞的长女去世。

科尔沁多罗贝勒额驸沙津所尚郡主卒,遣官致祭。

——《清实录·清圣祖实录·卷之六十七》

硕塞的这位大女婿沙律,在他的郡主妻子去世后,居然让其侍妾,用了郡主的仪仗。为此,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三月初五,沙律被革去了土谢图亲王爵位。

丙戌。科尔沁和硕土谢图亲王额驸沙津,坐侍妾僣用郡主仪仗之罪,禠爵。

——《清实录·清圣祖实录·卷之二百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硕塞的长子博果铎,比他的3位弟弟,都要长寿,一直活到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十一,享年74(虚)岁。但博果铎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而博果铎的同母弟弟博翁果诺,以及另2位异母弟弟,都比博果铎去世得早。于是,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初五,雍正皇帝便将他的十六弟胤禄,过继给博果铎为嗣,承袭了庄亲王的爵位。

宗人府题,庄亲王博果铎,薨逝无嗣。其所袭乃承泽王硕塞之王爵。承泽王,系太宗皇帝之子,世祖皇帝亲兄,与皇上甚近,理应圣祖皇帝之子承袭。

——《清实录·清世宗实录·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