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倪某等因购买到“柱子票”,观看演出时面对偶像“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体验感大打折扣,又不满演艺公司给出的调解方案,于是起诉至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6月20日上午,闵行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判令被告以阶梯式退票比例按单张票价420元、650元、910元的标准退还原告票款。

2023年,国内演出市场异常火爆。今年上半年,继续延续火热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官宣的大型演唱会超过150场。然而,在明星演唱会火热的另一面,有关消费者买到“柱子票”“退票难”等消息不时传出。其中,“柱子票”影响消费者实际体验,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饱受社会诟病。

其他消费者买到“柱子票”后,大多发发牢骚表达不满。而倪某等人购买梁静茹上海演唱会门票,入场后发现其门票位置的视线受舞台承重柱不同程度遮挡,严重影响观看体验。调解不成,倪某向法院提前诉讼。如今法院判决被告按标准退钱,维护了原告合法权益,对其他演唱会主办方是种警示,并给其他消费者维权注入了信心。

考虑到“柱子票”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损害,应该说此案的判决结果在意料之中。当倪某等人观看梁静茹演唱会的体验效果打了折扣,法院判决相关演艺公司按标准退款,是应有之义。不过,此次法院判令被告以阶梯式退票比例进行退款,对原告“还应进行惩罚性赔偿,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的诉求,并未支持,自有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被告在辩解第二条中提出,即便被遮挡,但现场的氛围感很重要。其言外之意是,观众不用“看”演唱会,只体验现场氛围就可以了。坦率说,这种辩解十分荒诞。仅从字面意思理解,观众的“观”就是看的意思,而且“看演唱会”是普遍表达,可见消费者无论是看歌手还是看舞台,都是看演唱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柱子票”的位置,舞台承重柱恰恰遮挡消费者的视线,损害消费者看的权益,岂能被演出方轻易就辩解掉。就这一辩解理由而言,可以看出相关演出公司既没有站在购买“柱子票”观众的角度提供服务,也没有站在观众角度反思自身问题。虽说被告有权为自己辩解,但这种辩解一旦陷入荒诞,不仅法院不支持,而且是一种笑话。

演出市场能否持续火热,也取决于演出公司如何对待消费者。作为演出公司,只有解决“柱子票”等问题,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才愿意花钱为演唱会捧场。针对“退票难”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去年曾印发文件指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

而“柱子票”侵权问题,也被中消协公开批评。对此,消费者要么投诉,要么起诉,使演出方为自己的侵权行为付出应有代价,才能汲取教训、印象深刻。其实,中消协或省级消协组织可依法对“柱子票”提起公益诉讼,以维护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另外,有关部门也可发文规范“柱子票”,约谈相关演出单位,以促进市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