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1月初,国民党军第12兵团黄维部接到命令:全军东进,增援徐州战场。原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已经集中鲁南临沂、台儿庄一线;中原野战军也向豫东地区集结,兵锋都直指徐州,准备一举拿下这座军事重镇,南下威胁江淮防线和南京。为了迎接这场规模宏大的决战,蒋介石紧急收缩了徐州周边的部队,又把第12兵团从华中“剿总”调到了徐州“剿总”麾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兵团奉命增援淮海战场

第12兵团此前一直在豫南桐柏山区围剿中原军区地方武装,辛辛苦苦数月,非但一无所获,全军上下都疲惫不堪。好不容易得到命令撤退,都洗完返回武汉基地好好休整一下,却又要跋涉千里,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徐州,官兵们心情之恶劣可想而知。但这是蒋介石的严令,第12兵团司令黄维又一贯对蒋唯命是从,因此大家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发。

担任兵团后卫的第85军一直拖着不想走,因为该军军长吴绍周是国防部长何应钦的亲信,而第12兵团司令黄维、副军长胡琏和其余各军都属于参谋总长陈诚一派,因此吴绍周从兵团成立开始就以养病为由待在武汉,迟迟不愿回军部指挥。白崇禧也不愿第12兵团整建制调走,希望留下第85军守卫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下党师长决定趁机起义

但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吴绍周最后被迫返回,第85军也迈步启程,全军上下一路上走走停停,行动迟缓。但该军所属第110师却是个例外,该师师长廖运周对东进徐州十分积极,因为他是个潜伏敌营21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一直盼着重返人民阵营,但为了积蓄力量,以便将来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作用。现在淮海战场决战在即,正是起义的最佳时刻,因此廖运周急着赶紧东进。

为了缓解第110师内部的不满情绪,影响部队东进的速度和下步的起义行动,廖运周决定对部下的生活进行一番妥善安排:发给军官家属们3个月的大米和薪金;允许大家出发前返回武汉探亲,逐步稳定了官兵们的思想,顺利将他们带了出来。11月24日部队到达蒙城,靠近了淮海战场边缘。但第2天,第85军就遭到了中原野战军袭击,蒙城失守,第85军被迫向浍河边的兵团主力靠拢,并很快遭到合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突围坑死黄维10万大军

27日,黄维召集各军、各师开会,讨论突围事宜。廖运周主动请缨,要求率第110师领衔突围。黄维当即同意,廖师长终于得到了起义良机,并随即率领全师5000余人起义,配合中原野战军挫败了后续部队的突围行动,使得黄维兵团被牢牢压缩在方圆不足20里的包围圈内。12月15日,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第12兵团全军覆灭,黄维以下十余万人基本上不是被击毙,就是被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