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晚,佳士得香港秋季“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晚间拍卖”拍卖中,《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落锤,刷新世界古画拍卖纪录。

枯木怪石图》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宋代苏轼。

苏轼,北宋顶配版书画家。央美,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直属,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知名校友包括徐悲鸿、李苦禅、吴作人、王岳伦、耿乐、李振军、宫哲、葛宇路等现当代顶流画家,他们的绘画水平当属现当代最高艺术成就之列。

如果将苏轼的绘画水平放到央美,虽然不能说傲视(有溢美之嫌),但也是可以与顶流央美大师比肩而坐的水平。如果要比综合文化艺术成就,苏轼直接碾压央美。

海南儋州市苏轼书院苏轼铜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儋州市苏轼书院苏轼铜像

当然,要介绍苏轼的话,他的名字前面应该有一长串由特定标签组成的定语。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他因为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而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多才多艺,才华横溢,他身上有许多自带流量的标签,如园艺师、美食家、品酒师、酿酒师,诗人,词人。苏轼的诗歌、词作、散文引领时代潮流,他的文学艺术成就在他的那个时代里鲜有人能及。

可以说,苏轼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艺术大师。

或许是文学的成就光芒四射,掩盖了苏轼的其他才华。但在苏轼众多的流量标签中,还有一个深入人心的组合标签——书画家。

四川眉山三苏祠中的苏轼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眉山三苏祠中的苏轼雕像

古代书画一体,书画同源。苏轼就是书画一体的杰出代表,书画同源的代言人。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 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苏轼为了提升书法水平,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 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在诗歌《石苍舒醉墨堂》中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归安丘园帖》中写道:“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都是苏轼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书法艺术造诣的真实写照。

黄庭坚评价苏轼书法作品:“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苏轼的存世书法作品有《赤壁赋》、《人来得书帖》《黄州寒食帖》、《归安丘园帖》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黄州寒食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人来得书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人来得书帖》

苏轼不光懂得绘画的鉴赏,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绘画大师,他还提出了许多绘画方面的理论。

苏轼认为绘画作品不但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这就是他说过的名句“似花还似非花”。苏轼与朋友探讨绘画时,苏轼在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就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论。

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就提出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创作理论,而且苏轼对唐代王维的绘画是相当推崇的。(苏轼原诗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注,王维,字摩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书蒲永升画后》中,苏轼提出画水的重要技法,还区分了“死水”与“活水”的具体技法。

如苏轼在文中写道:“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

在《书蒲永升画后》一文中,苏轼还说“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而语也。”这既是文学优美的随文随笔,也是极其重要的绘画理论。

从苏轼对画水的理论上看,他是深得绘画艺术奥秘的。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还记述了他跟随画家文与可学习画竹的事情,并与文与可讨论过画竹的技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与文同(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弟)论画竹,认为“故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然后“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值得一提的是,成语“成竹于胸”也是源自苏轼的绘画理论。

文与可《墨竹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与可《墨竹图》

苏轼在画评《韩千马十四匹》一文中,自称“苏子作诗如见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苏轼不光善于绘画,而且他是一位很专业的绘画鉴赏家和点评家。

今存的苏轼绘画作品,一共有两幅:一是《枯木怪石图》,二是《潇湘竹石图》。

《枯木怪石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枯木怪石图》

苏轼传世名画《枯木怪石图》

苏轼传世名画《枯木怪石图》

《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

苏轼本来将该画赠予润州(镇江)的冯尊师,冯尊师遂邀请大书法家米芾为作品题跋,米芾的题跋原文是:“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如世路险,老学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米芾题跋·《枯木怪石图》(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芾题跋·《枯木怪石图》(局部)

后来,元代文学家俞希鲁(1278-1368)及明《枯木怪石图》代书法家、文学家郭淐(1563-1622)其后再为作品加上两段题跋。

图后另纸有元代鲜于枢题记:“右东坡枯木丛筱怪石图,世间传本甚多,此卷前有乾卦印,后有绍兴玉印,是曾人绍兴内府者,盖非他本比也。杭州王井西尝收一本,与此略同,不知今归何人。”

北洋统治时期,白坚夫从北京风雨楼中的古玩店中买走了《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这两件苏东坡的稀世珍品。后来他把《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

专家于2018年初在日本找到该画作,收藏这幅作品的日本家族同意将其公开拍卖,并被估价港币4亿元。

2018年11月26日晚,佳士得香港秋季“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晚间拍卖”拍卖中,《枯木怪石图》以3亿港元起拍,最终被一位来自于大中华区的中国人以4.636亿港元买走,刷新世界古画拍卖纪录。

至此,流落海外的《枯木怪石图》又回到中国。一时间,有关苏轼传世画作以及中国文人画的价值,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

《枯木怪石图》局部高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枯木怪石图》局部高清

《枯木竹石图》画面内容很简单,是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

细赏《枯木怪石图》,画中绘有一枝枯木,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无穷的活力,气势雄强。

树脚下有一怪石,石状坚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方圆相兼,既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现出此石顽强的生命力。

怪石、古木并不是因物象形,也不是凭空臆造,而是画家借把熟悉的奇石、古木画在一起,更鲜明地表露了作者耿耿不平的内心。石后绘有数枝焦墨细竹,给人以希望之感。

整个画面的意境,荒空而沉郁;石之盘旋,似乎凝聚着不平之气。古木虬屈向上,枝梢冲出右边画外,突破了扭曲盘结,冲向天际。古木与怪石的巧妙结合,通过情绪表象的描绘,显现出更深层的理念。

《枯木怪石图》收藏印记与局部特写·虬屈的枯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枯木怪石图》收藏印记与局部特写·虬屈的枯木

从该画的构图来看,苏轼是用心良苦的,只见一怪石盘踞于图的左下角,被风雨砍斫的条条纹路、残缺的边边角角印证着怪石历经的沧桑,但石状仍坚峻硬实。

盘旋如涡的石皴,似乎在飞快地旋转,造成画面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也显现出怪石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石上数枝焦墨竹叶的点缀.给人希望之感,更代表画家执拗而旷达的内心。

画面右侧有枯树从怪石边斜比而来,树的下半段姿态虬曲却刚劲有力,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本有气冲云天之势,但线条的行进突然放缓,随即展开分枝,分枝上尤一叶,却悉数向天,枝梢直冲画外,表达了画家饱经风霜后的恬淡与安然 。

苏轼平生嗜作枯木怪石,柳旭著述的《中国历代文化艺术:通赏中国名画》如是评论苏轼此画之风格:“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可谓切中肯綮。

苏轼传世名画《潇湘竹石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传世名画《潇湘竹石图》

苏轼的画在他生前就已闻名遐迩,有“枯木竹石,万金争售”的景象。

苏轼平生爱竹,曾写下句子当如竹的著名诗篇《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一点在苏轼的另一件传世作品《潇湘竹石图》中被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潇湘竹石图》,本名《竹石图》,是苏轼所作的绢本水墨画,现典藏于中国美术馆。

《潇湘竹石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潇湘竹石图》

《潇湘竹石图》作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绢本。画中的远山烟水、风雨瘦竹意境悠远,是以竹石寄托文人精神情怀的中国文人画典范之作。

《潇湘竹石图》的绘画风格反映出苏轼画竹“不分节”“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特点,所呈现的意境与苏轼所倡导的文人画思想吻合。

《潇湘竹石图》中的远山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天,石头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画作展现的正是湖南省零陵县潇、湘两条江河交汇处遥接洞庭湖的苍茫景象。

《潇湘竹石图》是1964年邓拓的捐赠,此画后面有近三十位鉴藏家的题跋。

《潇湘竹石图》局部题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潇湘竹石图》局部题跋

近千年来,《潇湘竹石图》 辗转漂泊,流传至近代归原北洋 军阀 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收藏。

1961年,白坚夫家人来北京为该幅作品找买家,时任《人民日报》社长的邓拓以写作《 燕山夜话》所得的3000元稿费,加上变卖手中24幅古画的2000元,共5000元买下了《潇湘竹石图》。

邓拓购画后旁征博引写出《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和该幅画一同在《人民日报》发表。

1984年春, 国家文物局组织谢稚柳、启功、杨仁恺、刘九庵、徐邦达等文物专家对《潇湘竹石图》鉴定,专家们经过鉴定认定邓拓保存并捐赠的《潇湘竹石图》是苏轼真迹。

《潇湘竹石图》卷末端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款识,与苏轼的文字风格一脉相承。 落款中的“莘老”,即孙觉,孙觉与苏轼渊源颇深,两人同年考中进士,孙觉还是苏轼门生黄庭坚的岳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庐陵人吴勤考证,画作为苏轼在黄州时(公元1080—1085年)赠予孙莘老的墨宝。

小贴士:吴勤是明洪武初年试经学第一,曾在武昌、开封府授课,后被召入史馆,门生满天下。

孙觉与苏轼在政治上观点相同,思想也非常接近,后来与苏轼一起在新旧党争与熙宁变法中遭遇仕途滑铁卢。

两人既是志同道合,又是患难之交。在苏轼的文集里,有好多诗词作品都是与孙觉的唱和之作,如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37岁的苏轼担任杭州通判,七月七日那天,苏轼在法喜寺绿野亭遥望吴兴,作诗思念时任吴兴太守的孙觉,原诗如下: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如在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正在推行变法,言官孙觉因反对变法被贬知广德军,徙湖州(吴兴)。熙宁四年,苏轼因为上书陈述新法弊病,激怒了王安石,自请出京任职,到杭州做了通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太湖流域水灾泛滥,苏轼刚到杭州上任时,就被转运司安排前往湖州考察修筑堤堰的水利工程,因此见到了湖州知州孙觉。

苏轼见到孙觉后赠送了一首诗:“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大意是说二人都被贬谪,远离朝堂已久,心灰意冷,不闻世事,今日相聚,如果谁谈论时事,就要罚酒一杯。从这些诗歌中,可见两人友情之深,非同一般。

回到《潇湘竹石图》,有了以上对该画创作背景的介入,再来看画作,其义不言自明,此话不仅是赠品,也是自身品质的写照。

苏轼写给学生晁补之的诗中有这样几句:“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是啊,在竹的身上,苏轼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高洁的意境,君子当如竹,说的就是苏轼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话诗词

苏轼所作的画作多见于著录,传世真迹极少,流传下来的只有《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

但恰恰就是这两幅作品,让人们看到宋代文人画的艺术成就,足以让人们了解宋代文人画的发展历程,也正是这两幅画足以奠定苏轼的画坛顶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