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太平天国,江西一直是主战场,清军与太平军在这里反复争夺,短短十多年间,数场大战、恶战在此上演,据清史稿描述贼先后十年蹂躏,反复往来,使人员大量出逃,“肩摩毂击,堙塞街巷,哭声嚶嘤”,尤其是江西南昌之战,城门内外一片紊乱,官军实行焦土政策,放火焚烧城外民居,“凡城外三里之地,民房焚化一尽,甚属惨烈",顿时“火光烛天,剥剥烈烈,怨声沸耳”, 甚至连百里之外的丰城一带都能看见火光。江西的清军之所以能与太平军反复拉锯之战,主要还是出了一名能干的巡抚,那便是晚清时期大名鼎鼎的能臣干吏沈葆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葆桢,福建侯官即今福州人,清道光年进士出身,他开始只是一名小小的地方官,后事多次升迁成为一名封疆大吏,其主要功绩便是在江西镇压太平天国,他36岁那一年,他被任命为江西广信知府,要知道,此时的太平天国火势正旺,整个江西14个府城中有8个,75个县城中有53个被太平军占领,局势岌岌可危,很多清朝官员都闻风而逃,书上记载“人心皇皇,吏民铺户,迁徙一空,署吏僮仆,纷纷告去”,然而,沈葆桢却能率部坚守住广信,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彻底击退了杨辅清的进攻。经此一役,沈葆桢名扬天下。随后升为江西巡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政江西的沈葆桢在43岁那一年,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率领的部队成功伏击逃到江西,想在这里建立新根据地的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洪仁玕等“逆首”。并通过他亲自审讯后在南昌就地凌迟正法,从此,轰轰烈烈十多年的太平天国之火,终于在沈葆桢的手中扑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清朝对镇压太平天国有功之人论功行赏,加官进爵,封得最大的自然是曾国藩,加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世袭岡替,赏双眼花翎,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位极人臣。即使是死后还下诏赐谥文正。还有四川总督骆秉章成功消灭了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四川总督任上病逝,终年74岁,朝廷下诏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沈葆桢也获得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和头品顶戴的封赏,即使是死后诏赐谥号文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镇压太平天国,除了这些大一的封赏外,他们手下也有一批中下级军官,也一一因战功得到职位的提拔。在这里,我们介绍一名在沈葆桢手下,在他的历次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此人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因作战勇敢,多次立下战功,深受他的器重,根据当时清朝绿营的军阶编制,在短短的几年功夫,沈葆桢把他提拔为百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一直做到副将,此人名叫陈志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志美(又名陈致美):乳名仙居,又名居声,号贤臣,广东乐昌乳源县秀水镇芳塘村人(现属乐昌市),此地在广东最北边,东邻武江,西连阳山,南毗英德,北傍乐昌,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在村子南端,有一座坐北朝南,长方形院落,有前楼、中厅、后堂三进庭院,天井、厅堂居中,两边为硬山顶二层古建筑巍然屹立,正门上方镶嵌着“陈氏宗祠”匾额。粉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脊顶透雕,石阶天井,藻井雕梁,圆柱隔扇,套间房廊,彩绘花窗,这便是陈志美的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陈志美的家境是在村子里算是很好的,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长到叛逆期年龄的时候,显示个性非常要强,在村里人的眼中,是典型的放浪不羁形象,后来,屡屡受到长辈的批评。为此,他很生气,有一次又遭到家人的怒斥,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原来,他跑到了离家数百公里外的广州南海,在当年交通基本靠步行的年代,这无疑是走到了天涯海角。自此,他索性在那里成家。这一阶段,他本想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养家糊口,默默无闻度过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在此时,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八旗与绿营兵承平日久,战斗力极其低下,一触即溃,望风披靡。清廷万般无奈之下,下旨各省自筹经费,举办团练。为此各地都在招兵,陈志美被招入军营,本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在这乱世之中,随军连年征战于江西、广西、湖南,镇压太平军,先是战场上的表现很勇猛,慢慢地摸索出一些军事上作战的东西,暂暂地由一窍不通军事的人变成了运筹帷幄,熟谙军事的幕僚。从而得到了当年的军事长官沈葆桢的赏识,使他的人生发生了惊天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陈志美在军营中慢慢得势,特别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从京城出逃,陈志美随军护卫,曾多次背负慈禧,深得器重,蒙太后旨赏‘花翎都督府’,着黄马褂,赐头品顶戴,官封一品巴图鲁,最高的职务是官至广西提督,署理广西平乐府,拿今天来说就是省军区司令员的级别,至今,在陈家祠堂里,高高悬挂着这个匾额,可见他当年是多么的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接下来陈志美就过得不如意了,特别是退职之后,由于他早年从军时就加入过秘密会党“三合会”,隐藏有“反清复汉”的思想;后来在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战争中,亲眼目睹清王朝统治者及其军队的腐败和不堪一击,萌生了“取而代之”的造反念头,没有权力的他不安享晚年,起先是语言中表现出不满意情绪,在一些场合大谈权事,痛骂当权派,慢慢地发展到要纠集人马,从事组织极端危险的反清起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阶段,已经年逾古稀的他,决定以秘密会党为主力,除夕之日在广州双门底举行反清起义,推举陈志美为军事领袖。在今天的广州北京路中段,就是老一辈子的人称作“双门底”。据史书记载,此地节度使刘隐当年兴建过一座大楼,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后人有诗赞曰:“饶吹轰空,斗酒系道,观者数万,皆曰轮奂美哉。”“双门底”由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双门底”起义的胜利,陈志美以为夫人过生日为名义,购进不少“礼物”,实际上却是供起义时用的几十箱牛肉罐头、饼干,作为起义标记用的几十箱便帽,以及起义时剪辫子用的十几箱剪刀等。并且作好具体安排:趁着除夕过大年,许多人都来到双门底聚集的机会,一声令下,战士们全部拿起剪刀先把人家的辫子剪去,胁迫被剪的人加入为同党,这样队伍就会越来越大,把“剪辫子”作为反清朝的符号,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深受其害,这自然是十分幼稚的行动,其失败也是注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还没有等到动手那一天,这件事情就被败露,随后一些参加者被清军逮捕,存放军火和其他军用品的芳村教堂已遭清军搜查,起义计划完全遭到破坏。原因是这种强行突然袭击“剪辫子”殃及无辜,参与者告诉家人不要去双门底,结果一传十十传百,结局可想而知。起义还没有动手就胎死腹中的消息传到陈志美耳中,他大惊失色,赶紧把十几箱剪刀,还有饼干、牛肉罐头、便幅帽推到后院的井中藏了起来。当时的清朝军队负责侦察此案的人,虽然接到招供说陈志美有起义嫌疑,毕竟他当过省军区司令员级别的高官,况且没有足够的证据,对他只是怀疑和监察,并没有过分为难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双门底起义无疾而终流产失败,已经进入老年的陈志美并没有气馁,也许是总指挥的头衔太有诱惑力,他便计划在自己的老家又发动一场武装起义,成功之后汇集各部一举攻取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任提督时的一些部属大多从老家招募,他解职后,旧部返归故里,散布老家各个乡镇,这些曾经受他提拔的人均以他的马首是瞻,只要他振臂一呼,肯定会纷纷响应云集,这些行伍出身的人无疑会成为一支虎狼之师。于是,他把起义总指挥部设立在乳源秀水的芳塘村此处沿途山峦起伏,乱林杂生,周围平原三四十里,下临一条名叫辽(思)水的河流,当面有一座名叫石子岭的山,控制下河要道的是一座龙王庙,地势相当险要,处在万山丛中,可谓是易守难攻,陈志美坐镇此处发号施令,并对各处的人约好暗号、时间来此开始武装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陈志美几个月的努力,约好的各路人马,陆续地汇集到自己总指挥部附近“拜山",这些人利用夜间集会,众人各举火把,呼天喊地,山动地摇。随后举行队伍大检阅,汇集而来的部属多达数千,浩浩荡荡,旌旗蔽空,刀枪耀目,场面壮观,士气振奋。然而,陈志美心里面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接到报告说,自己要攻打的韶州的清军巡防营已全部换了快枪,眼下自己虽然有数千之众,快枪却只有10来枝,派人到香港购的新式枪械又无法运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要命的是,集结过来参加起义的人员太多,大家吃饭都成了问题,眼看自己筹的那点钱很快就捉襟见肘,由于无钱供饷,有人开始“就地筹饷",乱收“殷富捐"和“田亩捐”,搞得当地乌烟瘴气,因得罪的人太多,随后他聚集欲起事的情况被人告发,乳源知县飞呈告急,两广总督电告清廷获准,以陈志美“啸聚莠民,图谋不轨”的罪名,革去头品顶戴,褫去黄马褂。清军韶州巡防营统领率兵4营,兼程向乳源进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义尚未动手,便“中道崩殂”,他手下号称数千人马,有的闻清军正规部队出手的消息,便开始涣散,有的循山而逃、有的绕道回去,有的涉水奔走,大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誓死追随陈志美的只剩下600余人,手里的武器不是梭标,便是鸟枪。急火攻心的他知道失败是注定的,于是做了一个令无数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起义无法再干,部队就地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曾经的下属,只得挥泪告别这名老领导,各奔自己的前程去了。只剩下孑然一身的陈志美被前来清剿大军抓获归案,随后押回广州,两广总督张人骏组织了三司会审,但陈志美始终没有供词,他说:“我不准备死,就不会轻易自行来省,我是没有供词的。凡问官所要问的,都是真的,只有听你们判决罢了。”随后,对陈志美判了死刑,不过不是立即招代,定的是“斩监候"的罪名,即等候秋天处决。拿他们的话说,你这谋反本是夷九族的罪名,这种死刑算是便宜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那个时候满清风雨飘摇,全国到处都是武装起义,太多聚众武装造反的确难以对付,所以立即执行或者夷九族之类震摄民众基本毫无作用,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民变。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不久之后辛亥革命爆发,随后清朝灭亡,陈志美作为反清革命的功臣,堂而皇之地出了狱,还当上了新政权的大官,正所谓是左右逢源,被人称为官场不倒翁。正如熟悉陈志美的人所言,倘若他晚年不从事反清活动,就凭他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官运亨通这一条,也会成为革命的对象,说不定是死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意思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就说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就像一幕完整的大戏,有的当主角,有的跑龙套;有的饰正角,有的演反派,比如陈志美见风使舵,手法老到、左右逢源,真正的是“离离墙上草,风吹两面倒”。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这些行为影响了他的儿子,便是日后成为二号汉奸的陈公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光绪十八年,坐落于广州北门的一幢高大的官宅中,披红挂彩,鞭炮鸣爆,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一个新生命在这天呱呱降临人间。年届60岁的广西提督陈志美因晚年得子而兴奋不已,为子起名“公博”。那时的陈志美虽然是闲居广州,但毕竟有战功,继续享受清朝俸禄,并保留官职称谓。这是一个荣华富贵的官宦之家,陈公博作为军门之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刻意要把他打造成“文武全才”,因此,家中雇有两位鲞师专门教习棍棒拳剑。陈公博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后来进入新式学堂念书,考入广州法政专门学校,不久后又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在这一阶段,还参加了先进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北大毕业之后,青年时期的陈公博就回到了广州母校任职,同时他与谭平山和谭植棠一起创办了《广州群报》,并在广州广泛传播。陈公博读书的时候,十分喜欢读小说。为了考证小说的内容,他还会查找与之相关的权威正史,如读《三国演义》时也会去读《三国史》,读《隋唐演义》的同时,也会去看《唐书》。正因如此,陈公博的文笔和史学功底都格外的扎实,写出来的文章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受到了众多读者的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那时年届80的陈志美似乎看破红尘,对他这个寄予厚望的儿子提出“慎交朋友,少涉纷争,远离政治,专做学问”十六字方针的忠告。然而,好像有先见之明的陈志美竟然一语成谶,陈公博结交汪氏,投身先进组织虎头蛇尾,面对外敌,却无坚定之心,甘做那卖国之贼,苟且偷生,最终自食苦果,落了个万世臭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陈公博的人生就充满了跌宕浮沉。日本宣布投降,陈公博如坠冰窖,绝望之下,拖家带口乘机飞到日本京都避难。在全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之下,苟且偷生都是奢望。1945年10月3日,陈公博及其太太等6人被引渡回国,被押送至江苏高等法院,接受人民的审判。1946年6月8日上午,55岁的陈公博因通敌叛国,在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里被处以枪决,行刑前,他想想父亲十六字忠告的遗言如雷贯耳。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场,结束了其可耻的汉奸生涯,一生草草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志美的二个孙子,长孙名叫陈干,次孙名叫陈迈。还真遵照爷爷的遗嘱,的与其父陈公博划清界线,就在陈公博被枪决后,两子拒绝为其置办后事。只是叫人将尸身运往苏州殡仪馆,任凭工作人员处置。直到陈公博按规矩被葬入上海公墓,也无人送行,无人吊唁。兄弟俩则随母亲远赴美国定居,也许他们怕生活在其父亲罪恶阴影下,也许无颜面对后人,从此避世,绝口不提过往。陈干改名换姓,任职于一家电器公司;弟弟陈迈从此查无此人,似乎销声匿迹。

陈志美、陈公博父子,同样被判处死刑,各有各的造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父亲却能安然无恙,甚至高官任坐,驷马任骑,寿终正寝。陈公博罪大恶极,难逃惩罚,最终自食苦果,落了个遗臭万年,两人的不同结局也让后人唏嘘不已,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