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指点点右上方的“关注”,后续我们会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5月16日深夜,福建省角屿哨站的解放军战士正紧张而专注地盯着面前的海滩,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忽然,借着月光他们发现滩头有一个黑影。仔细一瞧,那人竟然穿着中国台湾省士兵的军服。

几名战士立即荷枪实弹地围了过去,那个年代海峡对岸派过来的细作可不少,一个都不能放过。随着他们一点点靠近,却发现对方有些不对劲。

只见那人上岸后不仅没有找地方的躲藏,还站在最显眼的位置手舞足蹈,似乎故意让人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战士举起枪,对他大喊道:“干什么的!原地别动!”

那人看到哨兵发现了自己,脸上没有惊慌,而是喜悦。他双手举过头顶,回答说:“别开枪!我是来投诚的!”

战士们将信将疑地将他押到军营里,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将成为中国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人。

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中国人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即将访问北京大学的消息传到燕园,全校师生为之沸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奥多·舒尔茨

兴奋之余,人们有了些许担忧。舒尔茨不会说中文,因此学校需要为他挑选一名精通英语,且对西方市场经济有足够了解的人当他的随身翻译。

当时中国才刚恢复高考,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英语专业的学生,又不一定能听懂那些深奥的经济学专用名词。

这时,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名字——林毅夫。他是经济学专业出身,英语水平也不错,由他担任舒尔茨的翻译再合适不过。

林毅夫毫不犹豫地接过重任,没有辜负学校对他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

舒尔茨演讲时语速有些快,但他总能准确而快速地将先生的话翻译成中文。与此同时,台下同学的提问他也会一一翻译给舒尔茨听,中英文互译没有丝毫障碍。

林毅夫的表现,给舒尔茨留下了深刻印象。

演讲结束,舒尔茨相当看好对林毅夫的翻译能力及其对经济学的悟性,所以私下询问他是否愿意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

林毅夫听懂了舒尔茨的弦外之音,连忙说:“我愿意!”

芝加哥大学当时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学圣地,走出过不少诺奖得主,舒尔茨也是其中之一。

林毅夫了解到舒尔茨是世界知名的农业经济学专家,而中国正好是农业大国,如果能拜入他的门下学习,必然能更好地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1982年9月,林毅夫从北大经济学系毕业后,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

舒尔茨已有10年没带学生,但听说林毅夫到了,破格把他收入门下。

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走出过校门,一门心思投身到三农问题的研究中。

芝加哥大学是有名的“宽进严出”,每年有至少三成学生无法顺利毕业。而林毅夫,则是少有的只用四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才,在经济学界有了一定的名气。

林毅夫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更是被舒尔茨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可见他有多优秀。

紧接着,林毅夫又到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攻读博士后。当时,美国有无数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开出天价薪资,希望将这颗冉冉升起的经济学新星留下。

包括世界银行也给出了优厚待遇,但林毅夫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他表示:即使在外国一天的工资比国内一年的工资还多,自己还是会回来。因为只有回到中国,他才能实现从小到大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

1987年,林毅夫带着30多箱经济学等领域的文献回到了中国,在杜润生主任的邀请下到国务院农村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工作了六年。

期间,他发表的《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等论文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他逐渐成长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

1993年,林毅夫发表的论文《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人”。

2008年,世界银行再度聘请林毅夫,这一次他没有拒绝。他知道国家的发展早已步入了正轨,现在更需要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世界银行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林毅夫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2002年,台当局称林毅夫是“叛徒”,对他发出通缉令,时至今日通缉令还未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伪政府的通缉令

大家难免疑惑:他为什么会被台当局通缉,他和台湾省有何渊源?

回到大陆

一切,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

1979年5月16日,一个高大的身影悄悄溜出了金门岛马山哨站的营地。只见他向着海滩飞奔着,轻车熟路地绕开了布设在滩头的雷区,一路来到海岸边上。

他脱下印着连长字样的鞋,一只脚踏进了海水中。这时,他突然回过头,神情眷念的望向东南方,那是故乡的方向。

“今天逃走的话,以后可能永远都回不了家了。”男人这样想着,他的心里不禁有些犹豫。

然而再抬头,看到海峡对岸万家灯火,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他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如同夜空中的星星。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回不了家又如何?”他一个猛子扎进海水中,奋力朝着对岸游去。

没错,这名男子正是林毅夫。

从马山哨站到对岸的角屿岛之间的距离不短,即使在低潮的时候也有两公里多,想要游过去十分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对岸

但林毅夫不在意,因为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拦他回大陆的脚步,他一心一意朝对岸哨站的灯光游去。在漆黑而辽阔的大海中,他渺小得像一片浮萍。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双手双脚疲惫得快动不了了,只剩下满腔信念支撑着他继续往前游。

历经千辛万苦,林毅夫终于看到了海岸线,脚也踩到了沙滩上。

他兴奋地大喊着:“我终于来到大陆了!”

林毅夫的举动引起了哨兵的注意,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他不顾一切来大陆投诚,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一腔热血,投身军伍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的一个贫困家庭。

后来他离开台湾省回到大陆,为了不牵连家人,将名字改为林毅夫,取自曾子的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

1971年,林毅夫考入台湾大学农工系农机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大学

同年冬天,热血青年林毅夫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军队组织的寒训。其他人将寒训当成冬令营,只是应付功课一般敷衍地参加训练。

只有林毅夫十分认真,将这当成新兵训练,每天充满干劲。那时的他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一心想着参军后“反攻大陆。”因此他想在学校多接受训练,以便将来投身军伍。

但寒训终究只是为了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展开的训练,不可能像真正的军队那么严格,也学不到很多本领,令林毅夫心里有很大的落差感。

于是寒训结束当天,林毅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主动找到总参谋长赖明汤,要求加入军队。

当时台湾省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比起从军,大多数像林毅夫这样的大学生更愿意留学美国继续深造,参军在他们眼里无异于自毁前程。

可如今却有青年主动要求参军,让赖明汤欣喜若狂。他认为林毅夫可以被塑造成热血青年“报效国家”的典范,以鼓舞当地的大学生参军,进而扩充军队,因此立即同意了对方的申请。

为表示对林毅夫的“重视”,赖明汤安排他到台湾省的“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时任台湾省“总统”蒋经国也十分看器重林毅夫,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下令好好培养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当局的推动下,台湾省的媒体争相报道林毅夫参军一事。一时间,他成了“红人”,但他没有因外界的声音而改变初心,仍然每天刻苦学习和训练。

1975年,林毅夫以同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陆军军官学校四十四期步兵科毕业。

由于蒋经国的特别关照,他毕业后没有直接进入部队,而是到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深造,学习MBA。1978年,林毅夫顺利拿到了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认清真容,决心回归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林毅夫很快被蒋经国派往金门岛,任284师马山连得连长。

马山哨所位于金门岛东北角,是国军距离大陆最近的哨站,距我军角屿哨站仅约2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气晴朗时,哨兵们甚至能通过望远镜看到我国沿海的渔村,被称为天下第一哨,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马山连是台湾省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只有最优秀的军官才能担任该部的连长,国民党对林毅夫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外人看来,林毅夫只要在马山哨站混几年镀镀金,很快就能青云直上。

但林毅夫对此十分不满,因为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哨”不过是达官贵人们到前线和兵哥哥们合影的“网红景点”罢了。

他每天只负责用望远镜看看对岸、拿高音喇叭播放一些反动录音,偶尔向上级、外宾象征性地汇报一下对岸的情况,与他想象中的军伍生活相差甚远。

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那些“精锐士兵”,大多是托关系塞进来增加履历的官宦子弟。

有任务时他们装模作样地拿着望远镜,观察对岸情况,没任务了就三五成群地在营房里抽烟打牌,懒散至极。

而他们,只是整个台湾省军队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军的腐败深深冲击着林毅夫,他也对国民党和自己的信念产生了质疑,开始思考“反攻大陆”的想法是否正确。

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海峡对岸的星光点点,林毅夫心里不禁燃起了对大陆的向往。他偷偷买了一台收音机,每天晚上在被窝里收听大陆电台。

直到这时,林毅夫才知道国民党一直在欺骗台湾省人民。

原来海峡对岸的同胞一直期盼着台湾省的回归,毛主席那篇《告台湾同胞书》简直写到了林毅夫的心坎里。原来国民党才是冥顽不灵,试图分裂祖国的“政党”。此时,他想起了父亲林火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是一个热血正直的爱国人士,林毅夫出生时他将孩子取名为“正义”,希望他当个富有正义感的男人。后来,林火树又时常教导孩子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

在父亲的影响下,林毅夫从小就把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牢记于心,并时刻践行,立志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民族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当他得知台当局的阴谋和做法时非常愤怒,也不能接受。他意识到在台湾省的大环境下,自己很难施展抱负,可他又不甘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在台湾做不到,那不如去大陆吧?”林毅夫心里如是想着。而且大陆正在实行改革开放,刚好需要他这样的经济学人才。那一刻,他第一次产生了去大陆的想法。

后来林毅夫曾谈到当时的想法,他说:“(中国)大陆这个地方,当时有十亿人,台湾省只有两千万人,中华民族的复兴,肯定是要亿万人的复兴不是两千万人的复兴,而且我认为这亿万人的复兴对这两千万人的复兴或是兴盛,也会提供一个更好的条件!”

1979年4月,林毅夫回宜兰探亲时遇到了大学同学,两人无意间谈到两岸问题。对方感慨道:“我相信唯有大陆兴盛台湾才会繁荣。”

同学的无心之语给林毅夫造成了很深的触动,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大陆。之后,他耐心等待着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5月16日,这一天潮水特别低,两岸不少海滩都露了出来,林毅夫意识到“投诚”的最佳时机到了。

他告诉士兵们“今天会有上级部队过来演习,无论外面发出什么声音都不要走出营房”,说完独自跑了出去。

士兵们虽然奇怪,但不敢违抗连长的命令,只能乖乖待在营房里。

当第二天清晨他们发现连长不见了的时候,林毅夫早已到了对岸。

经济学巨擘的遗憾

林毅夫是台当局相当器重的“明日之星”,但他为了理想却放弃了留在台湾省的优厚待遇。

当时宝岛的经济高速发展,已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而大陆才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人均GPD不到五百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林毅夫的回归更显得弥足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以前学的西方市场经济,并不完全说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因此他申请回到校园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学,并研究中国国情,以更好地报效祖国。

对于他这样的经济学人才,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毫不犹豫地将他送进北京大学,后来更是公费资助他赴美留学。

1987年,林毅夫回国后没有选择“外贸”一类光鲜亮丽的行业,而是一头扎进了“三农问题”中。

他很清楚只有让几亿农民摆脱贫困,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为了制定出更切合实际的农业经济策略,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江西革命老区的小村庄到东北白山黑水的玉米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94年林毅夫回到母校,建立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之初它只有林毅夫等寥寥数人,但如今北大国发院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经济学院之一,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经济学人才。这一切,他功不可没。

后来林毅夫受到国家领导人邀请,参与我国重要国策“十五”计划的起草工作,在农村经济以及国企改革等领域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力。

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林毅夫功成名就的人生背后,一直有一个不小的遗憾。

2002年5月9日,林毅夫正在美国旧金山参加一场经济学会议。突然秘书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伏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句什么。

向来以冷静著称的经济学巨擘竟然当场失态,震惊、悲伤的神情瞬间浮上林毅夫的脸庞。他鼻子不停地抽搐着,努力想要克制住情绪,但眼泪还是不听话地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的专家注意到了林毅夫的异样,纷纷投来关切的眼神,询问他怎么了。这时他才说出失态的原因,他的父亲去世了。

林毅夫从小就孝顺,回到中国后立即向台当局申请回台为父亲守孝奔丧。但对方却以各种理由阻止林毅夫,硬是不让他回去。

无奈之下,他当着新闻媒体的面说出了自己就是当年“叛逃”的国军连长林正义的事情,引得海峡对岸一片哗然。

长久以来台当局一直欺骗群众说“林毅夫在金门岛战死了”,实际上他不仅没死,还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本以为借用自己的影响力制造舆论,迫使台湾省当局放行。没想到对方竟然反打一耙称林毅夫是“叛徒”,将永久通缉他。

对此,林毅夫并不在意,他曾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愿意背负十字架。不过,我希望这一历史的不幸能早日结束。”

几年前,母亲去世,他没能回到台湾省奔丧。如今父亲离去,他依然无法回去祭奠,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他只能一面让妻子携带自己的亲笔信返回故乡,代替自己进行祭拜;一面在北京设立灵堂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遥祭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堂之上,年过半百的林毅夫哭成了泪人。

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当年,他为了理想勇敢的回到大陆,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开,甚至双亲离世也无法回去送他们最后一程。

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林毅夫先生的遗憾不是个例,只要台湾省一天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同样的事情就还有可能发生。

希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也祝愿林毅夫先生能早日堂堂正正地荣归故里,为亲人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