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左宗棠之曾孙想回上海,写信给市委,请求分一套低楼层的房,可是没想到,担任副市长的女儿却严词拒绝。

“不为良将,但为良医!”这是左景鉴在抗美援朝中说出的话,他没能上战场杀敌,愿能以一己之力,拯救将士们的性命。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左景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清末大臣左宗棠的曾孙。

当年左宗棠率军“抬棺西征”,他抱着必死的决心,成功收复了新疆。正是有左宗棠当年的新疆之战,才为祖国保住了幅员辽阔和资源丰富的新疆。

在收复新疆之战75年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作为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没有成为一名上战场的战士,他选择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不少士兵身受重伤,急需进行输血治疗。可朝鲜战场幅员辽阔,交通并不发达,身受重伤的战士根本撑不到送来血液,就死在了后方的医疗站中。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左景鉴发明了“手提血液箱”这一工具可以很好的储存和运输血液,为重伤士兵的急救争取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左景鉴就分配到了上海的医院工作,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坐上了副院长的位置。

左景鉴在事业上步步高升,女儿左焕琛也考上了复旦大学,按理来说是“双喜临门”,可这个家庭却爆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争吵。

“你们都搬到重庆去,就留我一个人在上海?”女儿做左焕琛有些生气的质问着父亲。

“你已经上了大学,也该独立的生活,举家搬迁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左景鉴的语气坚定,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

当时国家大力号召支援内地建设,其中就包括医疗援助。身为副院长的左景鉴首先报名,表示愿意调到重庆,支持政府的工作。

除了将工作调离上海外,左景鉴还将居住的房子还给了政府。左景鉴这么做,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支援内地的决心。

可这一举动却引起了女儿的不满,她才上大学,全家人都要离开上海,就连房子也要给出去,那她又要住在哪儿?

左景鉴提出大学都提供住宿,女儿可以住在宿舍里,假期的时候再回重庆,在那里也可以一家人团聚。

要知道上海的教育和医疗,都比重庆要好的多,但左景鉴还是义无反顾的在重庆安了家,并且一待就是几十年。

而女儿左焕琛一直在复旦大学读到了博士,之后选择了从政,当上了上海市的副市长。

这年的左景鉴也已经有了80岁的高龄,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工作,便从职位上退了下来。不过左景鉴还是想念故乡上,便动了回到上海养老的念头。

但是左景鉴在上海没了房子,回去住的地方是个大问题。他的女儿左焕琛在上海是有套小房子,但是是一个高层的老小区,左景鉴80岁爬楼梯实在是不方便。

为了能在上海有个落脚的地方,左景鉴便向市长女儿左焕琛开了口,询问可不可以分一套低层的房子,不论户型和地段,就是想要有个房子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焕琛结合了现实情况,严词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因为房子只能分给在职的职工,父亲虽然曾经也做出过贡献,但也应该优先在职人员使用。

左景鉴自然明白女儿的顾虑,便没有多说,只是在晚年留下了遗愿,。希望将骨灰撒入河中,将来说不定能流回黄浦江之中,这也算的上是“返乡”。

主要信源:红网——《慎交游、勤耕读,左宗棠心忧天下的“公”与“勇”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