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渡江战役爆发前夕,为了服务于接下来的革命战争以及建国后的军事现代化需求,于是在全军开展了一场部队整编。在这样一场整编工作中,曾经的华东野战军改编为了日后的第三野战军,如此的改变便意味着部队从领导层,到内部番号都要进行更改,这便让原本隶属华东野战军的十五个纵队全部要统一整合到一个军的编制中。当十五个纵队完成整合工作后,分属的四个兵团便需要安排四位领导能力卓著的兵团司令员了,这让原本负责华东野战军工作的粟裕向党组织推荐了四位猛将,不料却有三位落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党组织没有采纳粟裕的推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亲自推荐司令员人选

曾经指挥华东野战军从山东解放区,一路南下,取得无数显赫战果的粟裕,到了一九四九年时,便要面临着离开华东野战军的现状。原来当时全军在进行编制重整,华东野战军也要改编成第三野战军,将原先的十五个纵队全部改为一个军,同时分属四个兵团,于是如何选取兵团司令员,就成了令党组织感到有些难堪的问题了。作为曾经华东野战军的直接负责人,粟裕对部队干部的情况非常了解,于是便向党组织推荐了四位猛将,来担任未来的兵团司令员了。

根据粟裕的推荐,未来担任第三野战军下属兵团的四位司令员,分别是叶飞、王必成、许世友、陶勇。这四位人选可以说不用过多介绍了,都是在华东野战军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四位猛将,其中王必成和许世友都是粟裕力推的革命将才,可以说无论是在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在革命资历上都是足够当兵团司令员的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自己的推荐意见,粟裕非常有信心,认为第三野战军下属的四个兵团未来的司令员必然就是这四个人了,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日后的任命决定中,除了叶飞之外,其余三个人全部落选了,这让粟裕大感意外。

在实际的任命决定书中,决定任命叶飞和宋时轮,王建安以及陈士渠为兵团司令员,这样的任命决定似乎是极不合理的。除了宋时轮有资格担任兵团司令员之外,王建安和陈士渠为什么要任命他们为兵团司令员呢?这样一来不仅稳固了兵团建制,还加强了兵团的作战执行能力,能够确保四个兵团都能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下达的作战任务,可以说是反复研究后才做出的任命决定,绝非是有意针对于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华东野战军完成解放山东的任务期间,粟裕所推荐的兵团司令员的人选中,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指挥能力都是最顶级的,完全足以担当兵团司令一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适合担任兵团司令,三人资历较浅,担任兵团司令恐不能服众,这也让党组织慎重地对待了粟裕的推荐人选,于是在粟裕推荐的人选中必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了。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不容忽略的,这便是粟裕推荐的四位人选,都无一例外都与他有着亲密的关系,不仅曾经长期一同工作,彼此还有深厚的革命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党组织全部采纳了粟裕的推荐人选,便会让粟裕有任人唯亲的嫌疑,同时也会在此后暴露不少问题,使得第三野战军在接下来的革命战争中不能按时按刻地完成党组织交予的作战任务,其后果必然是十分严重的。于是在经过反复的研究后,除了保留叶飞之外,便安排上了宋时轮等三位革命将才担任兵团司令员。

安排上这三位司令员,主要的目标就是保障第三野战军在南下作战时,能够确保疏而不漏地完成党组织交予的作战使命,同时解决妥善地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以及考虑到渡江战役以后再也没有大规模决战爆发的可能,于是安排上三位司令员,无疑是体现了党组织用人灵活的策略,不仅保障了革命战争计划的顺利实施,还能有效地解决一些战后遗留问题,通过这样的一次兵团司令员的任命,不禁赞叹到了当时党组织领导人的智慧所在,永远值得后世去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