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0岁高龄的抗日名将孙立人在台湾逝世。临终前,他反复低语:“我对得起我的国家,我对得起我的国家……”
为何孙立人去世前一直呢喃这句话?又是怎样的际遇让他抱憾终生?
一切都要追溯到蒋介石发动的一次针对他的兵变事件说起。
此前,蒋介石得到密报:美国人要联合孙立人,夺取政权!
听说这个消息后,他勃然大怒,“岂有此理!就算有美国人的支持,孙立人也扳不倒我。”
蒋介石虽如此笃定孙立人不是他的对手,但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会蔓延滋生。
1955年,他借阅兵之由,发动了针对孙立人的兵变,将其部下统统抓起来严加拷问,郭廷亮也在其中。
被捕后,他不仅受到非人的虐待,身上无一块儿完整的皮肤,甚至被要求10内不许睡觉,还要被迫承认孙立人意图夺取政权的“事实”。
但郭廷亮不想承认莫须有的罪名,更不想诬陷孙立人。
就在他以为只要闭口不谈,便能保住自己、保全战友时,毛人凤亲自提审了他,并将他的妻儿抓进监狱。
毛人凤承诺:“只要你供出孙立人是‘兵谏’运动的主谋,我就可以放了你们全家。出狱后不仅给你安排合适的工作,还额外给你补贴。”
在家人的安危与巨大的诱惑面前,郭廷亮别无选择,只能诬陷孙立人。
而搜集到所谓的“证据”后,国民党当局逼迫孙立人辞职,并软禁了他。
此后,孙立人不仅被困在家中,还失去了收入,只能以养鸡喂鸭、种花卖花为生,因玫瑰花香气很浓,被人誉为“玫瑰将军”。
虽然日子清贫,但他逢年过节,还坚持到神龛前,为牺牲的将士们焚香烧纸。
他没有忘记,也不愿忘记血染沙场、战死在缅甸的烈士。
回想起在印缅阵亡的新一军将士,他站在纪念塔下,哀伤又平静地说:
“我站在墓前,瞭望西南,怀念保家卫国的袍泽。他们的音容笑貌、战场杀敌的壮举,始终在我眼前浮现,我将用毕生回忆与悼念他们。”
此外,每天早上,孙立人还会在盛过奶的杯子里蓄满水,再喝下去。
这是他在缅甸抗日时养成的习惯,既能补充能量,又不浪费物资。即使已经是和平年代,他依旧保留了此作风。
被囚禁的那些年,他就用这种熟悉又无声的方式,想念一起出入战场、生死与共的袍泽。
直到蒋经国去世,他才被释放,此时距离被囚禁已经33年。
而他重获自由时,已经88岁高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虽然思乡心切,但有心无力。
得知下属潘德辉计划回乡省亲时,他迫不及待又满心欢喜地将祭祖的心愿托付给他。
潘德辉也不负所托,在抵达孙立人所说的地址后,他发现祖坟早已被挖掉,但还是在原址进行了庄重的扫墓仪式。
当孙立人看到潘德辉带回来的照片时,堂堂一代“战神”,竟激动地跪倒在他面前,感谢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此后数年,孙立人对落叶归根的执念越来越深。
1990年,冰心写信给孙立人,感情真挚、语言诚恳:“希望将军临终之前,再回大陆看一眼。”
看完信后的孙立人,迫不及待地给她回信:“何时才能造访大陆,与你畅谈古今,这是我毕生之愿,也是我一生所求。”
后来,冰心90岁生日的时候,他又发去贺电,祝福冰心“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两人期待着能再见一面,可一个月后,孙立人突然因病逝世,弥留之际嘱咐家人:“不葬入大陆,棺不入土。”
让他念念不忘、认为棺木入土的最佳地点就在广州马头岗。
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广州是革命策源地,很多国民革命的先烈墓园都坐落在此地,而马头岗的四周又都是革命军的墓园,他希望‘诸位烈士能够与革命先烈比邻而居,忠骨之名永垂不朽’。”
可是这一点小小的愿望,他都没能实现,因为蒋介石的无端猜测与排除异己,致使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再踏入大陆,再见誓死守卫的祖国一面。
革命烈士千千万,有无数像孙立人一样心向大陆,却只能隔海相望的将士。
他们死在外乡,却魂归大陆,落叶归根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执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