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推了十年改不动,原因在哪里?既得利益集团阻碍
文/叶雨秋
近期,北大姚洋教授剖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十年改不动” 的最大阻力包括:
1. 既得利益者阻碍,户籍与资源绑定,其反对成阻力。
2.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想迁移但城市承载有限。
3. 政策执行与监督难,受多种因素影响且机制不完善。
4.公众认知差异,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各有担忧,难成共识。
很多网友说,我们不在意那个城市的户籍,我们在意的是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未成年之前能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一起读书,一起成长,这是所有在他乡拼搏奋斗的人最基本的期盼,是合法的期盼!
所以,所谓的户籍改革,其实就是老百姓对于公平的一种呼唤,特别是教育平权的一种呼唤,那些一生下来就在罗马的人享受了多少年的特权了,但是改革一旦动了他们的蛋糕,哪怕这蛋糕本来就是他们不应该得到的,他们也会叫的像杀猪一样。
所以,户籍改革其实还是希望社会更加公平,特别是对于现在流动性越来越强的现代社会结构来说,这对每一个人,对每一个孩子,对于祖国的未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都是顺应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脉络。
2019年4月份发改委发文,2019年12月份中办、国办发文,今天国务院会议再度明确…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很多人都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小县城容不了灵魂”,但是事实呢?刚毕业到大城市发展的年轻人,如果家庭没有强大压力支持,靠自己想要有立足之地非常难,租房,挤地铁成了常态。如果留在小县城可能幸福指数会很高,下楼即是上班,工资不高,离家近。
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在大城市买房,如果租房,归属感可能也不强,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有固定的房子才有家。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慢即是稳,稳即是进,别人的雨伞再大,都不如自己有个家。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栖息的地方。
每年都有两会代表或委员倡议废除户籍制,初衷是好的,老百姓肯定举双手双脚赞成,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废除户籍最大的阻力在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拥有的资源远超欠发达地区,如果没有户籍限制,大量人员涌入,必须会带来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资源的紧缺,这种稀缺性会驱动资本和权力,权贵阶层利用手中的资源仍然可以轻轻松松享受到各种福利,底层老百姓的挣扎和无奈只怕是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到底,我们的民生保障机制还不到位,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基础的生存保障,有饭吃、有书读、能看病,人们便不会再纠结于地域差距,户籍限制自然而然便失去了意义。
姚洋指出,现在中国的户籍制度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其背后的社会福利导致的。例如,在子女上学和高考红利方面,不同城市的公共服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他认为,户籍制度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户籍制度导致的福利差异,人们在选择居住城市时往往会受到限制,无法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机会。
姚洋教授的观点引发了对户籍制度及其对中国城市化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他的建议旨在通过改革高考制度来减轻户籍制度所导致的福利差异,以期实现城市化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值得我们共同努力追求。
目前,世界上实行严格户籍制度的只有三个国家:中国、朝鲜和贝宁。户籍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亟待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人民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如求职与求学的不平等: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享有不平等的权利,其根本原因是户籍制度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另外,也滋生了另类的腐败,比如,学籍造假,高考移民等等。
目前我国已经错过最佳时机改户籍制度,就因为户籍和各种红利,资源相挂钩。
……
既然错过就应该明白补过,动起来总比不行动的要好吧,想要进步发展,必须改革户籍制度,现在一刀切肯定是不行了,那么必须有对应当下局面的策略,希望两会有人出来说户籍制度问题。
姚教授的发言恰逢其时,能引起社会的大讨论,甚至推进深化户籍改革大刀阔斧的执行下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和有重大意义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