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刻了70年的朱铭(1938-2023),被誉为在分量上与罗丹齐名的雕塑家,创造了屹立于世界艺坛的语言范式。回顾他的人生与艺术,因为诸多原因留下层层谜团,解开这些谜团,也可以补充中国台湾雕塑史这块拼图。

80年代美国往事

有一段短暂却至关重要的经历,在涉及朱铭的多篇文章中鲜有提及,那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行。

二战后,美国纽约成为新的全球艺术中心,艺术家、收藏家大量涌入这座城市,现今可以载入史册的艺术家大多有一段“美国往事”。彼时,困扰于“太极系列”诞生后褒贬不一的争议,朱铭决定走出亚洲,去纽约寻找答案。5次赴美,总计约14个月的时间,无疑是朱铭从艺术家跃升为艺术巨匠的重要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工作室工作 1981

在恩师杨英风的鼓励下,1980年,他与艺术家梁奕焚一同前往纽约,在留学生的帮助下租了一间车库创作。回忆首次去美国,朱铭形容就是两个“傻瓜”闯世界,一句英文都不会说,甚至一度连买材料都成为难题。“去看看世界艺术的中心”这一单纯且直接的念头,与数十年后经常戴着一顶“朱铭美术馆”的棒球帽,时不时蹦出一句英文单词的他大相径庭。

从懵懂的初次美国行中,不难发现朱铭过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正是仅有小学学历的他成为巨匠的关键。本想去纽约解答创作中的疑问,却找到了对其一生至关重要的语言方法,并获得跻身世界艺坛的机遇。

仅用一年时间,43岁的朱铭便在纽约举办了首次个展。1981年,美国汉查森画廊(Max Hutchinson Gallery)展出朱铭个展“太极”,除了已经扬名的“太极系列”,还有首次亮相的“人间系列”,后者最终成为朱铭持续时间最长、题材最丰富、媒材使用最广泛的系列,他用此后40年的时间刻遍人间百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与美国画廊主汉查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查森画廊朱铭个展现场 1981

前排右起:司徒强、郭梦治;后排右起:杨识宏、林文强、秦松、丁雄泉、朱铭、陈昭宏、黄志超

以个展作为创作线索的话,短短六年时间,朱铭确立了一生的三大系列:1976年展出“乡土系列”、1977年展出“太极系列”、1981年展出“人间系列”。终身只做雕塑,且只有三个系列,后两个系列陪伴了他的一生。朱铭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艺术家不应该有太多创作主题。他的创作始终与“人”相关,这正是他所说的“一辈子也刻不完的‘人间’”。

“我的艺术生涯如同一棵树的成长,‘乡土’是他的根,‘太极’是他的枝干,而‘人间’是他的开花结果。”无论是“乡土”,还是“太极”,在朱铭心中它们都是别人发明的精神食粮,唯有“人间”是他独创的,通过雕塑将人性中的好坏善恶具体化。

“人间”没有特定指向,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他创作的对象。延续此前系列中形成的标志性的简笔式刀法,受美国彼时的波普风潮以及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看似具象、质朴的“人间系列”,引入了更多精神内涵与表达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打太极》 198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方正人间》 1981

英国艺术评论家房义安评价这批作品:“那些雕像表面趾高气扬、装模作样,实则无非是对圈套着他们的世界的一种反抗。乍一眼望去,雕像的姿态可真显眼,很容易令人忽视他们无奈的脸孔、深陷的眼睛、呆滞的神情。”以孔洞替代精致五官的“人间系列”,让朱铭的雕塑从个体化走向普世化,这是从艺术家到巨匠的关键一步。

汉查森画廊个展开展前,画廊主汉查森告诉朱铭,首次在纽约亮相的艺术家,一般要做三次展览才会有销售。然而,首次个展便卖出两件作品,汉查森称之为“奇迹”。朱铭以求学的过程做比喻,汉查森画廊的展出有如拿到了一张大学文凭,之后才有可能继续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美术馆个展 20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中国美术馆朱铭个展“人间系列” 2010

朱铭与汉查森画廊仅合作到1986年,但是他们的友谊是终生的。汉查森不仅将朱铭作品推广到美国的美术馆,同时写了大量信件给欧洲的美术馆。前后花费30年时间,朱铭完成了一场全球的艺术“巡演”,从日本到中国香港,从美国纽约到新加坡,从英国伦敦到法国,再到2006年和2010年的两次中国美术馆个展,朱铭已经成为代表中国雕塑的一个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间太极:朱铭”

2024.6.29-10.13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2024年6月29日至10月13日,个展“人间太极:朱铭”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展出,这是亚洲艺术中心代理朱铭艺术遗产后的首个个展,也是在该画廊的第四次个展,全面且丰富地展出“人间系列-芭蕾”“太极系列”“太极系列-太极拱门”总计20余件作品。

“人间系列-芭蕾”是朱铭“人间系列”最后一组作品,也是集大成的题材。选择这一题材,源于观看芭蕾舞后,有感于舞者的优美姿态而创作。在这组作品中,朱铭擅用的简笔式刀法、对材料的特殊处理手法、对色彩的极度简化、对人物线条的高度提炼等,淋漓尽致地在“舞者”身上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间太极:朱铭”

2024.6.29-10.13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芭蕾》

不锈钢雕 57.4x28.3x90.4cm 20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芭蕾》

不锈钢雕 33.3x27.6x82.7cm 2012

朱铭的作品打破了空间观看的角度限定,一件作品可以360°感受到雕塑之美,这是艺术家对空间与雕刻的高度控制力,以及丰富且强大的精神内核。

光滑的不锈钢材质创作出简洁却充满力量的肢体,在空间内连成一条条直线,最终连接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这是朱铭雕塑的典型结构。衣饰部分由保利龙材料翻铸,保利龙就是常说的泡沫,以不同工具将其切割后留下泡沫痕——大小不一的半球形小坑,仿佛“曹衣出水”的痕迹是保利龙特殊的肌理,为厚重的体积带来清透的“呼吸感”。不锈钢的力量与保利龙的温润之间,是雕塑的秩序之美。

从木匠到艺术巨匠

朱铭的故事常与齐白石(1864-1957)相提并论,二人都是从木匠开始,最终成为艺术巨匠。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点,从不创作没有亲眼见过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一信条,得以让作品真诚、鲜活。

朱铭被誉为在分量上与罗丹齐名的雕塑家,“劲拔轩昂、神髓无双、贯通形意、畅达神韵”这样的形容,浓缩了其艺术创作的内核,却不足以解释作品中饱满的、让人感到无比亲近的生命力的来源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太极系列》

铜 27.7x28.4x53.4cm 19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太极系列》

铜 51x51x60cm 1998

小学毕业的朱铭,如何实现从木匠到巨匠的跨越?从乡土走来,又脱离乡土,并以东方精神立足世界,他怎么做到的?

朱铭1938年生于中国台湾省苗栗县,本名朱川泰,早年家贫,小学毕业后开始工作,15岁时向雕刻师傅李金川学习传统庙宇的雕刻与绘画。三年后出师,逐渐自立门户。不算富裕的生活,并未浇灭朱铭的梦想——摆脱手艺人的局限,成为艺术家。

他曾经问李金川:“为什么我们的作品不能参加公家的展览比赛?”李金川对此直言不讳:自己只会雕刻工艺品,如果要参加比赛,要有像雕刻界前辈黄土水(1895-1930)那样的水准才行。

黄土水是台湾首位入选日本美术展览会的雕刻家,曾经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先后学艺于“日本现代雕塑之父”朝仓文夫与高村光云。他的创作深受乡土美术影响,现今依然在雕塑界占据重要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慈母像》

木 24x28x73cm 196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玩沙的女孩》

台湾铁杉 34x26x41.6cm 1961

30岁之前,朱铭始终在乡土美术范畴内创作,这是彼时他唯一能够深入接触的风格。通过自己的摸索,连续两年获得美展奖项后,1968年,他带着自己刻的《慈母像》、以妻子为原型创作的《玩沙的女孩》,敲响了仰慕已久的艺术家杨英风的大门。

齐白石一生中有三位重要朋友——胡沁园、陈师曾、徐悲鸿,朱铭一生最重要的人就是杨英风。后者的艺术遗产同样由亚洲艺术中心代理。拜师后,杨英风为他改名“朱铭”,希望世人能永远铭记这样一位艺术家。

白天学艺,晚上工作,深夜创作,朱铭就这样在工作室学习了9年。杨英风教了朱铭什么?“不要全部都学我,那你就糟糕了,你没有了你的天空。”“传统的雕刻技巧,得来不易,不应放弃,重点应在如何找出新的内涵和新的精神表达。”“技巧练到熟练,技巧就渐渐不见了,这是自然的动作,也是灵性的境界。”

与其说杨英风传授了技术,不如说帮助朱铭形成自由且独立的灵魂。杨英风(1926-1997)学贯中西的经历,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补全了学历不高的朱铭的短板,实现了质的思想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获第二届文艺奖时恩师杨英风特来祝贺 1976

杨英风是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当代雕塑家之一,先后求学于东京、北平(现为北京)和台湾,并于60年代在罗马学习三年。他与黄土水同样就读日本东京美术学校,也同样师从朝仓文夫。不同的是,杨英风早早脱离乡土美术的道路,以中国哲思中的“天人合一”为内核,以新技术和材料为工具,开辟出新的雕塑工作方法。

杨英风一生尊崇的魏晋时期自然、朴实的生活美学,深深影响了朱铭。1976年,朱铭在历史博物馆举办“朱铭木雕艺术特展”,这是艺术家朱铭的首个个展。该档期原本是杨英风的,但他托言准备不及,便推荐了朱铭。馆方举棋不定,最终请来日本雕刻家审核作品。展览获得巨大成功,原定5天的展期延长到了一年。

“乡土系列”首次集中亮相,也是朱铭对“手艺人”的告别。去掉木雕工艺的精致感,发展杨英风朴素的“削瘦”哲学,大刀阔斧地在雕刻中做减法,充分保留传统木雕刀法的趣味,简洁利落的造型塑造出人物的性格、意趣。这些带有“泥土”与“当代”感的作品,在当时一片“西潮”的台湾造成轰动,并成为“乡土”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首次日本个展 1977

仅在一年后的1977年,39岁的朱铭携“太极系列”在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举办个展,这是他的首次海外个展,也是对“乡土”的告别。海报作品《太极系列-单鞭下势》是日后该系列在拍卖市场最受欢迎的作品,2010年和2011年单价超过2000万元拍出。

“太极系列”为朱铭之后的创作确立了一种范式,彻底回到材质与形式的原始思考,利用木头原本即已存在的形式与神韵,使用砍、剥、裂、劈等基本且简洁的手法,用具象写意的方式传达一招一式背后的精神意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作品部分拍卖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太极系列》

铜 左:34.8x30.6x39cm;右:51.4x32.4x40.8cm 19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间太极:朱铭”

2024.6.29-10.13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从饱受赞誉的“乡土系列”到不破不立的“太极系列”,朱铭收到了评价上的两极反转。摆脱“乡土”,似乎是对彼时社会中盛行的乡土风的背叛。这时,杨英风坚定地告诉他:“这就是路!”由此有了赴美寻找答案的旅程。

这种争议的根源是多方面的,部分来自新的雕塑语言的疑问,更重要的是身处20世纪70年代,时代变革下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如何调节国际与乡土的矛盾?这样的思考成为彼时社会的广泛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同心协力》

牛樟 1976

首展中的成名作木雕《同心协力》,恰逢当时风起云涌的乡土文艺运动,立刻被视作个中代表;蜚声国际的“太极系列”,既有与杨英风学习太极的心得体验,更有着台湾功夫风潮的大背景。之后朱铭持续不断创作大型公共雕塑,既是艺术家挑战作品体量的本能,也是新技术发展后带来的创作便利,更与全球兴起的公共艺术热潮息息相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极系列”并非横空出世。朱铭1971年创作的《太极系列-掰开太极》,极大程度保留了媒材本身的特性和体积,在保留招式特点的同时,创造出一种如泰斗般从容不迫的生命力;杨英风在1972年创作铜雕《太极(一)》,并非展示一招一式,而是通过西方古典雕塑融合东方意境的手法,极大呈现太极背后的“象和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太极系列-掰开太极》 197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英风《太极(一)》 1972

亦师亦友的二人在创作上的和而不同,正是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经历、底层逻辑分野所致。“太极系列”中经典的水袖形式,正是源自朱铭到杨英风求学的罗马所受到的震撼:“没有出国去开阔眼界,欣赏罗马的大建筑,我不敢刻那大的袖子。胆子不够!”

这段远远超越师生之情的友谊贯穿他们的一生,更多人、事、创作穿插其间,成为美术史中的精彩华章。1970年,杨英风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凤凰来仪》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展出,该馆的建筑师是贝聿铭;1989年,贝聿铭委约朱铭为香港中国银行总行创作大型青铜雕塑《和谐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地标《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环交易广场平台上的《太极系列-单鞭下势》

现如今,朱铭的大型公共雕塑已经遍及世界各地。香港中文大学地标《仲门》、中环交易广场平台上的《太极系列-单鞭下势》、香港文化中心的《人间系列-排队》等已经成为文化地标。2011年70岁时,小学毕业的朱铭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改变,我一直乐于接受改变。”73岁的朱铭在一次采访中说。“变化”是他艺术生活的本质,不被原有的成就束缚,也正是他日后能够不断有所突破、有所超越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颁赠朱铭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崇敬 2011

回望这段看似“简单”的历程,背后是朱铭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当他将一生的质朴以及对艺术的敬仰,传递到作品中时,所有的理念和语言变得无效。他没有艺术家常见的“故步自封”,盛名之下依然保持初心,去除浮华与雕饰,享受和传递雕刻的愉悦,这就是朱铭纯真的精神力量。

最大程度地保留与舍弃

从不疯狂输出理论的朱铭,创作更多来自生活与实践中的感受。艺术创作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保留和舍弃,对他而言就是在雕刻刀中领悟到的,他的所有心思也都在刀上。

朱铭的刀是出了名的快,这种手法既是从学徒时起累积的肌肉记忆,也是为了在创作时忘记一切技法和观念。下刀的速度甚至比大脑还快,快刀之下的浑然忘我,让朱铭在创作之初便已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

柳桉 96x83x120cm 1995

以经典的木雕为例,朱铭以大刀阔斧、拙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凿之际的刀痕,他不再用凿刀劈木,改用链锯,并用曲柄锯撕开木材,顺着木材的纹理劈、凿、撕,使雕像的动态与姿势突显出来。这样不仅使材料成为表现内容的载体,而且还转化为内容本身,从而强化了形象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最大可能保留材料的体积以及气质,这是千百年来木雕匠人承袭的对材料的珍惜和信仰,唯有做过木匠才能深得其意,这也正是现在很多人所缺失的对传统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在朱铭美术馆20周年大展 2019

恰如2019年朱铭美术馆20周年大展上,身形瘦削的他站在高约3米,重逾2吨的新作《太极系列-太极拱门》前,语速缓慢却铿锵有力:“雕刻了67年,什么木头都用过,就是这一件(埋藏超过5000年珍贵古茄苳沉木)让我最感动,因为它是祖先(古时代)来的。”对材料的恭敬心溢于言表。

舞蹈家林怀民回忆1976年与朱铭相识时,下雨天,几平米的铁皮屋房子,朱铭妻子陈富美带着哇哇哭的孩子,用一个竹笼子在火炉旁烤衣服,外面堆了很多木材,家里的钱都去买木材了。

彼时尚未功成名就的朱铭,遭遇雕塑家普遍面临的困顿——创作的问题、材料问题、销售问题……这样的苦日子并没有消磨他对信念的坚持,也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他的洞察力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

陶土、釉药 14x18.5x15cm 198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

铜 120x100x245cm 1987

“善用材料是我们华人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的民俗,我们必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拼命向西方学习,作品也失去了民族的精神。”朱铭说。

源自传统,调和西方,自成一派。这是朱铭处理中西方文化冲击的方法。工业革命后,新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以艺术史上著名的印象派为例,管装金属颜料在19世纪中叶面世,画家有了长时间户外写生的可能性,进而产生了印象派。雕塑则是受新材料影响最为剧烈的门类。

早在1975年,杨英风与朱铭等人组成“五行雕塑小集”,结合绘画、建筑、陶艺、科技、观念等拓展更多雕塑创作的可能性,由此突破美展发展出的主流风格,并对后辈雕塑家影响深远。由此来看,朱铭的脱颖而出,部分源于观念与技术的快速迭代,而他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过程中完美接下了历史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行雕塑小集”重聚 2013

朱铭与李再钤、郭清治、萧长正等雕塑家

早在进入21世纪之前,朱铭已经完成了对所有可触及的物理材料的探索,但他并未止步。他对材料“不挑食”,甚至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自己的“口诀”,如木-雕、陶-塑、海绵-捆、不锈钢-卷与光泽应用、拼贴-异材质组合。多样的创作方法、多种的材料属性深化了作品的精神表达,尤其在“人间系列”的创作中,静态的雕塑有了鲜活且真诚的生命感知。

恰如作品中的天然的质朴和真诚,材料的使用也是在实践中水到渠成。当朱铭意识到受限于木头大小,无法创作大型雕塑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保利龙创作巨大的景观雕塑的原模。创作激发艺术家尝试新材料,新材料又打开了雕塑放置的应用场景,从案头到广场,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

不锈钢 265x155x177cm 19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

墨、布、画布 122x81.5cm 1996

“要让材质能说出属于自己的话,细腻有细腻要说的话,粗犷也有粗犷要说的。例如,保利龙刻出来就一定要有保利龙的精神。”朱铭说。

将材料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之后,材料自己会“告诉”朱铭如何雕刻。2000年前后诞生“太极系列-太极拱门”后,带有浩然之气的石材大量进入他的创作中,及至2007年首次发表石雕“人间系列”,他以不规则的石材创作,尽量保持石头的纹路形状,借此雕刻出适合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极系列-太极拱门》在朱铭美术馆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太极系列-太极拱门》

石 73.5×33×49cm 2008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凡·高、马蒂斯强调色彩,波提切利、贾科梅蒂青睐优美的线条,博特罗则关注体积……朱铭的作品兼顾对体积的探索,以及对线条美的关注,在不断尝试与舍弃中,2007年开始的“白彩时代”引领他进入“丢弃的艺术”。

“人间系列”从色彩的人间刻画转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以“丢”的概念将原本丰富的色彩简化为白色,这被朱铭视为“白彩修行”——追求更纯粹的造型。他认为,抛开色彩的说明性与装饰性,更能回归到雕塑的本质,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芭蕾》

不锈钢雕 155.6x82x137.4cm 2016

在这之后,“太极系列”中的黑色与“人间系列”中的白色成为朱铭创作的主色调。白色的保利龙上寥寥数笔的笔墨,有如画龙点睛之效。回归至白色的作品,不仅更有力量,甚至有着圣洁的光芒。

蔡元培在创办教育之始时说:“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示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新启蒙首先是从雕塑的语言和形式开始入手,这是现代主义雕塑的精髓之一。现代主义并非全然丢掉传统而存在,从继承传统到反叛传统,再到传承传统,这种转化过程缺一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芭蕾》

不锈钢雕 43.5x24.1x66.1cm 20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铭《人间系列-芭蕾》

不锈钢雕 19.6x35.5x49.8cm 2012

朱铭正是为雕塑而生的,他一生都在践行这种转换,不断丢掉所学的包袱,同时本能地创造新的语言。“我以天地为师,什么都向自然学习。我想的不一定是艺术,我想的是自然的问题、人生的问题。”朱铭说。

参考资料:朱铭美术馆《雕塑研究学术半年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顾博

图片|亚洲艺术中心、朱铭美术馆

图像经财团法人朱铭文教基金会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