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墓地

1998年6月21日,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曾志临终前,她对子女提出要求,将自己的部分骨灰葬在井冈山茨坪镇的小井红军烈士墓旁。对于自己的后事安排,曾志早在1992年就有交代:

“我曾在写给中央的一封倡议信上签了名,即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还不要在家设灵堂……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埋下去,静悄悄的,绝不要搞什么仪式;死后三个月,由陶斯亮发一个讣告,并在报上登个消息,不要写简历、生平。”

曾志墓地很普通,甚至可以用寒酸来来形容,一块三角形山石墓碑,曾志的部分骨灰就撒在墓碑上方一棵柏树下。墓碑上刻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如此简陋的墓碑,很难跟曾志传奇一生联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

那么,曾志为何要求将自己一部分骨灰葬在井冈山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有她最牵挂的人,那就是流落民间的儿子石来发。1987年10月,已是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志在离别59年之后再次踏上了井冈山,这一次她终于再次跟儿子相见,并拍下了合影。

问题来了,曾志的儿子怎么会流落民间呢?这是时迫不得已。1928年4月,曾志和丈夫蔡协民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跟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顺利会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蔡协民被分配到红四军三十二团任党代表,曾志则随他到团党委办公室工作。当时曾志已经有了身孕,可她依旧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1928年11月7日,曾志临产了,由于后方留守处没有人会接生,加上没有医疗设备,结果难产让她痛了三天三夜。

那时残酷的战争环境,加上身负重任,曾志深知将儿子带在身边危险万分。思虑再三,曾志在儿子出生26天后,忍痛将儿子寄养在王佐部下一名叫石礼保的副连长家。石礼保是井冈山罗浮人,三年前他刚出生的儿子不幸夭折,如今曾志将孩子交给他,石礼保夫妇很高兴地答应了,随即给这个襁褓中的孩子取名石来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回到井冈山

1929年1月,曾志跟随组织离开了井冈山,她再次跟儿子见面已经是22年后了。不过,曾志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走到哪里,心从来都没有走出过井冈山,那里有她最为牵挂的儿子。1951年夏天,中央革命老区慰问团在广州慰问演出。

演出结束后,慰问团下一站将去井冈山革命老区,时任广州电业局党委书记的曾志思绪万千,那一刻她再次想起了当年留在井冈山的儿子。于是,曾志委托慰问团的同志帮忙打听,大家历经艰辛终于得知井冈山大船村的石来发,就是曾志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跟儿子全家合影

1952年,曾志终于在广州见到了儿子石来发。即便时隔22年再见面,曾志也没有把儿子留在身边生活。1987年10月,当曾志重回井冈山时,石来发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已经有了孙子。

这意味着曾志终于实现儿孙满堂,大家还在一起吃了饭。席间,孙子石金龙希望奶奶能给他全家解决城镇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结果被曾志拒绝了。曾志指着桌子上的饭菜说:“金龙,你看咱们今天吃的饭菜,不都是农民种的吗?那你又何苦要转商品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和石来发全家合影

在石金龙的记忆中,曾志只帮助家里做了一件事,“我想买辆车跑运输,改善一下家里经济状况。奶奶了解到我家里确实困难后,托人打听到一单位有辆退役的旧解放货车,就帮我联系了购买的事。”

注意,曾志只是帮忙联系一下,购车款都石金龙自己想办法借的。当石金龙买了车后,曾志还专门托人给他带话:“金龙,你买的二手车是你的,公家的车就是公家的,可别在中间搞什么名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和石来发全家合影

曾志去世后,亲人在整理她遗物时,发现了叠得整整齐齐的80多个信封,里面都是工资。在最上方还贴了一张纸条:这些钱是组织发给我的工资,除去我生活上的花费,其余的全部在这里。请转交给老干局,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