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东京汴梁。

这一年对于大宋王朝来说,最大新闻就是福州士子蔡龟带着儿子蔡伯俙前来参加县试考试。县试,即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

事情本身并不出奇,关键在于,这次参加应试蔡伯俙还不满三岁,这个小孩哥居然天生过目不忘,只听父亲读一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一百多首诗。这对父子的到来,彻底震惊了见过世面京师开封满城百姓。谁都想看看这个小神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好沾点喜气,回家之后对自家孩子再吐槽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到宫中,宋真宗特意下旨,让心腹太监毛昌达去将蔡伯俙带进宫来,要当着群臣的面,一辨真伪,看看这孩子是不是这么神,还是外界的刻意“炒作”。毛公公把口齿伶俐的蔡伯俙带到皇宫正殿大庆殿面君,让人万万没有想到是是,蔡伯俙小小年纪,一点都不带怯场的,当着群臣的面,出口成章,为了引发宋真宗的注意,还特意将宋真宗写的那首著名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四句诗一字不差地背诵了出来

宋真宗大喜,如此神童出现不正是说明我大宋国运昌盛,文化发达体现吗,这也证明我宋真宗治国有方,英明神武吗,因此,宋真宗破例赐蔡伯俙同进士出身,授职秘书省正字,这是隶属于属于秘书省的一部分,负责校勘典籍、订正讹误。这是一个八品官,宋真宗让三岁的小孩担任这么一个职位,就是象征性的奖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过年的五月,宋真宗让4岁的蔡伯俙给6岁的皇子赵受益当伴读。算是给儿子找一个样板,意思是让儿子好好学习,赵受益是宋真宗的独子,铁定的太子爷。给他当伴读,那可是妥妥的未来皇帝潜邸之臣,日后前程那还用多说。蔡伯俙的未来简直就是前程似锦。

实际上,两个孩子就是一起学习罢了,彼此影响并不大,赵受益的真正伴读是比蔡伯俙大22岁的,大名鼎鼎的晏殊。早年的晏殊也是神童,7岁能文,宋真宗景德二年以神童召试,14岁赐进士出身,同样是秘书省正字,当年也是轰动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晏殊和蔡伯俙出道方式一模一样,但秉性和做事方式大不相同。晏殊生性寡言,不善言辞,是以秉性忠厚赢得了宋真宗的赏识,当时晏殊被赐同进士后,参加授职考试,这次考试关系到他的前途。可晏殊拿到礼部试卷后,晏殊发现题目他前几天刚做过,便向宋真宗坦白,请求再出过一份试卷。此事让宋真宗大为感慨,一个忠厚老实的人设就此设立了。

与晏殊截然不同的是,蔡伯俙却生性活泼,生来就是一个人精,口齿伶俐,能言善道,年纪虽小,但很会揣摩上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次,宋真宗问他,你在宫中一直陪太子读书,想不想你的爸爸妈妈,5岁的蔡伯俙张口就来,答道:我也想父母,但官家待我亲同父母,在宫里和在家里都一样。这话要大人说一点都不值钱,但一个5岁小孩能这么说,让宋真宗龙心大悦,这小嘴是真甜啊。

在陪赵受益读书时,晏殊和蔡伯俙的表现也大不相同。赵受益年纪小,贪玩不爱读书,这都很正常,每到这个时候,晏殊都是认真苦口婆心地劝他读书,至于学业上有什么问题,晏殊也会一丝不苟的指出来。蔡伯俙却恰恰相反,处处迎合太子,总是挖空心思,竭尽所能地伺候好太子爷。宫中门槛高,赵受益跨越不方便,蔡伯俙毫不犹豫趴下当肉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宋真宗总是会不定期检查儿子的作业,赵受益如果让晏殊代笔,晏殊说什么都不同意。而蔡伯俙却主动帮赵受益当枪手。孰不知,这一切都被太监以及老师一字不差地报告了宋真宗,皇子教育很重要,小小年纪身边不能留有佞臣和马屁精,耽误皇子学业,这可是天大的事。蔡伯俙立马失了圣宠,从可托付的太子心腹成为了皇子的一个玩伴而已。

几年后,蔡龟从中了进士,要去外地做官,宋真宗借机给了蔡伯俙一笔钱,让他陪同父亲一起赴任。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驾崩,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这个时候,当初太子身边的潜邸之臣纷纷高升。晏殊也不例外,因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深得太后与皇帝赏识,事后,他得以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翰林侍读学士,短短六年之后,再迁枢密副使,跻身宰执,自礼部侍郎转授刑部侍郎。此时的晏殊也不过3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的蔡伯俙还是个微末小官,现在一看太子登基,就认为自己应该时来运转。主动给宋仁宗上书,讨要说法:我也和官家您一起读过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晏殊能升官,我却不能?

宋仁宗自然知道溜须拍马的发小,也知道这样人不能当高官,于是就下诏:“宰相身负国家重任,只有晏殊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胜任,你虽然有才,但为人太过柔媚,以前我喜欢你是因为我不懂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虽如此,宋仁宗也有些于心不忍,毕竟自幼的小玩伴,就请刘太后给蔡伯俙升了官。他还特意说明,这是特殊情况,下不为例。没想到,蔡伯俙升官后,不争气,政绩一塌糊涂,烂泥扶不上墙,好事是一点没干,而贪污受贿却没少干,老是被言官弹劾。

该说不说,宋仁宗挺念旧,言官弹劾,他就大事化小;蔡伯俙铨选不合格,他无奈感叹道:“潜邸旧臣,且令转官。”就这样,在宋仁宗的帮扶下,蔡伯俙一直在官场混着,碌碌无为几十年。后来任司农少卿,也只是一个闲职,没什么实权。不过这蔡伯俙挺能活,硬生生成为五朝元老,一直活到了宋神宗年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年近古稀的蔡伯俙眼看就要退休致仕了。作为唯一见过宋真宗的在职大臣,他的待遇并不高,这个时候,他给宋神宗上书,我老了,儿子又不争气,一大家子全靠我这点俸禄,一旦没了官职,家里就揭不开锅了,请官家念在我三岁就受真宗皇帝恩宠,服侍过仁宗与英宗皇帝,法外施恩,让我继续做官。

蔡伯俙视若珍宝的微末小官,在宋神宗眼里不值一提,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他同意了蔡伯俙的请求。元丰七年,蔡伯俙又上书朝廷荫封子孙。宋神宗无奈只好给了他特殊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符元年,蔡伯俙已经86岁了,朝廷勒令其退休。大宋官员致仕,只能拿一半俸禄,蔡伯俙收入锐减,元符三年宋徽宗继位不久,蔡伯俙病逝,享年88岁。历经真、仁、英、神、哲、徽六朝皇帝,白白领了朝廷85年俸禄。

蔡伯俙一直到死,他都没能明白,他和晏殊的差距到底在哪。除了能力之外,再就是政治站队准确,比如在天禧四年,丁谓说服宋真宗将寇准宰相罢相,丁谓就让晏殊起草诏书。晏殊拒绝了,因为他不想参与罢免宰相的行动。虽然他不写,但站在殿外一个让谁都看得到他的地方。意思就是你的事,我不参与,但我也不坏你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月,被罢相的丁谓又说服了宋真宗,让自己复相。于是就让翰林学士刘筠。刘筠看不惯丁谓胡作非为,断然拒绝。丁谓没辙,只好叫晏殊写,晏殊当即丁谓复相诏书。

天圣六年十二月,晏殊推举范仲淹回京担任秘阁校理。结果范仲淹上书刘太后,让她撤政,早点让仁宗亲政,晏殊吓得半死,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得罪刘太后的下场有多可怕。晏殊赶紧找来范仲淹劝他别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范仲淹冷冷回答:承蒙您的举荐,我每天都怕不称职让您难堪,谁知道现在我竟然会以忠直而得罪您。说得晏殊又惭又愧。晏殊的得意门生欧阳修曾评价恩师道: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晏殊混迹官场50年,官至宰相,位极人臣,靠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更多的是这份明哲保身的政治圆滑,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蔡伯俙当宰相又当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