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热映的电影《八佰》让很多人知道了“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影片中、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赢得了很多人的感动。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东北的哈尔滨也曾涌现出一个叫“八百壮士”的群体。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各项建设都是处于起步阶段,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50年、迎来而立之年时,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了中国政府管理。按照中央部署,哈工大办学方针是要“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于是、这所曾隶属于中长铁路的专业高校,就要成为新中国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助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可是,和这个伟大使命不相称的是,当时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只有24人。为实现顺利过渡,中央指示哈工大要“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为响应国家号召,800多名青年师生从祖国各地来到了哈工大。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师生队伍,后来被人们称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那时,哈工大的条件非常差,夏天道路泥泞,冬天雪盖冰封、低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伙食也缺肉少油、甚至还有人吃不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八百壮士”作为师资研究生,要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准备为本科生讲课。
八百壮士时期,担任电工基础课的同事(左起):张永烈、俞大光、周长源、龚正毅、马国强(1991年5月)
在这样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年轻人很快成长为一支年富力强、勇挑重任的教师队伍。到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专家陆续撤离、哈工大一度出现了“教授荒”,这800多名年轻教师就顶了上去,成为学校里教学的主力,承担起全部的教学科研任务。
在接下来的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八百壮士”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哈工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教学体系完成雏形,不仅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哈工大校训,就是李昌校长在“八百壮士”时期提出来的。在这条校训的指导下,八百壮士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个个吃得了苦、受得了累,不管分配到什么样的厂矿、企业、学校,进办公室就能画图设计,下车间就能抄起家伙干活儿,到学校就能拿起书本教书育人。
当时的哈尔滨电机厂、鞍钢、一汽等等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哈工大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八百壮士”的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曾经这样解读过他们那一代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于战火硝烟中,经历过颠沛流离,深知国仇家恨。所以,当新中国的曙光升起后,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带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把大好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
2019年11月11日病逝的周长源先生也是“八百壮士”之一。周先生1930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1953年、从东北工学院电机系毕业就到了哈工大电机系工作,一个就是几十年。到了1983年,他从电机系副主任调任教务处处长,1985年被任命为教学副校长。退居二线后,他还在1993年、与省内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共同创办了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大学——东方大学(1995年更名为黑龙江东方学院)。
从“八百壮士”赴东北开始,迄今已有一个甲子过去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像朱先生一样离去了,但他们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事迹仍在新一代哈工大人当中口口传颂,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仍然在激励着一代代哈工大人成长进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