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 倘若有一条幸福之路摆在眼前 很少有人会去选择不快乐。 ——伯特兰·罗素《幸福之路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们不快乐的原因在于人们纵容自己“自我沉溺”。

其中,“畏罪狂”、“自溺狂”和“自大狂”是自我沉溺的普遍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畏罪狂

这里说的畏罪,不是指真的犯罪,它源于过度的罪恶感和不合理的道德束缚。

所谓过度的罪恶感,是指把小错,或者算不得错误的小事放大成滔天大过。

比如,一个经常加班的人可能会因为临时决定休息一天而感到罪恶,不停的检查手机,生怕自己是否漏掉了什么关键信息。

再比如,一个小时候被严格管束的人,成年后花钱买个小工艺品摆件或者下班后打会儿游戏都会有畏罪感,觉得自己乱花钱,或者浪费时间。

所谓不合理的道德约束,通常是指那些过于严格、僵化或与个人价值观不符的道德规范。

比如,一个违背了父母意愿选择职业的人,总觉得对不起父母,尽管这个人在自己所选的职业上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就。

即便他知道自己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父母不应该干涉,也很难在心里真正根除这一点。

再比如,很多因为正常的消费而产生负罪感的人,他们只是买了不符合父母偏好的东西。

他们的一些,甚至在父母死去多年,依然无法摆脱那种心理阴影。

总的来说,罗素说的畏罪狂就是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如何。而这种应该,又不是自己内心真正喜欢或者想要的。

这种头脑里的认知,和内心的渴望之间的冲突,造成了这个人不断地有负罪心理,总是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常常感到自己在“犯罪”。

畏罪狂常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无休止的自我责备,即使这些行为在他人看来并无不妥。

他们内心设定了极高的道德和行为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希望自己能够完美无缺地符合自己设定的标准。

而这种标准往往看似是自己设定的,实则是没走出过去带来的伤害。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等方面的严格教育和道德约束,这些约束在他们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们逐渐发现这些规范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完全遵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

面对内心的冲突和负罪感,畏罪狂可能会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

比如,他们可能会通过过度自责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或者通过逃避现实来避免面对自己的问题。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那种认为自己有罪或即将犯罪的负罪感。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自然不会快乐。

罗素还指出,畏罪狂的人可能会在婚恋和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

因为他们可能不自觉的把童年时期母亲或者其他人对自己的高标准期望,投射到伴侣或者周围人身上。

这就麻烦了,一方面会弄得自己很失望,另一方面会弄得对方筋疲力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罗素认为,这种罪恶感是不必要的,因为它阻碍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建议,要克服这种罪恶感,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观念,识别并摒弃那些不合理的、压抑人性的信条。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自我责备,从而更自由地享受生活,并找到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溺狂

“自溺狂”是指一个人过分关注自我,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思考和情感中,而忽视了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

这种类型的人往往极度的自我中心,根源一般在于孩童时候缺乏温暖的关爱,自己的真正需求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也有一些是成年后遭遇重大的创伤造成的。

内心巨大的缺失让这类人无暇顾及外界。

所以,这类型的人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置于他人之上,难以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一般都很难沟通。

这类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幸或挫折而感到过分悲伤,他们可能会不断地向他人诉说自己的痛苦,希望获得同情和关注。

比如,祥林嫂。再次看《祝福》我大吃一惊,发现祥林嫂死的时候才四十岁上下,并不是记忆中的六十岁。

还有《傲慢与偏见》里面动不动就晕倒的班纳特太太,她有一句话很能代表她的性格:

“如果你不诉苦的话,就没有人同情你。”

这类人可能会夸大自己的经历或困境,以此来吸引他人的注意,有时甚至可能会虚构一些故事来博得同情。

因此,那些通过夸大自己的遭遇来博取同情的老太太,是非常可怜的人。

不管外在表现如何,他们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很难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而且,由于他们在社交互动中过于关注自己的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甚至回避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或是担心他人的评价而不敢尝试新事物或挑战,这种自我设限会阻碍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幸福。

罗素认为,要克服自溺狂,个体需要学会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外界,培养对他人和外部世界的兴趣和关心。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发展个人爱好和追求,可以帮助个体减少自我沉溺的倾向,从而提升幸福感。

自大狂

罗素所指的“自大狂”是指个体过度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和能力,对他人则持轻视态度。

这种过度的自我中心和自负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有着不切实际的信心,他们可能会忽视他人的意见和反馈,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紧张,以及对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他们通常存在认知扭曲,将微小的成功和成就夸大化,导致自我评价过高。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具有特殊能力或天赋,是天才或不可一世的人物。

他们喜欢用自己固有的经验解释万事万物,常常因为“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而不被喜欢。

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在与他人交流时,他们可能总是强调自己的优势,无视他人的贡献。

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任何形式的批评或挑战都可能被视为对他们自我形象的威胁,从而产生防御或攻击性反应。

这类人可能对权力和控制有着强烈的渴望,希望通过控制他人或环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但由于过于关注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或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因而往往难以达成目标。

罗素认为,要克服自大狂,个体需要学会更加谦逊和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和社会的真正兴趣,以及发展一种更加现实和平衡的自我观念。

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可以减少自我中心的行为,增强与他人的联系,从而提高幸福感。

在这三种自我沉溺的类型中:

  • 畏罪狂在我们中是最常见、最痛苦、但也是最有希望能调整过来的。因为他们往往清楚自己的问题和症结。

    他们可能因为过去的某个小错误、甚至算不得错误的小事而长期感到内疚和不安,甚至发展成一种持续性的焦虑。

    这种过度的自我谴责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也阻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 自溺狂内心深处可能充满了孤独和空虚,因为他们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联系的能力。

    这类人在年长的女性中较多,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因而错失改变的可能。

  • 而自大者往往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优秀得多,因此难以接受批评意见,也很难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长此以往,这种心态不仅会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还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职业发展的停滞。

    这类人男性较多,他们往往因为太过自我,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

罗素认为,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和心态的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适度地关注他人和社会,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通过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及追求有意义的目标,人们可以逐渐摆脱“自我沉溺”的束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插图来自意大利画家乔治·德·基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