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在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的战斗中,我军抓到国民党军一个俘虏,押到负责攻城指挥的民主联军1纵司令员李天佑面前。
俘虏却对李天佑说:快把我送到后方去,我要见你们的团长,把我送到你们的营部上去也行,我要见你们的营长。
在这个俘虏的眼里,李天佑这个攻城指挥部最多只能算一个连级指挥所。
李天佑
当时,指挥所里的人都想笑了,李天佑正色对着俘虏说:有什么事,你就在这里交代吧。
这时,俘虏看清李天佑这个指挥所里最高的首长,却又认定李天佑只是个团长,便神秘地对李天佑说:我们的飞机已经侦查到你们的总部位置了,就在后面那个小高地上,马上要派飞机进行轰炸,请你赶快通知你们的总指挥转移,我这个也算是戴罪立功。
这时,攻城指挥司令员李天佑忍不住笑了。
后来这个俘虏弄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就是解放军攻城总指挥部时,不禁的傻了,半天也没有转过神来。他实在是难以相信解放军的攻城指挥部就设在国民党军的眼皮子底下,难以相信李天佑会在距离几百米的地方指挥作战。
俘虏喃喃自语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团指挥所离敌方阵地应不少于五公里,你们这里是军指挥所,你们是刚转来的吧?!
然而,在距离敌人300米的地方指挥战斗,却没有打赢。作为率领我军第一次进行城市攻坚作战,李天佑确实做了第一次吃螃蟹的人。
在这次攻坚战中,虽然以失败而告终,却给野战部队的城市攻坚战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后来第四次四平作战创造了条件。
此后无论是民主联军还是之后的第四野战军,再也没有在城市攻坚中出现过如此巨大的伤亡。
这里不得不说说四平战役发生的背景和第一次四平解放战,第二次四平保卫战、第三次四平攻坚战、第四次四平收复战的作战经过。
背景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之后,苏军进入并控制东北。中国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闯关东。
11月中旬,苏联为履行与国民政府的协定,通知中共军队退出东北各大中城市,准备将其移交给国民党政府。中共军队于11月23日退出哈尔滨。
1946年1月,东北局决定夺回这座北满最大的城市,由北满军区参谋长李天佑为总指挥。当时国民党军队主力还在沈阳一带。
3月,苏联军队开始从中国东北撤军回国,国共双方开始在东北大规模交战。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先下手为强,决定抢占四平这个战略要地。
四平是位于东北中部平原,正好处在中长四条、四枚三条重要的铁路交叉点上,是进出东南西北满的咽喉要地,是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小城市,我军竟然反复争夺了四次才最后攻克。四战四平战役,李天佑作为前线总指挥指挥了后两战。
第一次四平解放战
是东北民主联军与四平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斗。当时守卫四平的是一些伪满军警,战斗力较弱。
我军一顿猛打即攻入城内,打得敌人横尸遍野,仅一天时间,全城枪声平息,我军完全占领了四平。乌合之众的伪满军警完全守不住四平。
但是几乎没有城市正规防御作战的经验、武器装备有绝对劣势的民主联军。在即将到来的国民党正规部队的进攻面前,能守住四平吗?
会打仗的林彪其实并不想被动的死守四平,而是主张以运动防御守卫四平。长期的战火锤炼,使他深刻领会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思想的精髓。
善于打运动仗、打巧仗是林彪的特点,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走。
然而,在1946年春夏之交的季节里,毛泽东当时坚决主张守四平。认为在四平与国民党军队大战一场,可以彻底打垮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是共产党力量控制东北的最后一仗。
4月6日,毛泽东在给林彪发了电报,电报中要求:必须准备以数万人的伤亡,要有决心付出此项代价,才能打得出新局面。
当后来交战激烈时,毛泽东又致电林彪说: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二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例如一至两个团要化四平为马德里。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烈的城市保卫战。
毛主席当时要求将四平化为马德里,说明了他当时与国民党力量在东北进行决战的决心。而国民党方面也是想在四平与共产党进行最后一战的。
蒋介石曾说过:没有四平,就没有东北!
国共双方最高指挥官都要在东北这个小小的四平城决一死战,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必然爆发。
第二次四平保卫战
是民主联军取守势,国民党军取攻势。双方交战从4月18日正式打响,到5月18日民主联军撤出四平,正好打了一个月。
4月18日凌晨,四平被一阵猛烈的炮火轰鸣声震醒了。国民党军出动了三个师,分三路向四平进攻。
民主联军此时已在四平城内构筑了三道坚固的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城市的外围,由四平东南高地新立屯、海丰屯再转向北,沿城西郊边缘到三道林子高地,利用外围的有利地形,迫使敌人过早展开。
第二道防线在四平城边缘,第三道防线在城内。早上八时,国民党军第五师、第三师、新38师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向民主联军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四射,我军阵地上的工事大部分被炮火催平。国民党军的炮火轰击足足进行了半个小时,然后步兵才发起攻击。国军作战不可谓不英勇。
但这一天,国民党军发动了多次进攻,均遭到失败,在民主联军的阵地前丢下了几百具尸体。而我军损失也是极其惨重。
第二天,国民党军吸取了教训,采用疏散队形,在炮火的掩护下,逐次接近我军阵地,重点进攻四平西南方向突出部以及铁东侧。
民主联军英勇杀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于是国民党军组成了敢死队,光着膀子,拿着机枪实施冲锋,一度攻入了我军阵地,而在我军后续分队的反击下,又再次将其打退。
连续两天的进攻和防御,阵地几易其手,双方伤亡的数字不断地增大。
到第三天,国军的进攻仍无太大进展。蒋介石曾扬言三天拿下四平,但是三天过去,国军伤亡惨重,战场上基本一无所获。
前线总指挥郑洞国为了挽回面子,决定孤注一掷。从4月20日起,他除了命令第50师和第30师继续向坡林子和鸭湖泡方向进攻外,又命令新38师于夜间秘密绕到四平西北的三道林子西侧,向民主联军突然发起攻击。
企图与正面进攻部队相配合,形成南北夹攻的态势。三道林子距四平城约两华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长臂型高地,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是四平西北面的制高点。
一旦失守,国民党军就可以切断民主联军的后方补给。因此,争夺三道林子高地成了能否控制四平的关键。
坚守三道林子高地的是一纵的七旅,他们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击,顽强的守住了阵地。
东总也发现了蒋军改变主要进攻方向,迅速调集调整力量,增强了三道林子方向的防守。国民党军调集飞机、大炮对我军阵地实行轰炸。
到4月25日,三道林子阵地的工事全部被炮火摧毁,防守部队不得不后撤到第二道防线上。四平逐渐形成了敌我对峙的局面。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夺下了北溪。由此可以调派更多的部队向四平方向增援,其中就包括全美械装备的新六军。
5月18日,国民党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分东、南、中三路再度向我军发起攻击。由于连续作战,我军伤亡极大,又无后续部队的增援,除了四平城内和三道林子高地,四平外围所有阵地均告丢失。
这天夜里,林彪终于做出决断,放弃四平,实行战略转移。二战四平,我军伤亡8000多人,教训刻骨铭心,也引发出了许多事情。
第三次四平攻坚战
三战四平是最为惨烈、最为艰难,伤亡最大的一次战斗!
一、二战四平,李天佑只是旁观者,四平得失,他不需要承担责任。
那么到了1947年三战四平时,李天佑则担任了前线总指挥,关系重大了。三战四平,我军是攻,国民党军是守,对调了。
1947年的夏季攻势,总部决定:以一纵邓华纵队和六纵17师,另有总部直属炮兵五个营攻取四平,由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统一指挥,另有几个纵队的独立师分头阻击沈阳、长春、初原之敌。
6月11日开始扫清外围战斗。14日20时,炮火准备17分钟,各突击部队即分头发起总攻击。这是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
四平城被铁路分割成道东、道西两区,守军71军将主力置于道西。李天佑以一个师对道东区实施钳制,集中六个师首先歼灭道西之敌。
主要突击方向的第一师、二师,直指71军军部所在地的核心守备区。二师首先突破了守军阵地,第二天两点,一师也突破了。敌人立刻调集预备队拼命反击,封堵缺口。
十五十六日两天,一师、二师打退了十余次反击,伤亡很大,进展不大。而三师和邓华纵队一直就未能突破敌军的防线,双方就这么僵住了。
四平攻城剧照
更糟糕的是,最需要炮火支援的时候,没炮弹了,敌人火力却是不减,其兵力数量也明显不对头了。根据侦查,战前判断,守军为18000人,结果打上才知道生生出来了35000人。
17日,李天佑先将预备队六纵17师46团放到邓华纵队的攻击方向,第二天即突破敌人阵地。
19日,又将17师全部放了上去。在主攻方向投入战斗。这17师号称是攻坚老虎,善使炸药,手中炮轰隆隆,一路炸毁碉堡,终于突破到敌军的防守阵地。
国民党军派来20多架飞机,对我攻击部队的集结地和炮兵阵地进行轰炸扫射,最多一天达30架次。攻击部队每扩展一块地域,飞机就扩大一片轰炸地域。
有的炸弹投在了守军的阵地上,地面则是人对人的巷战。冲锋枪、步枪、轻重机枪咆哮着,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炸药包,爆炸的气浪灼人。六零炮这院打到那院,炮管几乎与地面垂直。
夜里,满城的火光照耀,如同白昼。白天浓烟滚滚,满眼火红和血红。李天佑的指挥所就在主攻部队攻击出发地的一片小树林里,炮弹不时从头上掠过,有的就在附近爆炸。
这一天,正在观察战场情况的李天佑身边一声巨响,参谋陈锦渡被掀翻在地,一个警卫员当场就牺牲了。
李天佑把身子晃了晃,抹了把脸上的灰土,再用衣襟把望远镜头擦了擦拿到眼前继续观察。
21日晚对东区发起攻击,三师和17师从西南方向突破铁路后受阻。邓华纵队的独三师由西向东攻击,遭受敌火压迫,也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3日,总部调打员的六纵两个师加入了战斗,仍未奏效。25日,一纵队三师攻占国民党军重要据点天主教堂。28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调集了9个师增援四平部队,解四平之围,并与民主联军决战于四平外围。民主联军遂奉命于6月30日拂晓全部撤离四平战场,四平攻坚战结束。
第四次四平收复战
这一次,林彪还是让李天佑担任总指挥。三战四平失利后,东野部队进行了大练兵,随后进行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打得颇为顺手。
四打四平就在冬季攻势的第二阶段中进行。当时的东北,国民党军已经完全处于守势。
退缩在沈阳、长春、四平、锦州等一些大中城市中。面对国民党军在东北的颓势,蒋介石心中明白,退出东北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了。
所以,他一方面着手撤退前的准备,一方面又命令国民党军在东北继续巩固要点。
中央给林彪发去的电报说:东北的蒋军在关内撤退的可能性骤然增长,我军要争取再打几仗,尽量多消灭蒋军有生力量,然后再休整。
林彪当时对东北的形势和发展心中也是很有数的。他决心利用冰雪尚未解冻、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的有利条件,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走这一步棋,一来可以切断长春与沈阳国民党军之间的联系,二来也可以积累攻打坚固设防城市的经验。
还有一个动机,林彪没有说,李天佑也没有说。但他们心中肯定是有一口气要出。一纵四平城,我军竟在这里连打了三次,两次都栽了跟头。不在同一个地方赢回来,一声气难平。
一些老人这样说,四平,四平,不打上四次,他能平吗?
原守备四平的71军被调到新民地区,四平城内只有国民党军88师和一些后勤部队了。国民党的守城司令是88师师长叫彭锷。
毛主席
彭鄂为保住四平,在旧的防御工事基础上进一步加修和改造,构筑了更完善的室内筑垒防御体系。彭鄂认为,有这些坚固的工事,打起来仍可以像上一次那样阻挡共军守住四平。
3月7日,彭鄂把四平城内的国民党军连以上军官都召集起来,训话说:我们守四平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的武器好,工事坚固,万一情况不利,长春的第一兵团和沈阳的第九兵团都会来帮助我们的。现在只要我们沉着勇敢,守住阵地就是了。
李天佑这次再担重任,统帅部队再战四平,虽然再也不能打输,心中却比一年前要轻松多了。
上一次打四平,李天佑有些轻敌,这一次知己知彼,蒋军的守城兵力比一年前要少了40%,而自己指挥的攻城兵力却比三战四平时多了三个师。
上一次国民党军士气高昂,而眼下的国民党军士气低落,难以唤起斗志了。
李天佑对各部队的区分、突破口的选择、步炮兵的协同、二梯队的使用以及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都做了反复的思考,把这些问题都放到战前解决,不留下一点死角。
在攻城战术上,采取了多点出击,一纵从西北和正北两个方向突击为主攻方向,三纵、七纵从西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突击为主攻方向。
3月12日07时40分,总攻时刻到来了。我军炮火开始奇袭,炮弹呼啸而过,四平城周边接连响起爆炸声,到处砖石飞扬,到处火光冲天。
几分钟过后,即打得国民党军炮兵鸦雀无声。07:50,李天佑一声令下,五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总攻开始,各个方向上,突击队猛烈的向突破口冲去。部队进展的情况不断传回指挥所。
研究作战计划
一纵的四团仅用了几分钟就冲过铁桥头堡,从北面突破进城。独立师有一个团从城西北角的师范学校突入敌人主阵地,三纵、七纵的部队也是嘎嘣溜脆,分别从正东和西南方向突入城区。
各部队攻入城内后,迅速分割包围敌人。一纵的一师突入铁路东区后,大胆进行穿插迂回,很快将敌人的防御体系打乱了。三纵的七师、八师相互配合,力量倍增,很快将禄东之敌大部歼灭。
国民党军曾从沈阳派出部队前去增援四平,但在东野强大的打援部队阻击下,停止不前。而四平以北的长春,国民党军连动也没动一下。
13日早晨,一纵和三纵调整兵力,在开进城内的炮兵火力支援下,向最后一股残敌发起了攻击,全歼了敌人。至此,我军完全占领四平。四战四平,一共只用了23个小时。
解放四平后,9月,李天佑率第一纵队参加了辽沈战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