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成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浦东高桥老家,大兴土木重修祠堂。他少年离家之时,家家户户看他不起,如今他衣锦还乡,大文豪章太炎在他邀请之下为他撰写了《高桥杜氏祠堂记》。杜家祠堂落成典礼堪称上海数十年之内的最大盛况,交通堵塞,权贵云集,杜月笙手下众多,虽然开设了八大处专门处理所有的事务,但他依旧忙得脚不沾地。
杜家祠堂落成典礼
杜月笙邀请杨度去担任八大处之首文书处的主任,杨度那时候已经57岁了,还是欣然同意。在祠堂落成典礼的前三天,杨度就搬到了高桥办事处,尽心尽力帮杜月笙完成这项夙愿。他还抽空亲自写了一篇《杜氏家祠记》,邀请清朝遗老郑孝胥誊录,作为两人的贺礼,杜月笙自然是十分感激。
杨度忙忙碌碌七八天,他本来就有病在身,典礼结束之后一个礼拜,他因为旧病复发卧床不起。三个月之后,他撒手而去。
杜月笙一生之中结交的名流众多,文人名士也是不少,实话,杜月笙真正掏心窝子的不多。杨度这样的名人,晚年做了上海流氓头子的门客,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就连街边小报都在造谣杨度已经拜入青帮杜门,说他攀附流氓,晚节不保。可知在杨度心中,能得杜月笙这一友,百年难得,而他心中坚持的救国之梦,更是值得他燃却余生,赴汤蹈火!
杨度晚年全家福
- “帝王师”成杜门客
杨度,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帝王师。他辅佐的不是末代皇帝溥仪,而是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杨度坚持的是“君宪救国”的道路,袁世凯不满足于终身大总统,妄想称帝,两人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共同的目标。
只是杨度辅佐的“帝国”在短短28天的时间之内就因为众叛亲离而被推翻。袁世凯含恨而终,遗言是:“他误了我。”有人说,这里的他就是杨度。
杨度之才,竟然误人又误了国?他心中如何懊恼悔恨?
1928年,杨度来到了上海,他已经敛去青年时期的风华,在这十里洋场以卖字和为人撰写墓志铭、碑文为生。杨度有才名,他的书法也极佳,故而慕名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
那时候的杨度没有固定的住所,就寄居在好友陆冲鹏的家中,而陆冲鹏又和杜月笙交好,就穿针引线,介绍两人认识。杜月笙第一次和杨度相见,二话不说就将他视为师长,并且聘请杨度为杜公馆的顾问。
从此以后,杨度就成了杜公馆的座上宾。杨度在上海一天,杜月笙就将他布置得妥妥帖帖,从没怠慢过。
- 送财添物,杜先生豪情相助
杨度虽然在上海温饱不愁,但终究没有一个落脚处。杜月笙不仅每个月给500元车马费保证杨度的用度,还将自己的一栋洋房直接送给了杨度,杨度一家三代搬进洋房之中,自然对杜月笙感激涕零。
杜月笙为杨度做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杨度早年在日本留学之时和梁启超是至交好友,两人曾经约定在大局稳定之后一起编撰一部新的《中国通史》。这件事因为两人的两次“救国运动”的失败而最终成为空谈。1929年,当杨度突然听闻梁启超逝世的噩耗,他沉痛之余又想起了当年的两人的约定,于是就想要一个人将《中国通史》完成。他将这件事和杜月笙一说,杜月笙懂了,可又不太懂。
懂的是,杨度重情重义,他要做,杜月笙得帮他。不懂的是,这文人修史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一个成日混迹的黑帮大佬,如何帮他?
杜月笙去问了陆冲鹏,陆冲鹏让他派人去搜罗各州县志在内的文献典籍。大量的书籍送到了杨度的小洋房,杨度嫌吵,杜月笙干脆将他送到了江苏镇江郊外陆家的一处别墅之中,住了不久之后,杨度又觉得太过寂寞,带着完成了一半的《中国通史》回到了上海。杨度这套书写得实在折腾,最后也是有始无终。杜月笙不懂写书立传对于一个文人的意义,对自己所花费的钱财精力更不在乎,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 青帮门徒?连杜月笙都不知道的秘密身份
杨度为杜月笙出谋划策,传说最广的就是为杜公馆大管家、杜月笙表弟万墨林改名一事。万墨林原名为万木林,他大字不识一个,却是杜月笙最为信任的大管家。不过“阿木林”这个名字在上海确实不好听,阿木林是“笨蛋”的意思。杜月笙的名字是章太炎为他改的,从此之后飞黄腾达,万木林也想找个文化人帮改改,就拜托堂兄请杨度来看看,杨度就将木改成了墨字。一个看起来俗气的名字,就顿时有了书卷气息。
杜月笙能够成为人上人靠的是吃喝嫖赌的灰色生意,他需要杨度这样的门客来改变自己的气场。杨度自从成为买杜公馆的门客之后,不仅帮助杜月笙弥补了文化上的短缺,替他写条幅,写诗词,这些杜月笙都装裱好挂在家中,供来往的宾客欣赏。
杜月笙一辈子真正在私塾里读书的时间不过4个月,童年教育的缺失让他一直对文人非常尊敬,杨度也对杜月笙尽心尽力。杜月笙一辈子最愧对的几人之中就有杨度,为了完成他的愿望,杨度为祠堂落成典礼鞠躬尽瘁,最后累死在了上海。
而他不知道的是,杨度一直在利用杜月笙的掩护自己真实的身份,在战火纷飞之时保护着他的战友。
杨度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
君主立宪道路的失败,并没有让他的斗志消弭,在失败之后,他知道君主立宪制不适合中国,他勇于承认错误,在好友李大钊牺牲之后,果断投入救国运动之后,他把所有的钱捐给了鲁迅倡导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郭沫若发起的“中国革命互济会”。
他住在杜月笙的洋房,利用杜月笙的人脉收集有价值的情报,在战友遇到危险之时,杨度会将他们收留在家中。因为是杜月笙名下的房产,自然没有人敢进去搜捕。杜月笙无意之中间接庇护了一批共产党员的生命,无论他情愿与否,这件事在很多年后以后还是给了他回报。
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他在香港之时,台湾和大陆方都在争取杜月笙,因为曾经迫害爱国人士汪寿华,杜月笙一直不敢回到上海。他去世之后,留在上海的儿子杜维翰联系了上海副市长潘汉年,希望能够在上海的报纸上发布讣告。潘汉年经过层层批示之后同意了,在上海《新闻日报》上刊登了讣告。
杜月笙和他的子女当时都不知晓,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礼遇,和杨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杜月笙和杨度相处3年,虽然立场不同,也曾相互利用,但对于对方,两人确实是付出了真诚的情谊。在混乱纷争的年代,不是人人都能看清前途,一步错可能步步错,人和人短暂的交汇,便会更加具有戏剧感。这就是最后一名“上海皇帝”和最后一位“帝王师”的故事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