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民党内部腐败不堪,但是也不能否认,在国民党队伍当中,还是有许多极具能力的军事将领,杜聿明就是其中一位,此人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战术谋略上面,都拥有着不逊色于粟裕的水平。既然他的军事水平如此之高,为何在淮海之战当中,最终会败于粟裕之手呢,会如此是因为当时杜聿明三次提出先攻打粟裕的建议,但是最终都没有被采纳,为何会是如此呢。
作为黄埔一期生,杜聿明自然是深受蒋介石信任,所以在抗日战争当中,杜聿明有幸带领精锐的力量与日军作战,从而打出许多的经典战役,而他也因此立下重大战功。当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杜聿明自身能力出色脱不了干系,他是国民党队伍当中,少有的极具战略思考高度的将领。也正因此令蒋介石,在内战爆发后,将他调往东北战场担任指挥官。
而他的到来,令东北民主联军多次遭遇战败,足以可见他的军事能力是多么出色,需要注意的是,杜聿明是从山东战场被调走的,所以他离开后,解放军就接连获得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随后就占据华东战场的主动权。蒋介石意识到,陈粟随时有可能会彻底占领山东,所以又匆忙将杜聿明调回山东战场,刘峙的无能在杜聿明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
杜聿明抵达徐州后,就制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策略,他表示不应该计较领土的得失,应该集中力量去消灭对方的主力,从而令局势被扭转。在杜聿明看来,拥有60万大军在手的情况下,是占据着绝对兵力优势的,完全可以凭正面对决的方式,给华东野战军造成重创。甚至为了更好的作战,他还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利用60万兵力的机动性,实现逐个击破陈粟力量的效果。
另外杜聿明还提议,华中剿总也加入到此战当中,这样就可以形成牵制中野的效果,不仅令其无法东援,必要时还可以实现战略上面的瓦解。不得不说这样的策略,确实是十分出色的,如若真的被实施,一定可以给华东野和中野造成重创。这一计划正好与粟裕攻占济南的计划重叠,也就意味着如若当时按杜聿明的计划去实施,或许华东野真的会被一举歼灭。
但是没有想到,一切都毁于国民党内部的拖延上面,杜聿明提出这个策略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后,国民党总部才开始调动部队配合,真正实施时,已经错过最佳时机。而此时粟裕已经成功拿下济南,甚至于还成功活捉王耀武,失去先机的情况下,接下来的作战自然效果也会受损。就在此时东北战场情况急转直下,锦州和长春即将不保,蒋介石又匆忙将杜聿明调回东北。
刘峙这个草包将领,既无策略能力,也没有执行力,将杜聿明的战略计划执行不到位,随后就令华东野占据半个山东,甚至于担心遭到粟裕重创,直接停止进攻。杜聿明得知此事后,大骂刘峙无难,但是他也无力改变。后续杜聿明再被调往淮海战场,并决定放弃救援黄百韬,集中力量击破刘邓的中野,毕竟这支队伍总体力量较弱,也可以避免陷入到粟裕围点打援的计谋当中。
就在此时目光短浅的刘峙,却坚持要去救黄百韬,两人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又令时机被错过,不仅黄百韬坚守17天后被歼,接下来的战役也受到影响。杜聿明在此时表示,不要固守徐州,应该向西退去寻机会再战,蒋介石却中途改变主意,全力去救黄维兵团,杜聿明得知此事后,只能无奈长叹一场,也知道这个决定,会令自己的队伍彻底陷于绝境,但是他已经无力更改这样的结局,最终杜聿明在陈官庄被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