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们每当提起古代的宏伟工程,总会不由自主的联系到外星人,潜意识中会认为是外星人做的。

“说到外星人”一词,其所表示的含义不仅仅是外星生命那么简单。在更深层次里,它代表着一种未知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必然超出人们理解范畴,强大到地球人难以企及。

因此,对于一些几千年前便已存世的宏伟工程,如万里长城、金字塔等奇迹之作。当今的人们很难理解它们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千年前,人们刚从石器社会迈入农耕文明,当时的科技近乎于空白,人们连温饱都尚未满足,那么,又是凭什么造出如此宏伟巨作的呢?

这个时候,人们就又会提起“外星人”一说。万里长城的修筑,民间解释不清在当时复杂的地势、艰苦的环境下如何成功造出长城,所以,便会推到外星人身上。

诚然,这一说法我们只当是一种猜想,不否定也不支持。对于修筑万里长城,我们假设这件事放到现在,有着发达的科技、先进的机械,但是,若要凭此在崇山峻岭上建设长城,怕是没人敢揽下这个重担。

外星人修建长城这一说法也不是完全杜撰,在中国古代便有这么一个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在秦始皇时期,曾经有天外之人降临世间,还与秦始皇有过接触。之后,秦始皇从天外之人那里学到了金属镀到青铜剑上的铸造技术,就连万里长城的修建,也是天外之人提的建议。

至于,外星人为什么要让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人们则说,是为了跟金字塔形成风水格局。这传说就有点虚假了,竟然,从外星人扯到了风水学,未免有些幼稚和可笑。

从历史可知,秦朝在统一全国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修建万里长城的事宜。当时修建长城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抵御外敌、以及北部边境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在秦朝北疆,北部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领着骑兵,越过边境进入秦朝疆土,对边境的人民烧杀抢掠,使得秦始皇日常忧虑。

若是派军队守护北部边境,边境线又太长,军队人力明显不足。所以,这秦始皇便想起建立一道巨大的屏障,将匈奴骑兵阻隔在外,这便有了万里长城。

当然,以上的说法只是许多人公认的一个猜测,同样是书本上经常出现的答案。但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的。

其实,万里长城这一创举并非是来自嬴政之手,在他之前,六国尚存时便已经存在了长城。而嬴政所做的,只是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内的老长城连接了起来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里长城代表的不是一个君王的辉煌,而是代表着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勤劳以及勇敢。长城的存在,背后意义重大,它犹如巨龙一般横跨崇山之上,好似在警告:“谁若敢侵犯中国,必将有来无回。”

关于长城的许多秘密,大多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哪怕有少部分知道,也不会有人说出。但是,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中国人们抵御外敌的决心,而长城恰恰是这种决心最好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城秘密1:守卫住重要地区,坚决不能落到外来者手里

在古代,河套是个具有战略价值的地方。古人更是有语:“得河套者得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由此可以看出河套的重要性。

古人眼里,如果河套太平,那么,整个天下必然是盛世。可如若河套陷入战乱纷争,那么,天下肯定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汉朝时期,就曾有人上书汉武帝。谏言说:河套土地肥沃,且前靠黄河天险,乃是绝佳的阻敌之地。加之,河套交通便利,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供给点,可由此为起点,对外开拓疆土,剿灭匈奴。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河套的战略价值尤为重要,不论是秦朝还是汉朝,此地对打击匈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朝时,秦始皇就曾派大将蒙恬由河南起步,经临河套北渡黄河,直接突袭高阙、阳山等地,相继攻占匈奴多处要塞。随后匈,奴很快崩溃,开始北撤,从此,数十年不敢越境。也是趁着这段时间,秦始皇开始将万里长城连接了起来。

可是,到了汉朝,匈奴再次忍不住跑到河套这里。毕竟地理位置如此优越,匈奴可不忍心直接放弃。很快,匈奴便在河套地区发展壮大。汉武帝当然不会任其发展,直接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

那次战争由卫青大将军领军,直接按照以前秦军的作战路线,采用突袭战毫不费力的再次将河套地区拿回。这一战,匈奴王庭几乎被屠灭殆尽,漠南地区的匈奴再也难成气候。

既然没了匈奴威胁,长城貌似没了作用。但是,当时的汉朝反而再次大规模的扩充起长城,这又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时的古人便已看出匈奴的致命之处。匈奴作为游牧民族,之所以频频攻击秦汉,便是看中了其境内丰富的河流资源。他们每处作战都必须紧随河流,毕竟人需要喝水,牲畜需要喝水,如果没了水源供给,那对于匈奴族才是灾难。

因此,汉朝对于长城的再一次大规模修筑,实际上是为了将境内的黄河以及其他河流“锁住”,防止这些水源流入到匈奴控制的北部地区。同时,长城也将一些丰沃的土地、水草等地方全都围起,把一切匈奴所需要的资源都隔绝开来,这样匈奴只能眼巴巴望着,毫无办法。

军事策略的运用,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军事价值。长城的不断修筑,大幅度削弱了匈奴的实力,使其再也无法发展壮大构成威胁,从这以后,中国王朝便是匈奴不可战胜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城秘密2:万里长城并没有万里长度

秦朝修建长城时,它的走向也是大有学问。比如在内蒙古今巴彦淖尔临河地区,秦朝长城是沿着黄河一路南下,奔着兰州而去。但是,在汉朝扩充长城时,根据当时的周边环境,更改了秦长城原计划的走向。汉长城直接穿过了蒙古国,随后,又穿过居延海、敦煌,最后到达玉门关。

两段长城彼此相交,如果从地图上看,两段长城连接在一起就是一个“人”字型。当然,长城绝对不是简单的止步玉门关,在汉朝汉武帝修筑长城时,曾跨越了罗布泊、邮驿系统遍及鄯善、楼兰古国。

玉门关到新疆罗布泊的汉长城,其修筑原因是汉武帝为了保护丝绸之路。汉朝从大规模修筑长城,扩充长城到酒泉,最后,玉门到罗布泊,整个长度比原来多了约五百公里。这么一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罗布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长城西边的尽头理所当然就是新疆罗布泊,而不是甘肃嘉峪关。

长城秘密3:关于长城精神,外国人心里最清楚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条铁路——太平洋铁路,这条铁路对于美国崛起发挥了事关重要的作用。

这条铁路能够建成离不开当时的总统林肯,在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第一个建设铁路的法案。内容是要求当时美国两家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太平洋铁路,这一历史性决定,其背后意义可谓远大。

太平洋铁路动工时间在1863年,开工地点为加州西端铁路。在当时整个铁路线上,西端铁路算的上难度最高的路段。而且,它处于崇山峻岭中,前方又有一座海拔两千余米的内华达山脉。动工刚开始,便遇到了种种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在四十英里长的崇山峻岭中铺设铁路,首先,需要架设五十座桥梁和十几条隧道。在当时技术落后、机械落后的条件下,想要完成西端铁路的铺设,难如登天。再加上,当时的美国人怕苦怕累,刚开工没多久,就有人受不了艰苦的环境偷偷溜走。

随后,便大量工人效仿,没几天整个施工队伍就跑了几百名工人,本就缓慢的工程进度再遭遇如此打击,使得当时承建的两家公司一度面临破产。最后,在无计可施下,管理者选择雇佣一些外国人试试。很快,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找来了一批华工。

这批华工共五十人,来自于中国南方。

当时美国人对于华工是普遍不看好,认为华人身板小,个子矮看起来弱不经风,根本做不了重苦力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快华工的表现让美国管理者大吃一惊,他们发现虽然华工身材不是那么高大,但是,干活确实非常卖力,丝毫不会偷懒。而且,华工遵纪循规、按时劳作,丝毫不会像白人员工那样经常迟到和酗酒。还有就是,华工头脑也比较灵活,不管是什么活都是一教就会。

随着时间渐长,白人对华工的印象逐渐改善,在他们眼中,华工不但能吃苦,而且办事还踏实。有这样一群宝来建设铁路,美国管理者简直是乐开了花。随后,美国人大规模雇佣华工,就这样成千上万的华工投身到这场艰苦的工程建设中,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事实上,如果没有华工的劳动和智慧,修建铁路所花的时间将远远不止七年。在全长近1100公里的中央太平洋铁路上,有95%的工作是在华工加入筑路大军的四年中完成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一个事实鲜为人知,那就是:这条伟大铁路最艰险的路段,是由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铁路工人薪水发放记录中,华工的比例在工程后期甚至高达95%。《美洲华侨史话》记:“在修筑100英里的塞拉山脉地段的铁路时,华工的死亡率高达10%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铁路是华工用生命铺就的。

1865年底到1866年初,接连5个月的暴风雪使雪崩频繁发生,有时候整个营地的华工都被埋没;
1866年冬,在塞拉岭通道施工中,有500到1000名华工死于雪崩;
1867年,内华达地区遭遇有记载以来最大的暴风雪,许多人的尸体直到几个月以后冰雪融化才被发现,他们已经僵硬的手中还紧紧地握着铁镐;
1868年,工程延伸到内华达山——今天的美国人把这段铁路称为“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约有1000名华工死在这里;
1970年,人们从当地沙漠中挖出2000磅(约合907.2公斤)的华工尸骨。

甚至,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这句话绝非夸大其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此后,负责太平洋铁路的承包人克罗科曾这样说过:“其实我早就应该想到,能建成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轻松建成这条铁路。这是什么呀,这就是长城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

参考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