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严重可危及生命!
撰文| 鹿其临
近日,贵州一名家长苗女士在网上发出了自家小孩生病就医的经历。小孩在旅游回家后就发烧不止,多日不见好转,辗转就医几次后甚至病重到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原来,患儿在海边游玩后,不幸感染了一种名为“狒狒阿米巴原虫(Balamuthia mandrillaris)”的寄生虫,又称“食脑虫”、巴氏阿米巴原虫。
患儿感染“食脑虫”后引发了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癫痫、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危重症状,血压维持不足,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
由于该病十分罕见,苗女士痛彻心扉的同时,也把事情的经过发布到网上,希望其他人能警惕“食脑虫”!
“食脑虫”是什么?它有多罕见?
巴氏阿米巴原虫存在于土壤和淡水中,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区,它与其他变形虫一样对人类有致病性,最早从一只怀孕的山魈的大脑中分离而出,也能感染狗、马和其他灵长动物。
巴氏阿米巴原虫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包囊和滋养体,二者都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上的开放性伤口进入人体,通过血液散播到不同器官,最常见于大脑和皮肤,引起皮肤病变和常常致命的狒狒阿米巴原虫脑炎(BAE);其潜伏期不确定,从几周到几年不等。
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十分罕见,但在所有年龄段、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都有病例报道。目前全世界仅报告了200多例病例,但由于诊断困难、感染隐蔽,以及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患者的死亡率接近100%。
过去几年巴氏阿米巴原虫报道的病例数逐渐增加,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种病原体,让潜在的未确诊患者得以暴露[1]。
不同地区主要症状不同
脑炎患者死亡率更高
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后通常从肺部或通过神经纤维扩散,并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在脑中形成肉芽肿性病变和造成坏死。
巴氏阿米巴原虫能摄取宿主组织碎片,产生组织降解酶,并引发免疫反应,其感染通常是慢性的,患者最初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恶心、肌痛和低热;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变得瘫痪和昏迷,进而导致死亡[1]。
中国一项回顾性报告里记录了过去20多年间中国发生的28例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
患者年龄为3-74岁(平均27岁),其中18名患者(64%)为男性,10名患者(36%)为女性。17名患者(61%)在出现皮肤病变之前有创伤史,所有病例均以皮肤病变为主要症状,16名患者(57%)发生脑炎[2]。
26例患者面部分布有红色斑块(图1,ABC),1例患者在手臂上显示孤立斑块(图1,D),所有皮损表现为硬结斑块,未发现明显的溃疡或脓疱分泌物。皮肤病变的组织病理学显示肉芽肿性变化,伴有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图2,AB)。
所有病例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出与组织细胞形态相似的变形虫,大多为直径约为10-40µm的滋养体,27名患者(96%)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显示特异性144扩增 bp片段。
图1 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的皮肤特征
图2 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的组织病理学
27名患者(96%)提供了随访信息,其中15名患者(56%)死于脑炎,脑炎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嗜睡、癫痫、意识变化、步态不稳定和语言障碍,这些症状在皮肤病变发作0.5-9年(平均3.7年)后出现,死亡发生在出现颅内症状后5天-6个月(平均1.4个月);12名患者(44%)幸存,且11名患者仅有皮肤病变。
在以我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创伤皮肤感染可能在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皮肤病变的患者的治愈率远高于脑炎患者。
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的美洲地区,患者大多直接发展为脑炎,而无皮损表现,且通常在数月内死亡。
由于颅内感染率高,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01名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患者中只有10名(10%)存活[3]。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约50%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的病例皆为儿童,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儿童更容易发生这种罕见的感染[2,4]。
有效的治疗药物仍在研发当中
中国有颅内感染的唯一一名幸存的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患者仅在局灶性区域有颅内感染,其切除了受感染的脑组织,并进行了多种药物治疗,最终才得以获救。
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的治疗主要是经验性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氟康唑(点击获取完整用药信息)、氟胞嘧啶、米替福新、林可霉素、阿奇霉素和干扰素γ。
但并非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都表现出良好的反应,类固醇、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等经验性治疗大多无效。
近期有研究报道一名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脑炎患者在接受硝羟喹啉后存活[5],未来或将有更多类似的药物在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治疗中发挥力量。
结语
巴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是一种罕见疾病,对于发展成脑炎的患者,目前仍未有良好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方案。
因此建议儿童在玩泥沙或戏水时做好防护,如出现异常症状,家长应及时送医诊治。
参考文献:
[1] Bhosale NK, Parija SC.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An opportunistic, free-living ameba - An updated review. Trop Parasitol. 2021 Jul-Dec;11(2):78-88. doi: 10.4103/tp.tp_36_21. Epub 2021 Oct 20. PMID: 34765527; PMCID: PMC8579774.
[2] Wang L, Cheng W, Li B, Jian Z, Qi X, Sun D, Gao J, Lu X, Yang Y, Lin K, Lu C, Chen J, Li C, Wang G, Gao T.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infection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report of 28 cases.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0 Dec;9(1):2348-2357. doi: 10.1080/22221751.2020.1835447. PMID: 33048025; PMCID: PMC7599003.
[3] Cope JR, Landa J, Nethercut H, Collier SA, Glaser C, Moser M, Puttagunta R, Yoder JS, Ali IK, Roy SL.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4-2016. Clin Infect Dis. 2019 May 17;68(11):1815-1822. doi: 10.1093/cid/ciy813. PMID: 30239654; PMCID: PMC7453664.
[4] Tao K, Wang T, Zhang L, Yang XC, Zhai ZF. Fatal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infection with red plaques on the nasal dorsum as the first presentation. An Bras Dermatol. 2022 Jul-Aug;97(4):498-500. doi: 10.1016/j.abd.2021.12.001. Epub 2022 Jun 9. PMID: 35691739; PMCID: PMC9263639.
[5] Spottiswoode N, Pet D, Kim A, Gruenberg K, Shah M, Ramachandran A, Laurie MT, Zia M, Fouassier C, Boutros CL, Lu R, Zhang Y, Servellita V, Bollen A, Chiu CY, Wilson MR, Valdivia L, DeRisi J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 with Nitroxoline. Emerg Infect Dis. 2023 Jan;29(1):197-201. doi: 10.3201/eid2901.221531. PMID: 36573629; PMCID: PMC9796214.
为了解神经频道粉丝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供更有趣、有用、有态度的内容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欢迎大家动动手指完成以下的调研只要五秒钟哦!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责任编辑:老豆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