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4月7日,马相伯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前三十年的时间都献给了宗教,中间的三十年致力于政治,人生最后四十年为教育呕心沥血。

“我学法文是为中国用,而不是为法国人用”

“我学法文是为中国用,而不是为法国人用”

马相伯一生的传奇始于1851年,12岁的他瞒着家人,带着偷偷攒下的铜钱离开家乡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来到上海,进入法国天主教会开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徐汇公学为耶稣会培养神职人员,所教授的内容除了神学以外还涉及语言、人文、科学等学科。少年时期的马相伯在这里展露惊人才华,14岁时担任助教,17岁时精通八国文字,尤其擅长演讲。法租界的官员听说了这个精通法文的中国人,随即要他去法租界做事,马相伯婉言拒绝道:“我学法文是为中国用,而不是为法国人用”

离开教会,投身政治

离开教会,投身政治

1870年,31岁的马相伯通过耶稣会的考试,获得神学博士学位,第二年,他担任了徐汇公学的校长。在倡导“人生而平等”的教会,他和一些中国籍的人员却长期受到打压。一次,一个外国神甫来上海造访,教会要马相伯腾出自己朝南的房间,让外国人居住。这件事让饱受折磨的马相伯下定决心:离开教会。

在他近40岁的时候,受到了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赏识,马相伯理所应当的走上了大清内政外交的舞台。但是因为他的教会背景,在清廷官场备受猜忌,从政十多年并无官职名份,只以李鸿章随员身份处理政务。1896年,《马关条约》谈判后,他们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痛骂,会说外语的天主教徒一定是卖国贼,他们因此成了千古罪人,此时他已56岁。

“欧美之强盛,我国之厚弱”

“欧美之强盛,我国之厚弱”

从政期间他曾有机会访问过欧美的几所著名学府,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深深刺激着他,也让他认识到“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1903年的马相伯已经是一位老人,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的蔡元培找到了马相伯,希望马相伯教他拉丁文,随后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黄炎培、李叔同、胡敦复、邵力子......

直到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闹学潮,百余名学生集体退学,无学可上。借此契机,依靠教会基金,震旦学院成立,马相伯任院长。成立之初,马相伯便提出:提倡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其中“不谈教理”导致和法国教会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结果是教会出手驱逐马相伯,夺走震旦学院控制权。他的学生们岂是唯唯诺诺之辈?知道结果后,全校132名学生,130名签名退学。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退学后的学生们找到马相伯:“马院长,我们已经退学了,但我们还要读书。”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签名簿时老泪纵横,下定决心,另办新校。1905年,经过数月奔波筹划,复旦公学成立,“复旦”一词,取自《尚书大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可以解释为“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既有寓意新学校像朝阳一样,也有光复震旦的意思。

爱国老人

爱国老人

为国做事的热情,贯穿马相伯的一生。他的一生可以用“爱国”两个字概括,但是爱中国不等于爱清朝,他的国家观念是一种现实的、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观念,晚年时他曾说道:“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没有把中国叫醒。”1939年11月4日,在听到打击日军的捷报后,想起《马关条约》时的耻辱,马相伯激动不已,在兴奋中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