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姜尚(?—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纣时,文王姬昌拜姜尚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文王死后,姜尚辅助周武王即位后,被尊为“师尚父”,消灭商朝,建立周朝,封为齐侯,成为齐国开国之君,后世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齐桓公即位后,尊管仲为“仲父”,担任国相,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嫪毐(?―公元前238年):嫪毐作为男宠被吕不韦奉送给秦王的母亲赵姬,深得太后赵姬的宠爱,被封为长信侯。嫪毐还与太后偷偷生下了两个儿子,甚至要推翻嬴政,自立为王。嫪毐越发狂妄,自称是秦王嬴政的“假父”,最终被嬴政平叛,车裂,灭三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商人吕不韦扶植秦庄襄王回秦即位,秦庄襄王死后,其子嬴政即位,拜吕不韦为相邦,尊称为“仲父”。吕不韦招贤纳士,著书《吕氏春秋》,以为秦王治国执政纲领,可惜并未得到重视,后因过失被贬,饮鸩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范增(前277年—前204年):秦末时期居鄛(今安徽桐城双港镇附近)人。范增作为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多次劝说项羽除掉刘邦,项羽不忍心。后被刘邦谋士陈平设离间计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张让、赵忠:张让,颍川人,赵忠,安平人。东汉灵帝时,张让、赵忠等11名宦官担任中常侍,封为列侯,称为“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贪婪残暴,损害百姓,后来诱杀了大将军何进,何进手下袁绍带兵冲入宫内将宦官们诛杀殆尽,赵忠当场被杀死,张让劫持献帝逃走,途中投黄河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人。诸葛亮辅助刘备占据西蜀,三分天下;刘备死后,诸葛亮又继续辅助后主刘禅,被刘禅尊为“相父”。诸葛亮联吴抗曹,振兴蜀国经济,五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谥号忠武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中唐时期博陆郡(今北京平谷区)人。“安史之乱”时,宦官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称帝,是为唐肃宗,开始掌握兵权,开府仪同三司,权倾朝野。肃宗后,李辅国又拥护太子李豫登帝,被尊为“尚父”,封博陆郡王,成为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王振(?-1449年):明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落第秀才,自阉入宫当了太监。明英宗朱祁镇时,王振掌权,培植党羽,排除异己。英宗称之为“先生”,朝廷上下称之为“翁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举侵犯,王振极力劝英宗朱祁镇亲征,由于他的错误指挥,导致20万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死于乱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