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述

一、背景概述

最近接了个售前的项目支持,客户的诉求是想借碳中和之名,实现以下诉求。

  1. 提升招商品牌效应,告诉业主或租户,本园区为低碳或零碳园区体现企业ESG理念

  2. 园区内或者地产品牌之内实现迷你碳市场实现园区内业主或租户的碳积分或碳证的认证或交易并挣钱

  3. 地产品牌的内的碳池还可与国家碳交易机构进行买卖流转及获益

二、顶层框架内外双循环

二、顶层框架内外双循环

内循环园区内有业主,业主也会有租户,租户的碳需求传导给业主(建筑管理方),业主可以再向上传导到园区管理方,提供园区级别的降碳减排服务产品。

外循环:园区内可以根据基础设施(电力,排放,管网)等设施设备的监管接入,计算整体园区内所有业主的的碳资产信息及园区内的碳汇数据,借助认证后可以对外部国家监管机构及第三方交易所实现绿证交易CCRE的买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市场现状及需求

三、市场现状及需求

## 解决的根本问题

园区作为中间商游走在zf机构,投资机构(或充当),控排企业,自愿减排项目(或充当)四者之间赚差价和手续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为什么是园区方这个角色?

园区对整个区域内的源网荷储的各类资产设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运营垄断权,所有的数据的获取更简单

园区与政府管理(税收,招商)都有着莫大的瓜葛也就有了更多与官方的谈判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实现路径(或产品服务类型)

四、实现路径(或产品服务类型)

1)给业主提供碳资产托管服务

不管园区内的业主方是碳排的供应商方还是需求方,都有把日常对应的碳排数据、碳汇数据进行数据指标量化、认证的诉求。

持续的排放和碳汇的认证和记录,就会逐渐有各自业主的私人主体碳资产账户,这个账户如果是非专业的人士来打理肯定就不专业,此时园区方就可以以半官方和半权威的方式出面,辅助支撑各位业主的碳资产账户进行打理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买卖交易。

营收点:碳资产账户记录经营服务费+资产升值后的利润分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国际绿证&交易代理

通过业主的体谅以及能源设施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度获取各类绿证认证代理机构角色,及可以完成园区内碳排方和碳汇方的绿电认证,最后通过交易市场等渠道完成交易撮合服务。

营收点:作为第三方获取其中的咨询费及信息差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发展C端低碳活动账户
提升园区的碳中和的品牌与口碑,包括进一步细化业主和租户的人员活动的碳排、碳降数据的收集,在园区口碑建设及招商层也进一步贯彻国家政策的落地执行和理念的推广。

营收点:口碑和园区内部人员参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举办绿色会议

绿色会议定义:整个会议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尽可能把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它包括节能、节水、节约粮食、资源保护、废物处理、有害物质的丢弃管理及回收处理等方面。

其实就是从会议交通出行、数字化资料替代、数字广告、线上导航等会议过程的各方面数字化方式体现会议的减排降碳及现代智能化的落地实现。(信息数据+算力导致间接机房的碳排咋办)

营收点:园区地产方的口碑及上下游碳中和专业领域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小结

五、小结

这是小弟之前完全未了解实践过的一个领域,根据自己手里收集以及网上搜寻到的资料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总结,有表述不对的地方各位行业大佬请轻拍。

整体感受下来,碳交易这种商业模式太需要规模前提和企业渠道了,需要与金融机构,政府机构都有充分的公共关系,并且有足够的碳账户企业在您这个园区内,国内可以舞起这一套的玩家应该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