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布《当前小麦防冻抗旱促稳长技术意见》。

《意见》指出:去年入冬以来,受多股强冷空气影响,小麦主产区大部气温低于常年同期1℃左右,部分地区出现极端低温,个别麦田发生冻害;华北、黄淮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淮北、西北、西南部分丘陵山区麦田旱情较重。

而据气象部门预测,1月底至2月初还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6℃。寒冷冻害叠加干旱,这给今年的冬小麦生产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不少麦田被冻黄、冻枯甚至死苗,麦苗长势远远不如往年,有人称为“20年来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奠定小麦丰收基础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才能挽救当前苗情,促弱转壮?面对寒旱叠加的双重威胁,又该如何应对防范?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给出了以下指导意见:

灌水补墒  抗旱保苗

灌水补墒 抗旱保苗

对旱情影响较重的麦田,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时,浇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为返青拔节创造有利条件。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可采取微量喷灌或滴灌。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要及时清理“三沟”,疏通沟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预防冻害  及时补救

预防冻害 及时补救

注意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准备。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镇压,弥补土壤缝隙,防止透风跑墒,控制旺长。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省力省时又见效快的预防措施,那就是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喷施一遍芸保凯,可以起到促根壮苗的作用,打过的小麦根系明显发达,下扎快,吸收能力强,为苗期的小麦提供足够的营养,促弱转壮,提升小麦的抗寒和抗旱能力。

寒潮过后要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建议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及时补充些尿素10-15斤,还可补喷芸天力等调节剂,缓解冻害,调节促进生长,使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肥水运筹  促弱控旺

肥水运筹 促弱控旺

弱苗以促为主,对叶片落黄、茎蘖数不足的弱苗和冻害较重的麦田,温度回升后适时灌水施肥,一般亩施尿素6—8公斤、磷酸二铵3—5公斤,并因苗施好拔节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旺苗以控为主,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化控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滋生,减轻冻害风险;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8—10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在拔节前中期因苗追肥浇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病治虫  化学除草

防病治虫 化学除草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小麦纹枯病、条锈病、麦蜘蛛、蚜虫、地下害虫和杂草陆续进入始发期,特别是干旱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发生,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减轻春季为害。对小麦条锈病,及时防治,防早防小。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除了以上这些,小麦返青起身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小麦多分蘖,提高亩穗数,为高产丰收打好基础。

我们知道,小麦的产量高低跟亩穗数有关,而亩穗数又跟有效分蘖数量有关,而提升有效分蘖的重要措施,就是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喷施一遍芸保凯。经反复试验验证,这遍药能每亩增加2.7万个有效分蘖,这样亩穗数就增加2.7万个,一亩地多收百十斤小麦,增产率10.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不论多忙,这一遍芸保凯一定要打上,只有保证足够的亩穗数,丰收才有盼头。而一旦错过了,不管以后花多少钱、采取多少措施都无法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