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历经多年的战斗,于1863年5月迎来了自己第14位夫人的生日,他兴高采烈地下令让士兵痛饮三天三夜来庆祝。不过,这样的庆祝活动却引来了洪水和清军的追击,太平军被迫陷入了困境。为了保全所部将士的性命,石达开决定“请降”。然而,他的请求被骆秉章拒绝,最终导致石达开被凌迟,2000精锐被处死,4000老弱则遣返回籍。这一战役的失败,标志着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全军覆没。如果不庆祝儿子的生日,石达开能否顺利过了大渡河,拿下成都呢?其实,从太平军的战斗力来看,即使石达开没有举办庆祝活动,他也不可能拿下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位于四川平原上,周围有12条重要的河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清军可以随时增援。另外,成都城墙坚固,攻打相当困难。最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也相当薄弱,没有能力与湘军抗衡。因此,即使石达开顺利过了大渡河,他也难以攻下成都,取得胜利。在1859年7月,石达开曾率领10万精锐部队兵败宝庆,损失极大。他随后招募了一支由天地会、散兵游勇、地痞组成的队伍,并试图夺取成都,建立根据地。但事实证明,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也十分堪忧。加上石达开手下缺乏可靠的将领,太平军的成功机会极低,无法与湘军相提并论。在大渡河之战爆发时,湘军并未参与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的土司军队以及唐友耕部清军成了石达开的敌手,这些部队都是清朝的三流部队。但即便如此,石达开仍然无法打败他们,一直被王应元压制,最终只能“请降”,与骆秉章讨论条件。石达开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水师,这是太平天国的一大弱点。在太平天国早期,他们的水师主要由民船、渔船等构成,数量众多,但战斗力不强。相比之下,湘军的战船装备了精良的西洋火炮,战斗力很强。在几次大战中,太平天国的水师损失惨重,可以忽略不计。石达开单独作战时,他手下的士兵骄勇善战,士气高昂。但在江西赣江东岸,他却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仍未能渡河去支援吉安、吉水和瑞州。湘军的水师进行了炮击,石达开无法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成都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没有水师,石达开怎么能获胜呢?如果数万太平军围攻成都,湘军水师会拦截江面,截断城下太平军的粮食供应线。那么,石达开拿什么来对付湘军水师呢?由于缺乏水师力量,石达开没有攻打成都的可能性。在进入相持状态后,他只能被困死,被清军反包围,最终全军覆没。此外,石达开轻装前进,没有携带重型攻城武器。想要夺取坚固的城池,只能靠突袭或临时制造工具。突袭成都显然是没有成功的机会的,因为总督骆秉章在城内防守。石达开攻打宝庆时,手下的士兵有10万,战斗力也很强,但还是被骆秉章击败了。因此,骆秉章有信心获胜,不会让突袭得逞。至于制造工具,这更加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制造工具需要时间,湘军不会给石达开时间。其次,制造工具需要原材料,石达开去哪里弄原料呢?最后,石达开连固定基地都没有,怎么能制造工具呢?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不现实的。太平军的战斗力不够强大,也没有强大的水师协助,还轻装前进,想在成都平原上与清军展开战斗并夺取城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即使石达开成功渡过大渡河,开始组织兵力攻打城池,他还是会失败,没有获胜的可能性。在这场战争中,总督骆秉章带领湘军加强防御,成功挫败了太平军的突袭。太平军随后在城下扎营,试图通过持久战困死城内守军。骆秉章为了打破太平军的粮食运输线,派出了水师封锁江面,并集结各路兵马夹击太平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战术在之前的衢州之战和宝庆之战中也曾用过,被称为“反包围”。太平军在内外夹击下无法抵御,只得撤退,再次遭受失败。以上摘自《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