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错布单横队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说清楚,北洋战时队形本来是双夹缝雁阵(即双横队),这方面的证据有无数,就没必要一一举例了。

而北洋阵型的基础,也是由两舰组成一小队。航渡的时候是多个小队组成双鱼贯阵,也就是以双纵队的队形航行,作战的时候则是组成双夹缝雁形阵,也就是双横队的队形作战,这都是多年演练过的。

而双横队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全队阵型很窄,十舰大阵只有533*4=2132米,不仅中间的铁甲舰炮火容易掩护两翼,而且还能通过不断右转,让大阵中央的铁甲舰一直对准敌人的先导舰——要知道北洋可是跑内圈的,而日军是要跑外圈的,只要中间的定镇不停右转向,日军第一游击队再快,那也是始终在定镇的305炮口之下,是永远绕不到右翼去打超扬的。

至于为何实战中变成了单横队,后来甚至变成了人字阵呢?这个问题其实说法很多,史学界争议也很大:

在早期被史学界广泛采用的,是洋员泰来的说法,也就是《甲午风云icon》里演的那个情节——定远管带刘步蟾贪生怕死,怕第一线只有旗舰一艘铁甲舰会被日舰集火,所以就故意挂错了旗,好让镇远肩并肩开上来分担炮火。然后他怕丁汝昌icon追究责任,于是就在丁汝昌和泰来还在飞桥的时候,提前下令开炮将两人震伤。而这也导致大队没有及时右转,铁甲舰直接往前开冲向日军本队,让第一游击队顺利绕过两艘定远级的炮火,成功开始围攻右翼的超勇扬威。

不过由于前些年的刘步蟾后人抗议,再加上一些史料特别是丁汝昌受伤报告的解读,这一说法逐渐被抛弃:丁汝昌明显是炮伤和烧伤,不是泰来说的被炮口暴风导致的摔伤。这一关键性证据,加上泰来在很多方面喜欢夸大其词,导致泰来说被多数研究者所否定。

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年也同样开始质疑这种澄清的说法了——首先一点就是丁汝昌伤情的可靠性,如果丁汝昌在上奏中以德报怨替刘步蟾遮掩,把明明的炮口暴风伤说成是被敌人炮火打中,那也并非没有可能的。特别是澄清中无法解释北洋大阵过宽、以及航速过慢两个问题。

所以目前的最新观点是两个都是真的,北洋临战确实是改了阵法,确实让镇远上来增强火力并且分担炮火,也确实开了慢车7节而不是最大战速的12节。不过这可不是刘步蟾贪生怕死改了旗,而是北洋指挥层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照顾过慢的超扬,而且是要有意避开一游和三景舰的速射炮群,想着从后半部切断日军,然后咬尾打它的弱舰,像吃长虫一样一节节吃掉日军纵队。

但是在实战之中,由于日军炮火出人意料的精准,一开始的几排炮就打中了旗舰定远号,不仅打掉了指挥旗,而且还打伤了站在飞桥上指挥的丁汝昌,导致北洋在一开始就失去了统一指挥,不仅不断右转对准日军先导舰的设想无法达成,还直接陷入了小队级乱战。

至于哪种说法更符合史实,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从实战结果来看,临时变阵的单横队确实是缺点多多,在很多方面是不如日常训练时的双横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