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2024年3月5日,农历一月二十五,星期二,惊蛰如期到来。

绵绵的春雨滋润着万物,隆隆的雷声唤醒了睡虫,惊蛰的生动活泼,带来了大地的盎然生机。

此时虽已至仲春,却是乍暖还寒时候,忽冷忽热的天气最易致病伤身。

惊蛰又名“启蛰”,蛇虫蚁兽倾巢而出,病毒细菌也就随之而来。

值此关键时刻,顺应天时,调养身心,才能呵护好我们的精神气,为一年的健康生活开个好头。

今日惊蛰,牢记这份养生秘诀,吃好三食,忌好三事,做好三样,抓住这黄金15天,以保健康平安,无病无忧。

看完也别忘了为自己和家人转发收藏!

1吃三食

1.吃春梨,润春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阳气升发之时。

稍不留意,就会“引火上身”,咽干舌燥,起痘长疮,都是防不胜防。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吃梨可以防秋燥,其实春天吃梨也能起到润燥降火的作用。

民谚有言:“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

自古以来,民间素来都有惊蛰吃梨的传统。

梨性寒味甘,富含维生素和水分,被称为“百果之宗”,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效。

“梨”“离”同音,游子离家远行之际,也要护好身体,吃一口清甜的春梨,润一润春日的干燥。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2.吃茼蒿,解春困

春天气温回暖,人体代谢加快,大脑便会供氧不足,精神最易疲乏困倦,出现“春困”的现象。

缓解春困,饮食得当是关键,而含钾量高的食物是为解乏除困的良方。

茼蒿性平味辛,富含钾元素,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食用和营养价值都极高,向来有“皇帝菜”的美誉。

《千金方》中就曾记载,茼蒿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春天是茼蒿的上市季节,适当食用茼蒿,不仅能缓解春困,还能安神补气,调脾养胃,对身体大有裨益。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3.吃韭菜,防春寒

老人常说:“春寒还料峭,春韭入菜来。”

惊蛰时节,倒春寒尚未散去,忽冷忽热最是损耗阳气,衣着上要注意,饮食上的温补也不能缺。

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味辛,能下气补虚,温中散寒,还有“杀诸蛇、虺、蝎、恶虫毒”的作用。

韭菜属宿根植物,春天的头茬韭菜肥壮鲜嫩,是食用的绝佳时机。

古法有清拌韭菜的吃法,韭菜烫熟后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就是最简单的食用方法。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2忌三事

1.忌衣过薄,适当春捂

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惊蛰过后,气温进一步回升,可春雨渐多,早晚温差较大,寒风依旧卷席。

此时,切不可贪凉,过早减衣,以致湿邪入体,感染风寒。

不论男女老少,都应遵循“春捂”的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护好头、颈、腹、脚等关键部位。

外出游玩时,可带件外衣备用,晚上睡觉时,盖上小毛毯,以防寒气损伤阳气。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2.忌情过躁,调节心绪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中医上讲,春和肝五行皆属木,有生发之意,所以春季肝阳最是旺盛。

肝主疏泄,在情绪上主怒气,因而春季养肝的关键在于调节情绪,戒怒戒躁。

平日里调养精神,要力戒起伏过大,暴怒暴喜皆不可取。

天气放晴转暖时,可外出舒缓散步,晒晒太阳,赏赏春景,以调达情志,平缓心绪。

遇到小人烦事时,放平心态,深呼气息,从而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3.忌睡过多,不可恋床

经过一冬的蛰伏,人体的阳气也需要得到补充。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春暖花开之际,就是补阳固阳之时。

《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此时,可以比冬天晚睡一点,同时也要早起一点。

当然,晚睡也不能超过晚上11点,以免影响排毒,损伤肝脏。

春天最易春困,贪睡反而会加重春困,使人精神疲乏,状态不佳。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外出散散步,才能充分吸收天地阳气,为一天的生活开个好头。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3做三样

1.穿好衣,防虫咬

正所谓:“春雷惊百虫。”

冬天蛇虫伏于土中,卧眠而息,不饮不食,是为“蛰”。

春天的第一声雷鸣,扰动了蛰伏在巢穴的百虫,是为“惊”。

惊蛰时节,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赏景踏春的时候。

此时外出,就要开始防住蚊虫叮咬,否则轻为瘙痒发红,重则发热高烧,呈现中毒症状。

游玩途中,应尽量身着长衣长裤,避免裸露皮肤,遇到树丛花田,不能距离太近,远观拍照为宜。

另外,也可借助驱蚊水、防虫喷雾等化学物品驱散毒虫。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2.常休息,护肝阳

农谚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惊蛰前后,是农忙的时节,人们也进入了劳动工作的状态。

春天肝阳相亢,阴血相对不足,若是休息不当,最容易损伤肝阳。

无论是外出踏青,还是劳作运动,感到疲惫时,就应当立刻停下休息。

肝脏的养护离不开睡眠的质量,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以温水泡泡脚,辅以适当的足部按摩,才能睡个好觉。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3.勤通风,少感染

惊蛰时节,伴随雷声而来的,还有雨水的增多和气温的回升。

此时空气湿度增加,各类病毒细菌的活动更加趋于活跃。

抵抗力偏弱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身体最易被病菌侵入,感染致病。

天气放晴或气温较高时,要常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活跃。

尤其在拖完地,地面尚未干燥时,更要开窗,使地面尽快风干,以避免细菌的进一步滋生。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春雷惊醒了酣眠的春天,也吹响了新一年继续前行的号角。

相信一切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相信未来的日子都能看到希望。

今日惊蛰,愿你春安,愿你如意,愿春风吹走你的万千烦恼,愿春雷唤醒你的所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