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朝代中,一说起秦国,人们总喜欢在前面加个“暴”字,焚书坑儒、严刑苛政,斑斑劣迹,不绝于书。细究史书,才知道秦国先祖的原是殷商忠臣,护主而死,后代披荆斩棘,历尽艰难,终又重新统一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艰辛立国

秦国与赵国同出一脉,是伯益的后人。

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为赢姓。后来,夏启打败伯益,夺取了夏朝统治权。夏朝末期,伯益的后代费昌投奔商朝,辅佐商汤在鸣条之战打败夏桀,立下功劳,受到重用,成为贵族重臣。

武王伐纣时,赢氏忠于商朝,蜚廉的大儿子恶来勇武有力,被武王所杀。恶来,就是秦国的先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恶来的后代非子善于饲养牲畜,被周王安排到汧渭之间(即今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附近)负责养马,因有功被赐封秦地(即今甘肃天水附近),其后代便以秦为氏。

周厉王暴政,西戎叛乱,攻占了秦地犬丘(即今甘肃省礼县境内),将秦氏全族屠戮殆尽。

周宣王继位后,任命秦仲为大夫,奉命讨伐西戎,5年后战败被杀。

秦仲有5个儿子,周宣王任命其长子秦庄公继任职位,派给他们7000士兵,继续讨伐,最终战胜西戎,收复了失地,被封为西垂大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申侯勾结犬戎攻占镐京,在骊山脚下杀死幽王。

周平王继位后,为了躲避犬戎的骚扰,决定迁都。秦襄公率兵勤王,一路护送平王至洛邑(即今河南洛阳)。

为了奖励秦襄公的功劳,周平王封秦国为子爵,赐以岐山以西的土地,并顺手开了一个空头支票:只要秦国能够赶走西戎,就可以尽占其土地。

自此以后,秦国才开始立国,正式成为一方诸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死在征伐西戎的路上,其子秦文公继续西征,扩地至岐山以西。

有了稳定的地盘之后,秦文公修筑城池,安定百姓,并开始设置史官,制定律法,以中原文明教化民众。

在其后的近百年里,秦国东征西讨,消灭周围小国,逐渐占有关中平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强国。

二、称霸西域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继位,开始了秦国争霸之路。

他广纳贤才,用五张羊皮换回名相百里奚,重金聘取隐士蹇叔,任用二人为相,教化民众,兴利除害,使秦国日益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秦穆公四处搜罗人才,也开了秦国重用外来人才的先河,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人才基础。

不巧的是,其时的晋国正处于国力巅峰,秦穆公自知不是对手,遂采用和亲的方法,娶晋献公的女儿为妻,欲借晋国之力图谋中原。

公元前648年,晋国发生旱灾,秦穆公主动援手,调动大量车马船只向晋国输送粮食,是中国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首次重大内河运输事件,史称“泛舟之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第二年,当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借粮时,晋国不但未送来一颗粮食,甚至派出大军,想趁虚取胜。

秦穆公大怒,亲率大军在韩原迎战,俘获晋惠公,换取了河西之地,并将势力延伸到黄河以东地区。

晋文公继位后,晋国势力大增,称霸中原。秦国只能做晋国跟班小弟,并在城濮之战合力打败楚国。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文公和郑文公去世,不顾蹇叔等人反对,派兵千里奔袭郑国,结果半路被郑国商人弦高识破,无奈退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秦军路过崤山时,被早已埋伏在此地晋国大军全歼,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军主帅均被俘。

经此一战,秦穆公认识到晋国非短时间能够战胜,只能改变策略,跟随先祖的脚步,继续向西扩张。

公元前626年,西戎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在接待的过程中,发现由余是中原人士,且对西戎的人文地理了如指掌,于是用计将其留在秦国,加以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后,秦穆公在由余的帮助下,打败西域12个戎国,扩地千里,称霸西戎。

周王派人带着金鼓等礼品来到秦国,祝贺秦穆公的武功霸业。

三、商鞅变法

穆公之后,秦国实力日衰,特别是自秦厉共公之后,大臣专权,宗室相争,四代六君,国政不稳。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倾全国之兵50万与魏国决战,以图夺回河西之地,结果被吴起以5万新训之魏武卒击败。

秦国一败涂地,积累百余年的威信也在此战中彻底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立志恢复穆公霸业。他颁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英才,求取富国强兵之策。

卫国人商鞅听闻之后,弃魏投秦,献上法家之术。

秦孝公与商鞅交谈后,万分高兴,决定遵循魏、齐、楚等国的强国之路,进行变法改革。

秦孝公召开朝会,针对变法与否进行辩论,结果商鞅舌战群臣,将甘龙、杜挚等守旧贵族驳倒,为变法赢得舆论战的胜利。

接着,商鞅立木为信,在百姓中树立国家的威信,为变法赢取群众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秦国开始试行变法。

公元前359年,秦国颁布《垦草令》,施行重农抑商政策,提高农业生产在国内的认知度。

3年后,《垦草令》取得成功,秦孝公任命商鞅左庶长,开始正式变法。

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施行二十等爵制,按军功进爵;以农为本,奖励耕织;推行小家庭制度。

这一次变法,主要是解决赋税和兵源问题,有了粮食和士兵,也就有了强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349年,秦孝公为摆脱旧贵族的牵制,同时为东出函谷关做准备,将国度从栎阳(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附近)迁至咸阳。

同时,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施行土地私有制;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取消贵族在地方的统治权,代以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员;登记人口,施行五什制度。

经过变法,秦国彻底废除了封爵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军功,国家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4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秦孝公为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了唯一的靠山,被继位的秦惠文王车裂而死。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秦国仍然奉行商鞅制定的法规政策。

四、天下一统

经过数十年变法,秦国实力已经逐渐超过中原各国,掌握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主动权,开始统一天下之路。

暂且罗列一下重要事件吧:

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司马错攻灭巴、蜀,为秦国又得一粮仓。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败韩、魏联军于伊阙(河南洛阳南),斩首24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83年,秦国随燕国乐毅大败齐国,齐国几乎覆灭,大势已去。

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沿汉水东下,水灌鄢城,并于次年一举攻破楚国郢都,占领江汉地区,设置南郡。楚国自此一蹶不振,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天下强国,只剩秦、赵而已。

公元前260年,秦国使用离间计,在长平大败纸上谈兵的赵括,坑杀赵国精锐4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与山东六国密谋伐秦,诸国不敢派兵。秦国获知后欲派人攻周,西周公投降。

公元前250年,东周公又想讨伐秦国,被秦相吕不韦率兵俘获。

周朝灭亡,自武王伐纣迄始,共879年。

公元前247年,13岁的继位。9年后,秦王嬴政诛杀嫪毐,免除吕不韦的丞相之职,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攻韩,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使用离间计杀死李牧,然后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赵国公子嘉逃往代郡,自立为代王。

公元前226年,秦将王翦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4年后灭燕。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之水淹没大梁城,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率兵60万,在蕲地(今安徽宿县东南)大破楚军,杀死楚将项燕,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南之地,楚国灭亡。

公前221年,秦将王贲灭燕后,率军南下,直捣齐都临淄,齐国亡。

自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公元前221年齐国投降,秦国只用10年时间,便迅速兼并山东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各姓诸侯分封割据的局面,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史记·秦本纪》

作者简介:

我是今青,一名文字爱好者,愿与你一起品读历史,分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