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4条简讯 | 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

01

任何抗精神病药物都会增加痴呆风险

近日,由曼彻斯特大学Pearl L H Mok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在分析近18万50岁以上成年人的数据之后发现,与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痴呆症患者相比,使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都与至少七种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开具抗精神病药物处方后的90天与肺炎风险增加119%、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增加72%、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62%、中风风险增加61%、骨折风险增加43%、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8%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27%有关。

基于以上结果,Mok团队认为,对于痴呆症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药物的危害被低估了。这些药物的危害,比目前监管部门警示的范围宽泛的多,尤其是在开始治疗后的头三个月内。他们也建议,临床医生在给痴呆症患者开具相关处方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广泛的不良后果。

Mok团队这项研究纳入了173910名在199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间确诊为痴呆症的成年人(≥50岁),女性占比63%。

在所有痴呆症患者中,有35339名患者有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史。处方量最多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占所有处方的29.8%)、喹硫平(28.7%)、氟哌啶醇(10.5%)和奥氮平(8.8%),这几种药物加在一起几乎占所有处方的80%。

基于以上数据,Mok团队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与痴呆症患者患中风、静脉血栓栓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骨折、肺炎和急性肾损伤等八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看,在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两年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肺炎、骨折和中风,而室性心律失常则很少见。除室性心律失常外,任何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都会增加剩余7种疾病的风险,从肺炎的风险增加103%(HR=2.03)到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16%(HR=1.16)不等。

如果将处方时间限制在过去的90天(当前使用),则与肺炎风险增加119%、急性肾损伤风险增加72%、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62%和中风风险增加61%相关;近半年使用也与这些结果以及骨折风险的增加有关;但过去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与除肺炎以外的疾病风险的增加无关。

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间与八种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Mok团队预计,在开始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180天内,每9名痴呆症患者中,就可能有1名患者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而患肺炎;每167名患者,就可能有1人出现心肌梗死。在用药两年后,风险有所下降,每15名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会有1人患肺炎,每254名患者中会有1人发生心肌梗死。

此外,Mok团队还分析了使用药物不同时间段的疾病累积发生率。在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90天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者的肺炎累积发病率为4.48%,而匹配的非使用群体的发病率为1.49%。一年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者的这一比例增至10.41%,而非使用者为5.63%。其他几种疾病的发生率见下面的表格。

累积发生率

总的来说,Mok团队的研究表明,在50岁及以上的痴呆症患者群体中,与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相比,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中风、静脉血栓栓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骨折、肺炎和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处方后的90天内,肺炎、急性肾损伤、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对危险性最高,开始治疗后的第一周尤其需要注意。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研究人员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对痴呆症患者的危害比以前公认的更大。

(来源:生物谷)

02

维生素E可防认知力下降

近日,日本芝浦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ocotrienols Prevent the Decline of Learning Ability in High-Fat,High-Sucrose Diet-Fed C57BL/6 M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生育三烯酚(一种维生素E)可以减轻肥胖小鼠的大脑氧化应激,从而保护大脑免受肥胖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为开发与肥胖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途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小鼠模型接受高脂肪、高糖饮食(HFSD)或标注对照饮食,补充或不补充T3,通过迷宫测试认知,并测量了体重、脂肪沉积、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关键参数,还分析了皮质中氧化应激和蛋白质组变化的标记,探究了T3对肥胖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4组小鼠中,所有小鼠的体重逐渐增加,HFSD喂养组高于对照组,HFSD喂养组与HFSD+T3喂养组之间没有差异。这表明,HFSD喂养会导致小鼠肥胖,但补充T3并不能减轻体重增加。

迷宫测试分析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HFSD喂养的小鼠的学习能力显著下降,而HFSD+T3喂养的小鼠显著提高了学习能力。

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量脑氧化水平发现,HFSD喂养会加速蛋白质氧化,而标注饮食+T3组与HFSD+T3组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表明HFSD喂养会增加小鼠的氧化应激,而T3有助于减轻小鼠的大脑氧化应激,这表明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研究小组还发现,HFSD会降低小鼠的新陈代谢,并使棕色脂肪组织周围的温度升高,这表明HFSD可能对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温度调节产生复杂的影响。

最后,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小鼠的皮质蛋白质组变化,重点分析了HFSD组和对照组之间表达不同的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HFSD喂养引起的肥胖改变了12种蛋白质,然而,接受T3的小鼠显著阻止了这些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全球肥胖率一直在上升,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天然化合物来对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从而减少受肥胖影响的个体中痴呆症等疾病的患病率。

综上,结果表明,HFSD引起的肥胖,通过增强大脑氧化应激而导致认知能力下降,T3可能会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大脑,阻止认知能力下降。研究揭示了肥胖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部分关系,这些发现为开发预防与肥胖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途径。

(来源:生物谷)

03

司美格鲁肽可降低心血管病猝死风险

司美格鲁肽作为降糖药物进入大众视野,既往在普通患者心中通常被认为是类似于胰岛素一样的注射针剂,往往忽视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益处。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药物代谢半衰期长达1周,通过激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同时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司美格鲁肽具有葡萄糖依赖性降糖效应,即血糖升高时,其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低者该作用减弱。

作为降糖药物的司美格鲁肽又具有怎样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呢?发表于N Engl J Med杂志的SUSTAIN-6研究成果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SUSTAIN-6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可显著降低3P-MACE风险(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复合终点)达26%。

鉴于该研究结果中司美格鲁肽良好的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疗效,国家药监局批注其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T2DM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即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发生风险)。

SUSTAIN-6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涉及多达20个国家共230个中心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T2DM患者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7%(T2DM患者可未经降糖药治疗,或接受≤2种口服降糖药物,或接受基础/预混胰岛素治疗)。

纳入标准:①≥50岁者有心脑血管病史: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或冠脉、颈动脉、外周动脉血运重建史;或冠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狭窄≥50%(造影或影像学证实);或有症状的冠心病史(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劳力性胸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病史;或慢性心力衰竭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或慢性肾脏病史(估计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②≥60岁者存在至少1种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蛋白尿、持续微量白蛋白尿(30~299 mg/g);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影像学证实);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踝/肱指数<0.9。

排除标准:近期使用除司美格鲁肽外的GLP-1RA者;近期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者;有慢性胰腺炎或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史者;就诊后14天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脑血管事件者;有终末期肝病者;有恶性肿瘤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者;近期计划冠脉、颈动脉、外周动脉血管重建术者。

主要终点:首次发生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终点。预先指定的次要终点:首次出现扩展的复合心血管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或外周]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住院)、复合终点的单个组分、视网膜病变、新发或恶化的肾脏疾病。研究者预估,在主要终点方面,司美格鲁肽组非劣效于安慰剂组,风险比(HR)的95%可信区间(CI)上限为1.8。

整个实验过程将研究对象按照心血管疾病状况、胰岛素治疗情况、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进行随机分层。采用固定剂量递增方式渐进性给药,以0.25 mg起始,持续治疗4周,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维持剂量(0.5 mg或1.0 mg)。治疗期间,不可更改司美格鲁肽或安慰剂的维持剂量。

依据纳排标准入选4346例研究对象,按1:1: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或匹配的安慰剂(0.5 mg或1.0 mg)治疗,每周1次,共3297例T2DM患者完成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分为104周的试验阶段和5周的随访阶段,平均观察时间为2.1年。

SUSTAIN-6研究结果显示,入组的3297例研究对象中,83.0%患心血管疾病,58.8%患心血管疾病但无慢性肾脏病,13.4%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17%的60岁以上的患者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司美格鲁肽组1648例患者中有6.6%出现复合终点,安慰剂组1649例患者中有8.9%出现复合终点(HR 0.74,[95%CI 0.58~0.95],非劣效性检验P<0.001,优效性检验P=0.02 )。基于该研究假设,其研究结果证明司美格鲁肽心血管安全性不逊于安慰剂,并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达26%,而这主要是由非致死性卒中风险显著降低所驱动(图3)。综上而言,司美格鲁肽较安慰剂显著降低T2DM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对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过程中,安慰剂组接受额外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要比司美格鲁肽组更高;司美格鲁肽0.5 mg和1.0 mg两种剂量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结局的风险相似。

研究中司美格鲁肽的心血管获益的机制仍有待深入探讨,可能通过抑制炎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一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所致的终末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心血管死亡。

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目标不仅在于血糖达标,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先后取得确切的CVOT阳性结果,标志着降糖治疗新时代的到来。

(来源:生物谷)

04

百丰医药三高管被捕

总经理如今成了高危职业了图片

4 月 23 日,辽宁百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等收到强制措施的公告(补发)》,并对延迟披露信息向投资者公告致歉,表示今后会加强信披管理。

百丰医药介绍涉嫌违法事实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总经理姜雪峰及子公司监事李桂华及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佳怡涉嫌虚开发票,此案件正在审理过程当中,处罚/处理依据及结果尚无定论。

百丰医药在补发公告中,介绍了百丰医药实控人、总经理姜雪峰等人收到强制措施的基本情况,简述如下: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总经理姜雪峰于2023年3月19日,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新民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2023年5月11日,解除监视居住;2023年5月11日,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刑事拘留;2023年6月15日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逮捕。

子公司监事李桂华于2023年3月22日,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新民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2023年5月11日,解除监视居住;2023年5月11日,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刑事拘留;2023年6月15日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逮捕。

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佳怡于2023年3月23日,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新民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2023年5月11日,解除监视居住;2023年5月11日,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刑事拘留;2023年6月15日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逮捕。

《公告(补发)》显示,上述三位自然人于2023年12月25日,被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虚开发票罪提起公诉。2024年1月25日,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2024年1月31日,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案,当事人选择无罪辩护。截止本公告日,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

4 月 16 日,新三板发布问询函,表示百丰医药目前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多个子公司银行基本账户被冻结,冻结原因与上述虚开增值税发票事件相关。

问询函要求百丰医药董事会及时披露相关详细情况,包括列示说明总经理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时间的具体起因、期间涉及的重要节点和时间、目前主要进展情况等,并结合公司知悉上述案件的时间和方式等,说明公司未能及时披露的具体原因;

以及说明涉及的开票对象、时间、数量和开票金额等,并结合公司会计处理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虚构业务或虚增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其他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的情形,针对性的内控措施是否已建立并有效执行。

除此之外,还包括说明公司股票异常波动事项是否与上述虚开增值税发票案相关,说明公司认为总经理涉案、银行账户冻结等事项未构成应当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的具体原因。

(来源:医药代表)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