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

年轻的区、古老的城

在这片新奇而充满魅力的土壤上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久常新,绽放异彩

今天,一起去打卡

青白江那些舌尖上的非遗美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麻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厢古城拥有2000余年县治史

是汉代新都城所在地

藏在古城的特产双麻酥

见证过古城岁月变迁

蕴藏着古城里的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厢古城原本是南北朝的白牟县治驻地

双麻酥起源于清代

清代大量湖广填四川

大量湖北人迁入四川成都青白江

金堂交界城厢一带

城厢特产双麻酥同宗于湖北黄石港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湖北人迁入城厢后

当地的民俗美食也带到了城厢

把当地酥饼经过改良

形成了青白江城厢当地的美味糕点麻酥

后袁玉明将麻酥优化其口感取名双麻酥

双麻酥因其传统口感

咸甜酥麻、香气四溢的味道

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本地特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

城厢双麻酥制作技艺

列入青白江区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你来城厢走一走

聆古城历史,品非遗美食!

打卡指南

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舌尖上的非遗!青白江人,你肯定吃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舌尖上的非遗!青白江人,你肯定吃过……

弥牟镇

是一个拥有三国历史文化的古镇

也是一个美食小江湖

而白水鹅是弥牟镇

最有特色的美食代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水鹅制作在唐家寺

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白水鹅最早以椒麻为主

不加油烹制而成

后经过不断改良,增加了原油原汤

吃起来香醇入喉、肉质化渣

更加汁鲜味美

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家寺白水鹅制作技艺

2019年列入青白江区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卡指南

地点: (弥牟镇上街12号,余勾勾腌卤专卖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从古至今人们对美食的探索从未停止

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本草鄫鸭子

因其选料讲究、味道鲜美

深受大家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草鄫鸭子第七代传人曾赞荣先生

在前辈卤料配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

运用传统工艺,采用本地新鲜食材

纯天然的卤料卤制

卤味自然纯香,凸显了本草鄫鸭子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鄫鸭子选用肉质紧实

青白江本地特有的“花边鸭”

经过入水清洗、涂抹秘制干料

放置腌制等十道工序

最终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草鄫鸭子先后荣获

“全国美食大赛特金奖”

上榜“东方美食”

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

美食大赛上荣获特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鄫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人来说

如今的“本草鄫鸭子”

不仅是一份地道的美味

也是一道唤醒乡愁情怀的味蕾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草鄫鸭子2022年列入青白江区

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卡指南

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排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食遍布的唐家寺

曾排骨凭借其独特的风味

赢得一席立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曾排骨传统制作技艺

起源于1920年的弥牟镇

第一代传承人曾东奎的父亲

在镇上做猪肉生意

后将排骨油炸烹制成小吃沿街售卖

深受大众喜爱

便叫出了曾排骨品牌 并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曾排骨的制作技艺分为六步

分别为:整形→码盐去味→

洗净晾干→腌制→初炸→复炸

选料考究,码料的配方独特

选用大豆油进行炸制

成品金黄酥脆,香而不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曾排骨

历经四代人的传承

一块小小的排骨见证了

人们的智慧和对美食的追求

2022年列入青白江区

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黄酥脆,香而不腻的美味

能否俘获你的芳心呢

打卡指南

地点:

这些非遗美食

哪个是你的心头好呢?

欢迎来评论区

我们一起讨论哦!

来源:成都青白江

编辑:豌豆儿

责编:杨 铠

审核:吴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