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理论采用动力性的观点看待冲突,持发展的观点看待心理结构,精神分析认为,大多数的精神生活来自于潜意识,而潜意识的过程不能通过解说被知晓,只能通过他们的作用被推断出来。

有关“内在世界”的精神分析观点

1、弗洛伊德的精神模式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关于精神结构与功能的概念叫“拓扑模型”,后来进一步发展出“三我人格结构理论”,即我们常提到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包含原始的、以躯体为基础的愿望和冲动,超我代表道德的要求和限制,而自我是心理关于适应的执行部分,在调停本我和超我的过程中,适应或应对内在冲突。

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妥协容易造成各种神经症状,从而产生心理防御机制来维持一种平衡。

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认同、理想化和贬低……是精神活动的必要部分,但如果防御极端化或僵化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可能会创造出一个自恋、全能的内心世界作为“精神避难所”,使得当事人难以体验自身的需求和脆弱,也难以共情他人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梦和幻想

弗洛伊德认为,做梦可以保护睡眠不被外部世界和侵扰内心的事物所打扰。

显梦通过隐梦思维把过去和现在作为材料,将隐匿之物显现出来。任何过于裸露或震撼的内容都会被伪装或压抑,通过对梦的阐释呈现出来。

精神分析理论也认为,潜意识的愿望受到阻碍和遭遇挫折时,会产生愿望得到满足的幻想,这些幻想可能会注入梦、症状、失误和玩笑当中。

幻想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对世界和人际关系进行假设的过程。健康人更容易通过幻想来理解生活中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恐惧,使恐惧变得容易接受。精神病患者则可能会形成一些妄想和幻觉。

心理表象(或表征)和内在客体

精神分析一直强调内在“模板”,过去储备的心理活动会持续影响现实生活中对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方式,这是自体和他人之间关系的心理表象(或表征),也是“移情”的基础。

心理表征会被个体自身的愿望和冲动所修改,而不是直接复制外部体验。比如,通过孩子的心理加工,父母在他心里的形象可能会比实际更亲切,也可能更具有敌意。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心理存在,被称为内在客体。克莱因认为,内在客体的形成与幻想有密切关系,外在关系的体验会内化,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体验外在关系的方式。

比如,一个被爱的和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将他导向被爱的和安全的成年生活,这样他也可以向他人提供爱与安全。

虽然早期体验对性格的形成很重要,但随着经历的变化,这些固着的“模板”也会随之修正。

关于发展的精神分析观点

1、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的概念,他认为力比多是一种非特异的、以躯体满足为目的的感官驱力,在不同的阶段会集中于某些特殊的身体区域。

在婴儿期,力比多集中在嘴部,从吮吸中得到快乐。在肛欲期,孩子通过学习括约肌的控制,掌握给与取的选择。在性器期,力比多会使孩子对身体感兴趣,对异性父母产生依恋,以及对同性父母产生敌意。

学龄儿童力比多进入潜伏期,能量通过升华作用导向了社交、智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当不得不压抑成人性欲的萌动时,潜伏期成为一个热衷游戏和尝试的时期。

青春期带来的性和攻击感使力比多发展到生殖器期,这是弗洛伊德发展理论的最后阶段。

2、发展轴线:安娜·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在继承了父亲衣钵的同时,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认为,孩子自我功能的退行,无论是由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引起的,均是对压力的正常和暂时的反应。她关注儿童和青少年期被定性的整个发展阶段,她称之为发展轴线。

她描述了六条发展轴线:

从依赖到情感的自立和获得成人的客体关系;
从吸乳到合理进食;
从随意小便、大便到对膀胱和肛门的控制;
在躯体管理上从不负责到负责;
从自我中心到同伴友谊;
从身体到玩具,从游戏到工作。

3、幻想和现实的斗争:梅兰妮·克莱因

与安娜不同,克莱因的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儿童早期阶段。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发展,提出了偏执分裂态和抑郁态两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偏执分裂态会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状态,克莱因认为婴儿的精神世界具有最原始的偏执分裂状态,他们能体验到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被喂养、被安全地抱着等好的体验归于可爱的好的母亲,被冻、被饥饿等坏的体验归于可恨的母亲。

抑郁态所说的“抑郁”不是指疾病,而是指对事实和幻想的丧失感到哀伤,或因为对所爱的人有所攻击而感到负疚或悔恨,他们会把自己和他人看得超过实际或不如实际。

婴儿的偏执分裂态在经过现实检验和修正后,会觉察到母亲除了好与坏,还有更加立体的部分,他们开始体验到内疚感,并第一次进入抑郁态。

克莱因还认为,达到抑郁态与俄狄浦斯情结的修通有密切关系。因为父母关系把孩子排除在外,孩子必须对这一事实进行妥协,接受他人是在我们控制之外的,进而接纳全能感丧失的哀伤。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内在自我。

4、促进性环境:唐纳德·温尼科特

温尼科特关注的是母性环境和自体的出现,她认为女性在怀孕后期,会进入原始的母性关注,对自己的身体和婴儿变得相当敏感,为满足婴儿的需要做出准备。刚出生的婴儿只能与“本我母亲”(能满足他本能冲动的客体)产生联系,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母亲不是无所不能,才能区分“我”与“非我”,关注环境中的“过渡性客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足够好,能抱持婴儿的攻击,才能使婴儿真实的自我得以发展,如果母亲不够好,以情绪或身体攻击来回应婴儿,婴儿的真实自我会被假性自我所代替,就会形成脆弱的自体防御。

所以,温尼科特认为,自体所有的障碍(包括精神疾病和自闭症,都可以视为环境缺陷障碍,是由于养育的母亲或看护人不能提供促进性环境而引起的。

他还认为,父亲角色的作用是在原始的母性关注阶段支持母亲,并与之一起应对外部世界,从而支持母亲和婴儿这一共生体。

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

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核心思想是:婴儿有着形成依恋、与照料者进行原初互动并为获得探索和发展而把他人当作“安全基地”来使用的生物学倾向。简单来说,婴儿有一种与母亲或照料者的未被阻断的/安全的依恋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观点最初受到精神分析师的攻击,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学者们发现婴儿从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学会了如何感觉、预测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这对他的自我调节和未来的情绪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发展性意义。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心智化,心智化的发展遭到阻碍和损伤,不仅是因为与原始照料者的分离,也包括情感忽视、严厉、不敏感的照料或侵犯,以及现实中的虐待。这些了解能帮助分析师定位病人的早期创伤和发展损伤。

小结

时至今日,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越来越贴近,依恋理论关注的外在客体关系和精神分析关注的内在前意识和内在客体关系相互补充,帮助分析师理解婴儿的内在和外在世界如何相互作用,发展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这一章的笔记就到这了,接下来读《第三章:精神分析简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