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已经18岁的裴周玉如愿以偿地参加红军,他并不是一个人,村庄周边的80余人。其中,里面有他四个堂兄弟。当革命胜利后,80余人只剩下3人,而他们5兄弟中,只剩下他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裴周玉出生在湖南平江龙门,祖上就很贫困,爷爷当苦力,在裴周玉出生的第二年病逝了。全家的重任落在祖母张杜莲身上。奶奶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生养三男一女,除了大儿子和女儿以外,二儿子、三儿子也早亡了。

裴周玉的父亲是一个雇工,给地主商人挑担,各地跑,去过武汉、九江、长沙,也算是讲过世面的人。不过随着年纪增加,挑不动了回乡租地卫生。在一个靠天吃饭的时代,一年收四五百斤,给地主交租后,所剩无几,只能靠吃红薯、野菜充饥。

他的母亲18岁嫁过来,为了养家糊口给地主家当奶妈,小儿子也是嗷嗷待哺的年纪,吃不到奶水,在地主的欺凌下,加上身体虚弱,最终病倒而撒手人寰,才3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龙门遇到大旱,哪里有吃的,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吃“观音土”。这种东西吃了拉不出来,肚子痛得打滚,有时候需要用手抠出来,粪便像羊屎一粒一粒的。肚子不疼了,第二天照样吃,不吃没有其他吃的,吃了一个多月。

1926年,龙门遇到洪灾,家里被水冲垮,没有栖身之地。在本家堂叔伯的帮助下才有了草屋住。

裴周玉5岁开始帮家里干活,7岁很多体力活也能干,12岁给地主家当长工,一天20个铜板。这不是天天都有活可做。干几年下来,他认为当苦力摆脱不了贫困,而且工作时际超长,不如学一门手艺养家,至少不用太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了好几个手艺师傅,最终选择烧窑,在干得起劲时,农民运动席卷而来,他就成为积极一员。成为儿童团团长。这一年秋收起义后,主力部队转移到他们这里,想着参军,因年纪小而没有实现。1928年,平江暴动时,他想参军还是没有被同意。

1930年,彭老总指挥的红5军打回平江,在这里扩红,已经18岁的他符合参军的条件。他们村想参军就要100多个儿童团团员。上级让他劝阻,设置几个规定,17岁以下30岁以上不能,家里没有劳力的不能,家庭反对的不能等。最终剩下80余位,其中有他和四位堂兄弟分别是,裴云桥、裴有缓、裴得生、裴鸣耕。

参军报名的事情,他没敢告诉奶奶,怕她阻拦,只好偷偷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5人参军后,被分配到一个排,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战争是残酷的,在日后的革命岁月中,村里80余人,只剩下3人,分别是裴周玉、姜国华、罗卫。他们五兄弟中,裴周玉幸运的看到新中国,并被授予开国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