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腐朽软弱的、屡屡受辱的晚清时代里,总有一批有着远见卓识的、不惧牺牲的仁人志士,为民族前途而奋斗。本文讲述的聂士成,就是其中比较耀眼的一位民族英雄。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军事才华和战绩,才能成长为晚清十大名将之一呢,才能击败被日寇称为东洋第一名将的立间尚文呢?才能让一向狂妄自负的八国联军对其产生畏惧感呢?
01 聂士成简介
1836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成人后就投身军旅。在中法战争中参与渡海援台战荣获战功,自此崭露头角。甲午战争中在多路大军惨败的情况下,击败东洋第一名将立间尚文,因此提升为直隶提督。然而这样一位为国立下辉煌战果的民族英雄,却因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软弱而战死了。
02 甲午战争之血战摩天岭
1892年,时任山西太原镇总兵的聂士成,敏锐地察觉到日寇在不久的将来要进犯清朝。他就游历东三省及韩俄边界,编著《东游纪程》四卷。这让他对东北的山川形胜了如指掌,为他取得摩天岭大捷埋下伏笔。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军陆军统帅叶志超畏敌如虎,一遇日寇就狼狈逃窜,致使鸭绿江江防未经抵抗就全线崩溃。此战日寇伤亡不过百余人,而清军战死者就超过2000人。叶志超等人的腐朽窳败,不仅让清军惨败而归,还将中华民族彻底推向列强入侵中国的盘中餐。由于叶志超等人的“功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耻辱的一页。
而一向有军事才能的聂士成却惨遭叶志超等人的排挤。在当前局势艰难的情况下,不仅没采用聂士成的拒倭之策,还想将其驱赶回国。不久后新任统帅宋庆命令聂士成继续参与鸭绿江江防之战。聂士成根据地形图判断出摩天岭是日寇要进攻清朝的必经之路,随后就组织麾下布防摩天岭。
在这场战斗中,只有不到两千的士气低落的清军士兵愿意跟随聂士成阻击日寇。而日寇不仅装备精良,还人数众多,士气如虹,这种不对称的力量对比将聂士成所部推向危险的局面。他利用山高路险的地形优势,埋伏射杀敌人。其后趁着大雪降临的晚上,率领三百骑兵奇袭连山关,收复分水岭,取得摩天岭大捷。此战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击败日寇名将立间尚文,取得了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甲午战争中的部分清军虽然顽强抵抗,也取得一些战果,但无法扭转败局。不过他们英勇无畏地抵御外侮的精神,应该得到人们的永远怀念。
03 聂士成血战八国联军,悲愤身亡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5月25日,清廷下旨对列强宣战,并命令聂士成率部保卫天津。战争前期,聂士成与义和团配合较好,成功地将联军阻挡在廊坊一带。后期聂士成将义和团当做诱饵来痛击联军,共毙伤联军三百余人。最终迫使联军狼狈逃回天津,取得廊坊大捷。然而其屡次血腥镇压义和团的做法,也为其埋下战死的祸根。
六月下旬,聂士成奉命攻打天津租界十余次,差点就攻下天津租界。当时西方军队称聂军是中国最强悍的军队,一度令联军畏惧。然而在形势偏好清朝的情况下,清军内部矛盾却迅速激化,促使局势发生重大改变,这也为清朝再次以惨败而告终埋下伏笔。
最令人可悲的是义和团虽然很伟大,但总是被一小撮人利用。廊坊大捷后,愤怒的义和团成员不仅劫掠聂士成家属,还联合清朝内部投降派,诬告聂士成通敌卖国。朝廷内部也横加指责,不经过调查就给聂士成以革职留任处分。7月初,义和团激进分子击伤聂士成。陷入内外交困的聂士成悲愤欲绝,选择以近于自杀的方式与敌人作战。1900年7月9日,聂士成被炮火击中,自此战死疆场,时年六十四岁。
聂士成陨落后,清军再次全线崩溃,联军很快就攻占北京。一向自傲的联军,为掩饰败于清军的耻辱战绩,就在华北境内制造了一系列的滔天罪行。大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也再次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自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也就成了洋人的朝廷。
04 总结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数仁人义士的真实写照。历数晚清民国时代,在祖国遭难的时候,他们总会主动挺身而出。即便知晓结局黯淡,有死无生,也义无反顾地与敌人血战不休。他们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象征,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悲壮史诗。他们勇于反抗,才成就了打不垮的中华民族。
虽然他们的抵抗只取得些许战果,于大局而言于事无补。但他们不屈不饶地抵御外侮的精神,不仅让洋人恐惧,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他们的光辉事迹,应当得到人们的怀念与发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