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中旬,冀热辽军区接到朱德进军东北的命令后,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即抽调主力8个团共13万余人,分三路向东北挺进。30日,由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率领的冀热辽东路部队在苏军配合下打下了山海关,尔后率2000余人乘火车于9月5日抵达沈阳。当他们准备下车时,遇到了麻烦。
不明实情的荷枪实弹的苏军堵住了车门。后经与驻沈阳苏军司令部再三交涉,终于在沈阳站住了脚。他们在苏军的默许下,成立了以曾克林为司令、唐凯为政委的沈阳卫戍司令部,又在原东北抗联人员的配合下,建立了以共产党人白希清为市长的沈阳市政府。但当时中央对沈阳的情况并不清楚,攻克山海关的消息是一周后才出现在延安的报纸上。曾克林所带的电台功率太小,无法与延安取得联系。
一、山东方面也行动起来
8月24日,山东分局致电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分局指定由你们派出于克同志(或其他更适当的人选)以东北义勇军名义,穿便衣在旅顺、大连与红军接洽,如得其同意,即由你们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开赴东北执行上述任务。望从速办理,并将办理情况随时电告。
山东分局把东北侦察任务交给胶东区,不仅是因为由胶东渡海去辽东甚便,还因为胶东区党组织早就派人在大连建立了胶东区党委大连支部,1944年又多次派人进入安东(今丹东)地区活动,建立了中共辽东支部等组织。苏联出兵后,这些党组织已迅速行动起来,在大连组成了两支工人武装,在安东组成了3个支队。
接到山东分局的电报后,胶东区党委即紧急部署渡海侦察,从不同渠道先后派出多批干部和武装队伍。其中对中央决策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由吕其恩、邹大鹏、柳运光和于克率领的先遣支队的侦察。
于克是山东分局点了名的。他是吉林省长春市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按照党组织安排,参加东北军,任地下党的工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39年6月到山东分局工作,先后任分局社会部组织科科长、胶东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兼城工部郊长和区公安局长等职。接到山东分局电示后,胶东区党委就安排于克和区党委联络部部长邹大鹏等准备渡海侦察。此时,去延安参加中共一七大的原胶东区党委组织部长吕其恩、统战部长柳运光,奉中央指示回到胶东,执行经海路去辽宁的任务。
于是,胶东区党委即令邹、于与吕、柳一起,迅速组建一支跨海进军东北的小部队,其成员主要由区党委的联络部、社会部、城工部、统战部及军区所属的有关部门选调。调配的干部有陈云涛、李光、王德真、段品三、韩彬、张先文、李进国、隋从新、邓东等,以及电台机要人员,配备最能打仗、战斗经验丰富的东海独立团二连的2个排约80人,组成挺进东北先遣支队,吕其恩为司令员,于克为副司令员,邹大鹏为政委,柳运光为政治部主任。
先遣支队于8月25日正式集结,9月5日傍晚,分乘两艘汽轮由烟台港出发,向庄河王家岛的航向前进。两船曲折行进了24小时,于6日傍晚抵达王家岛。
吕其恩是王家岛人,登陆时大声召唤说:“我是吕其恩,乡亲们不要怕,我回来了!”部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问候。
登上岛子后,支队在群众引导下,突袭伪警察分所,处决了罪恶累累的伪警长,摧毁了岛上的伪政权。9月7日,支队又擒获由庄河伪县长派来王家岛的伪警察姜泽新等人和一艘汽艇。支队领导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姜泽新智取庄河县城。第二天晚上,支队带着姜泽新等人驶向庄河海岸,9日晨顺利进入庄河城,摧毁了伪政权和伪武装。12日,成立庄河县民主联合政府,任命吕其恩为县长。
解放庄河城后,支队向延安总部、山东分局和胶东区党委电告了行动情况和继续开展工作的设想。随后,展开扩军工作,部队由80人发展到1000多人。9月上旬,胶东区党委大连支部组织的两支工人武装,转到庄河与先遣支队会合。根据延安总部的电示,陈云涛负责在庄河沿海搜集船只,派回胶东接运部队。
此时,率一个排去大连侦察的吕赛,已返回胶东。10日,胶东区党委向山东分局和中央电告了与苏军非正式接头的情况及先遣支队的情况,决定“另调两个营及百余干部随即前去,并决心继续大批抽调”。电报还建议万毅可率部队从胶东前往东北。中央、分局如有干部请尽速派来,以争取先机,抢占与开展东北工作。
中央收到山东来电,非常高兴,于11日发出指示,决定加大派兵进入东北,并致电重庆代表团:胶东区党委派一排武装乘汽船到大连与红军联系,现已返回,红军某少将与之非正式接头。据称我在乡村活动,红军不加干涉,在大城市组织非武装之团体亦可。现红军只控制大城市及要道,乡村及内地小城市相当混乱,伪组织有的等待,有的畏罪逃跑,有的小城市被土匪占领,群众情绪极高,自动殴打日人,并有自发组织。我登陆略一号召,便有数百人参加工作。从胶东去东北,水路甚便,亦甚安全,部队过海船只亦不成问题。胶东已决定派两个营及百余干部即去东北。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已电山东抽调4个师12个团共2.5万至3万人,由肖华率领即日分散进入东北,并已电华北各地去东北干部即日集中起程。
延安向北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这其中,胶东的跨海探情是起了作用的。
二、正当中央谨慎地安排秘密进军东北的行动时,曾克林一行乘坐的飞机从天而降
原来,这期间进入沈阳的曾克林部,已开始放手大干起来,收集武器,扩充人马,从苏军交给他们看守的一个军火仓库搬出3万支步枪,300挺机枪和100多门炮。由于动作过大,引起苏军的不安,怕刺激蒋介石和美国人,于是决定派人与延安取得联系。9月14日,曾克林与苏军代表同机飞抵延安。
东北来人更使中央领导人喜出望外。朱德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会见了苏军代表。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刘少奇主持下,听取曾克林的汇报。曾克林报告了进入沈阳的经过后,说:东北各地秩序混乱,到处堆积着武器和物资,无人看管,各种轻重武器都可以随便拿。任何人只要不打八路军和中央军的旗号,都可以自由进入东北。我们已经看守了沈阳各重要仓库和工厂,枪有几十万,大炮有几千门。红军只占领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村都没有人管。
这些情况与山东的报告基本相同。接连而来的好消息,给中央领导人以极大的振奋。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继续举行会议,通过两项决定:(一)立即成立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彭真为书记。(二)从华中、华北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不带武器,穿便衣作为劳工到满洲找东北局。进入满洲边境时,绝不可被红军及英、美、国民党人发现,绝不要经过有红军驻扎的地方,一旦进入满洲境内,即须使用满洲本地番号,消灭八路军原有的证件。
在会议上,刘少奇强调说:“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的强大力量。”并指出:“这是千载一时之机。”
9月17日,彭真、陈云等搭乘苏军飞机前往东北,第二天,住进了当年张作霖在沈阳的大帅府,东北局正式开始运转。彭真和陈云当时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书记。中央将他们一起派往东北,可见对争取东北的重视。
送走彭真一行,刘少奇立即起草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向重庆的毛主席、周恩来报告东北的新情况,提出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并建议,新四军在江南的主力立即转移到江北,调华东新四军10万人到冀东,或调新四军主力到山东,再从山东、冀鲁豫抽调10万人至15万人到冀东、热河一带。19日,毛主席、周恩来复电表示,完全同意。
三、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接到毛主席电示后,刘少奇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将战略方针的提法确定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当夜,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部署给各中央局和战略区的指示电:
(一)晋察冀(除冀东外)和晋绥两区现有力量,坚决打击傅作义、马占山向察哈尔、张家口的进攻,完全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
(二)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先由山东调3万兵力到冀东,协助冀热辽军区肃清伪军,开辟热河工作。完全控制冀东、锦州、热河,另由山东调3万兵力,进入东北发展。
(三)华东新四军〔除五师外),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
(四)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并扩大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员,罗荣桓到东北工作。将山东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现在的华中局改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
(五)晋冀鲁像军区,竭力阻滞并打击顽军北上部队,准备3万兵力,在11月内调到冀东和进入东北。
至此,形成“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大决策,完全改变了抗战后期向南发展的方针,也拉开了山东八路军挺进东北的大幕。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全力争取东北,是特殊背景下的一场战略大角逐,犹如一盘大棋。对中共中央来说,各个战略区都是摆在这一大棋盘上的棋子。山东是其中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一枚棋子。
山东南连华中,北接河北,隔海与东北相望,由陆路北出冀东和由海路进入辽东,均十分便利,有利于争取时间。山东主力北进后,华中、苏北的新四军即可迅速北移山东,担负向南防御的任务,不会留下战略空白。此外,东北人口中由山东迁移过去的比例大,山东部队进入东北容易同当地人民打一片。这种优越的地理区位,是除冀东外的其他战略区无法比拟的。早在1942年,毛主席就致电在山东指导工作的刘少奇,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指出了山东在抗战胜利后的重要战略地位:“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新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此点目前不须对任何人说),如此则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
强大的武装力量是山东地位举足轻重的又一重要因素。抗战结束时,山东八路军达27万余人,约占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1/5强,民兵发展到50万人,自卫团150万人。
以此为基础,山东便成为进军东北和防御国民党向北推进、抢占华北和东北的战略阵地。中共中央赋予山东根据地两大任务:向北,以山东为主要兵源和出发基地,抽调山东主力和干部抢占东北;向南,迎接华中局和新四军部队北移,把沿津浦铁路北上的国民党军部队阻滞于山东地区。
中共中央对山东军区出人出枪进入东北,寄予了最大的希望和托付。在发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部署指示的第二天,刘少奇又致电山东分局: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而控制东北的任务,除开各地派去的部队和干部外,中央完全依靠你们及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要以山东的全部力量来完成。
中央的意图是要山东的部队来担当东北武装力量的主力。因此,这次战略调整,对山东而言,可谓“大搬家”,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东北战略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此步棋走得好坏,可直接影响争夺东北的结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