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的热映,我们知道了70多年前发生在那片冰天雪地中的惨烈战争,大家都看得泪流满面。
说实话,要不是电影的巨大推动作用,很少人会知道在朝鲜战场上竟有这么一场比长征还苦的战役。
电影《长津湖》
(一)
长津湖战役从战斗层面上来讲,打得并不算好。
只能是战略层面上的胜利,毛主席就在战后12月17日的电报中说道:“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26军第88师被取消番号,师长,政委被撤职,不少团营级干部被撤职或者处分,成为了志愿军中最憋屈、也最让人叹息的部队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第二战役(1950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的基本情况。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第二次战役的东线,而最能体现第二次战役的主战场和我方战绩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战场是西线那一部分。对于美军来说,西线才是他们的埋骨地。
第二次战役作战图
⒈美军部署
美军麦克阿瑟发动钳形攻势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阿尔蒙德的美第十军从东线长津湖西进【包括:美陆战1师,第3师,第7师和南朝鲜伪第1军(伪首都师和伪3师),约10万人】;让沃克的美第八集团军从西线由清川江北进【包括:美第1军(美第1师,英军27旅,南朝鲜伪1师),第9军(美骑1师,美2师,美25师,土耳其旅),南朝鲜伪第2军(伪6师、伪7师、伪9师),预备队(英军29旅,美空降187团),约22万人】,最后在鸭绿江以南的武坪里两路合击,围歼我军。
⒉志愿军部署
彭总根据情况,让所有部队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和反击,主动后撤三十公里,给美军造成假象,好诱敌深入,然后再突然发起反击,逐个击破。
东线:由紧急入朝的第九兵团三个军(20军,26军,27军)12个师约15万人,在长津湖一带利用地势将东线敌人切成数段后全部歼灭。
西线:原东线42军两个师调往西线,集中六个军(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66军)18个师,约23万人,以运动战痛击美第八集团军,迂回穿插,逐个击破,最大范围地歼灭敌人。
朝鲜人民军在敌后铁源一带破敌交通,配合正面作战。
美军大撤退
⒊战果及影响
这次战役共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圣诞节攻势”,将敌人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战略意义至为重大的一次胜利,在美国朝野上下引起剧烈震动。美国舆论界把美军在朝鲜的失败称作“噩梦”“悲剧”,惊呼“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二)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看看东线长津湖的情况:
志愿军第九兵团从东南沿海急调入朝,向长津湖区域发起攻击。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更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在解放战争中所率领的第十纵队有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美誉,尤其擅长打阻击战。
东线长津湖作战经过图
中央军委的部署:
20军首先将古土里、柳潭里的敌军和下碣隅里的敌军隔离,保障27军歼灭柳潭里,新兴里敌军,坚决阻敌北援。同时,军主力对下碣隅里之敌实施突击并歼灭之,另以一部分兵力攻歼仓里之敌。27军首先歼灭柳潭里,新兴里敌军,尔后协同20军歼灭下碣隅里的敌军,并以一部分于西于水里,小汉岱地区向赴战岭方向警戒,保障右翼安全。26军位于临江地区,为兵团预备队,随时准备向惠山镇方向机动。
通过以上部署可以看出,就是让20军打穿插,27军打攻坚,26军作为预备队。
在长津湖战役爆发前15天(即11月12日),毛主席就通电指示:“我军以4个师围歼其2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1个至2个师作预备队。九兵团的26军应靠近前线……”
情报误判
显然,当时的宋时轮等兵团高层,对于战场形势及战略部署都胸有成竹,认为用两个军(20军、27军)10万人打对手美陆战一师为主的2、3万人,完全没有问题,符合我军“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一贯打法。
前面我们说过,东线的“联合国军”是以美第十军为主的兵团,包括南朝鲜伪军两个师在内的5个师,兵力在10万人左右,比九兵团预计的兵力多出3倍还不止。
这就造成在整个长津湖区域内的多个战场,我军的兵力优势不复存在,往往要面对更多的敌人。
例如:在柳潭里是美陆战一师的2个团(约8000人)驻扎,而我军情报认为只有一个团。随后在79师(约1万人)的攻击时,兵力比变成1:0.8,兵力上完全没了优势,更何况美军的装备是变态级别的,飞机、坦克、大炮及重机枪简直不要太多。
再如:电影《长津湖》中歼灭“北极熊团”,团长麦克里安被击毙的新兴里战斗中,之前预估美军只有一个加强营,后来抓了一个舌头审问,才知道居然是5个营的兵力,是预估人数的3倍多。
英勇作战的志愿军
这也是为什么长津湖战役会打得如此惨烈,除了零下40℃严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外,对敌人的误判是主要原因,造成我军巨大的牺牲。
之前我们提到,毛主席提前15天就强调过,让预备队26军靠近前线。事后我们再来看就会发现,不得不佩服我们伟大领袖,在战术上就是要防止在出现上面情况时,让预备队第一时间进行战场,迅速击败敌人。
可是,当时宋时轮为什么没有及时把26军向前调动?
一、对主力部队有信心(曾经华野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原许世友九纵);
二、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防止美军从东面杀过来,对我军形成迂回包抄。
26军情况
临危受命
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九兵团必须于12月3日,解决所有被包围的敌人。当时20军、27军遭受巨大伤亡,明显疲惫,而且美军在“北极熊”团被全歼后,已经意识到无法在长津湖继续与我军作战,于是下令全军南撤咸兴,突出我军包围。
面对十分紧急的军情,宋时轮才命令26军要其迅速前往下碣隅里地区,彻底堵住南逃美军退路。
26军接到的命令要求12月4日白天到达下碣隅里,并于晚上7点,发起对下碣隅里的总攻。
风雪进军的志愿军
但是,26军当时是作为预备队一直处在长津湖北面,整个驻地区域内各师距离下碣隅里,距离最近的有45公里,距离最远的有70公里,而且面对严寒的天气,装备物资紧缺,一昼夜行军根本到不了,军长张仁初就同宋时轮据理力争,最终宋时轮勉强同意26军延迟一天到达。
此后26军把这一任务又交给了88师,当时88师距离下碣隅里以南的独秀峰70多公里。(有一种猜测:可能是通讯员在情急之下把78师错看成了88师,导致88师接到了这个任务)
贻误战机
虽然任务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也是在这场战役中,38军113师仅用了14个小时一夜急行军72.5公里,抢在敌人前面堵住了美军的退路(另一篇文章中有具体描述)。与第113师相比,第88师的时间更多,完全可以完成任务。
然而,师长吴大林认为部队已经扎营,夜间行军困难,可能会迷路,所以将出发时间推迟到第二天下午,整整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晚了15个小时。
而且又是在白天顺着大路行军,肯定被美军狂轰乱炸,造成严重伤亡。师长吴大林乘坐的吉普车被美军击毁,差点被弹片击中。师部和司令部失去联系长达一天。
美军飞机狂轰乱炸
在向独秀峰行进中由于师长吴大林的错误判断,导致下山撤退主力团遭到撤退途中的美军猛烈反击,团长等多名指战员阵亡。
另外也因后勤补给线被炸断,大量的战士被冻死冻伤,甚至饿死,造成非战斗减员。
以上种种,让高度机械化的陆战1师主力觅得生机,顺利从下碣隅里突围成功。
战后
此战我军虽然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但不尽如人意,首先是对战争准备不够充分,尤其对敌人的情况掌握不够清楚,导致未能全歼美陆战1师。
而88师的问题最为严重,不仅没有完成截击敌人的任务,还减员超过2/3(战斗结束后,88师愣是凑不齐一个团,战斗力基本丧失),最终88师的师长吴大林、政委龚杰以及副师长王海山均被撤职处理,就连许多团营级干部都受到挨批和处分!更惨的是88师的番号也在不久后被撤销。
第9兵团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全兵团15万人,3个军12个师,作战部队12万人,战斗减员19202人,非战斗减员(冻伤亡)28954人,减员总数48156人。
影视剧中的“冰雕连“
而我想说的是,电影《长津湖》中,美陆战1师侥幸逃出后,看到我军阻击部队被冻成“冰雕”后,都不禁动容。如果26军的阻击能够迅速一点,也许就不会有“冰雕连”的出现,他们应该是有后援的!
对此您怎么看?
向长津湖战役中的英雄志愿军致敬!向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英雄志愿军致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祖国的和平与稳定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最后给大家看一张27军的减员情况报告,真实反映了当年第9兵团的战士们有多苦。9兵团最终能把美陆战1师打成这样,已经足够逆天了。
减员情况报告
说实话,我哭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