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标题

果蔬中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相互作用机制及应用

深色果蔬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具有健康功效,特别是酚类化合物和类胡萝卜素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从而预防机体氧化损伤,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通过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种类植物化学物以合适的比例复配后,可以发挥抗氧化协同效应。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复杂,与植物化学物结构、清除自由基能力、体内生物利用率、靶向作用分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基于“脂溶性/水溶性-直接抗氧化/间接抗氧化”的多层次抗氧化协同作用理论,研究食源性植物化学物抗氧化构效关系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一方面应用于复方功能产品的配方设计和开发,有利于提高产品功效,实现原料的高值化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膳食的营养价值,精准指导我国居民膳食中不同植物化学物的合理摄入,促进人体健康水平。

嘉宾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红艳 教授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副院长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主要从事植物化学物功能食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 项、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项目2 项、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 篇,封面论文6 篇),牵头制定地方标准1 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4)、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5)、霍英东青年教师二等奖(1/1)、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2/10)等。

实习编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刘芯;责编:张睿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食品及生物学科科技人员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技巧、提高SCI期刊收录的命中率,综合提升我国食品及生物学科科技人员的高质量科技论文写作能力。《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2024年8月1—2日在武汉举办“第11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

为提高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和食品科技产业支撑能力,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将与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国家市场监管实验室(食用油质量与安全)、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时间:2024年8月3—4日,会议地点:中国 湖北 武汉。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

研讨会招商招展

联系人:杨红;电话:010-83152138;手机:135221799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