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暑已经接近尾声了,而且在7月15日就“入伏”了,意味着更热的天气就要到来了。

而在小暑节气后,就是大暑了,大暑就是“大热”,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来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那大暑就要到了,而在民间就有“大暑中伏前,必定是灾年”,今年是哪天大暑,是在中伏前吗?有什么说法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看看老祖宗的谚语咋说。

(1)大暑中伏前,必定是灾年。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而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大暑节气如果是在中伏前,那么当年就是“灾年”。

另外这句谚语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大暑中伏后,五谷全丰收”,自然它的意思和上半句是相反的,说的是中伏到了以后才进入大暑节气,那么当年的各种粮食作物都会大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年的大暑是在7月22日,可是中伏却是在7月25日进入,一共有20天,到了8月14日才进入末伏,由此可见今年就是“大暑中伏前”,那么今年是“灾年”吗?

其实这句谚语也是有几分道理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主要还是怕受到旱情的影响。古人观察发现,一般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面受到旱情的概率大很多。而中伏以后才进入大暑节气,则不太容易出现旱情。

众所周知,一般中伏都是有20天的,只有极少数年份中伏是10天。如果还没有进入中伏就迎来了大暑节气了,那也就意味着后面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酷热、高温的天气,而如果降雨又不多,田间的农作物就会受到旱情,严重的还会旱死,自然产量就会低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大暑在中伏以后,炎热的天气明显就要短一些了,不久就要出伏了,后面就是立秋节气了,而立秋后不久就会下雨了,自然粮食受旱的概率低。

(2)大暑节气下雨好,还是天晴好?看农谚咋说。

①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大暑节气期间如果是以阴雨天气为主,那么后面的粮食作物就会迎来大丰收。

大暑节气的时候,在南方地区正是双抢时节,既要抢收早稻,又要急着把晚稻秧苗插好,而这个时候对雨水的需求量肯定很大。不下雨的话,稻田就没有水。

而在北方地区,大暑节气期间也容易出现旱情,正所谓“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如果在大暑节气期间隔三岔五下一场雨,如果是持续的阴雨天气就更好了,大大的缓解了旱情,自然农作物也会迎来大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正常的年份,大暑节气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因为大暑节气正好是在中伏期间,而老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说的是在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而三伏的中伏又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

但如果在大暑节气的时候,本来天气就是要热的,这样温度高了,农作物才会生长的旺盛。

可大暑节气较往年比较凉快,那气候就是很反常的。而反常的气候对人来说可能很舒服了,但对农作物却不利,它们没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长势不好,颗粒不饱满,产量自然就受到影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好些人也比较好奇,大暑节气后就是立秋了,那么立秋后还热不热呢?而在民间也有这样的谚语可以预测,比如这句就是。

它的意思是说在大暑节气的时候如果像秋天一样刮起了凉爽的秋风,这样可不是好事,预示着在立秋以后会非常的闷热难耐,甚至要比小暑、大暑节气的时候更热。

类似的谚语还有“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等,都是说明了节气和节气之间的气候是有一定联系的。其实这个也是有道理的,大暑小暑不热,就意味着这一年的酷热天有所推迟了,或者是提前到来了。

④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后种白菜

大暑节气一般是在中伏前后,而在这个期间虽然气温高,可是农民朋友也要抓紧种植一些蔬菜作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句谚语就非常的经典,估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它主要还是适用于广大的北方地区。它的意思是说在头伏期间就可以开始种植萝卜了,不过需要注意这里种植的是胡萝卜,而不是白萝卜哦。

到了中伏期间就可以播种芥菜之类的作物了,这样到了冬季就能用它们来腌制各种泡菜了。

至于三伏后,这个期间更为关键,因为北方人过冬的白菜就要开始播种了,在几十年前它可是北方人冬季最常吃的一种蔬菜。当时家家户户都会囤积大量的白菜,一次购买数百斤。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以上五句大暑节气相关的谚语,虽然不是全国适用,但是它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那么在你的家乡有哪些和大暑节气的谚语呢?也欢迎大家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