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将军” 韩复榘:老家河北,主政山东,死于武汉,为何葬在信阳?
引言
1938年1月24日晚七时左右,武汉武昌平阅路33号院内的一座小楼上传来一阵枪响,一位北方汉子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
这位被秘密执行枪决的人,就是曾经大名鼎鼎、如今臭名远扬的原山东省主席、陆军二级上将韩复榘。
令人疑惑的是,主政山东8年多的河北人韩复榘,死后为何被葬在河南信阳的鸡公山呢?从其人生经历来看,这位韩大将军与信阳鸡公山的确是有些缘分的。
1/投身军旅
韩复榘是河北霸州东台山村人,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农历正月初五日(1891年1月25日)。韩复榘出生时,家有6间平房,30多亩耕地和自养畜及碾磨等。
这样算来,韩家在当地也算是中等人家了,但是,真实情况却是,韩家的人口多,那点家业根本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用现代的概念来表达,就一贫困户。
总是待在这样的家庭里,肯定是没大出息的,为另谋生路,韩复榘19岁那年就离家出走闯关东。辗转到达辽阳后,正值北洋第二十镇在新民府招兵,韩复榘毅然选择从军,被编入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
进入第三营,为韩复榘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因为,第三营的管带(营长)就是后来成为西北军大佬的那个冯大将军。
韩复榘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父母也让他读了几年书,粗通文墨,这在旧式军队里,算得上是个人才了。韩复榘外表斯文,还写得一手好字,冯管带颇为喜爱,就让韩复榘当了营部的司书生,掌文牍缮录,相当于现代的文书吧。
跟对了人,进步就快。韩复榘由文书干起,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成为冯部的得力战将,与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韩多峰等人一起被称为西北军的“十三太保”。
韩复榘与鸡公山结缘,正是他追随西北军大佬时期。
2/结缘鸡公山
1926年9月,老冯“五原誓师”,东山再起,从北方协助国民革命军北伐,冯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韩复榘任援陕军第六路司令。
1928年,韩复榘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师师长。1928年4月,奉军进攻河南,韩复榘担任北路军前敌总指挥。6月,韩复榘率部击溃奉军,攻占北京南苑。
1928年底,韩复榘受命担任河南省主席,第一次成为主政一方的政府要员。在此期间,韩复榘曾经到过信阳的鸡公山,并对其留下良好印象。
鸡公山北距信阳30余公里,为淮南大别山西端的浅山区, 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特征, 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鸡公山素有“青分豫楚、气压嵩衡”之美誉,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被称为世界建筑高山集萃,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尤以“云中公园”而闻名于世。
韩复榘上山后,便被鸡公山的绰约风姿所吸引。韩复榘对陪同的属下表示:“百年之后若能托骨于此,吾愿足矣。”没想到,这一语成谶,鸡公山日后真的成为他的埋骨之地。
韩复榘主政河南的时间虽短,却是他人生路上的又一转折点。
3/叛冯投蒋
韩复榘就任河南省主席不久,他的师长职务就被冯给免掉了。正是这一人事任免事件,加剧了韩复榘与冯之间的矛盾,并萌生投靠蒋之心。
1929年5月22日,韩复榘与第二十四师师长石友三联名发电,表示“维持和平,拥护中央”。
随即,韩复榘接受了蒋任命的第三路军总指挥之职。石友三被蒋任命为第十三路总指挥,后又担任了安徽省主席。
韩复榘与石友三的背叛,使西北军事集团由此走上了没落的道路。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韩复榘任“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指挥部就设在信阳,韩复榘登临鸡公山当在此期间),随后率部开赴山东。当年9月,韩复榘在济南任山东省主席,开始了他长达8年的对山东的统治。
韩复榘督鲁8年,犯了许多屠害革命的罪行,所以,在后来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韩复榘是个不折不扣大反派。
比如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口中的韩复榘,就是个草菅人命、不学无术的混不吝。
5/失地辱国
中原大战中的韩复榘虽然不遗余力地替老蒋卖过命,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表现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榘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
为了保存实力,他与日本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暧昧。日军进攻山东时,他不战而放弃济南,将黄河泰山的天险拱手让敌。成为令人耻笑的“逃跑将军”。
韩复榘畏敌退却、丧权失地的行为,激起了上下不满,一时间舆论大哗。为了杀鸡儆猴,老蒋最终下决心除掉韩复榘。
1938年1月11日,老蒋借在河南省政府召开高级将领机密军事会议之名,将韩复榘诱捕于开封。其后,韩复榘转押至武汉接受高等军法会审,并于24日晚被执行枪决。韩复榘也因此成为抗战期间被处死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因韩复榘是二级上将,又是一省主席,加之老蒋念及韩复榘在中原大战中的功劳,韩复榘被枪毙后,准其择地安葬。
6/最终归宿
当时,韩的老家是回不去了,因为韩复榘的家乡已被日军占领,寻不到安身之地。韩复榘的老友孙连仲想起他当年在鸡公山上说的那句话,这才建议将他葬在鸡公山上。
孙连仲的建议获得老蒋的首肯。最终,韩复榘的灵柩被安葬于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墓地。墓前立一石碑,上刻“韩复榘之墓”五个大字。
1954年,经人民政府批准,韩复榘的灵柩由其子女迁往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安葬。如今,鸡公山上的韩复榘墓,为其衣冠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