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国华,今年55岁,是一名退休的小学老师。我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套市区的老房子和一点存款。

这些年,我一个人过着平静的生活,种种花,看看书,偶尔和邻居聊聊天,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也算安稳。

我有一个儿子,名叫周远,今年3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外企工作,收入不错,事业也算稳定。三年前,周远和儿媳妇林晓结了婚。林晓是个漂亮的姑娘,性格开朗,家境普通。

婚后,他们住在我为儿子买的一套小两居室里。

起初,我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挺幸福。儿子工作稳定,儿媳妇也很懂礼数。

每次来看我,林晓都会带些水果或者小礼物,嘴甜得很,总是“妈”“妈”地叫个不停。看着小两口甜蜜的样子,我心里感到很满足——家和万事兴,老人还能图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能想到,这份平静的日子,居然会在一场“断供风波”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去年年初的一天,周远突然来找我借钱。他一脸为难地说:“妈,我们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先借五千块,等发工资了就还您。”

我当时很疑惑,周远的工资不低,林晓也有工作,两个人的收入在我们这座城市算是中等偏上,怎么会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儿子开了口,我也没多问,直接从存折里取了五千块给他。

没过几天,我在商场偶然遇到了林晓。她正拎着几个大牌购物袋,满面春风地和闺蜜讨论新买的衣服和化妆品。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心里一阵发凉。回到家后,我试探着问了周远。他支支吾吾地解释说:“妈,晓晓喜欢网购,有时候会买点奢侈品,但我也不好说她。”

听着儿子的话,我心里五味杂陈。那天晚上,我只淡淡地回了一句:“你们小两口的日子,自己算清楚。但我这儿的补贴,不是无底洞。”周远听后低头不语,我也没再追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接下来几个月,周远却三番五次地来找我借钱。每次,理由都差不多——“临时周转”“月底还您”。

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明白,小两口的日子早就被林晓的“剁手党”习惯拖垮了。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我特意找林晓聊了一次。

那天,我煮了一壶茶,把林晓叫到家里坐下。她一边吃着我准备的水果,一边笑眯眯地说:“妈,您找我有事吗?”

我斟酌着开口问她:“晓晓,这几年你们过得还好吗?怎么总听周远说手头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晓倒是很坦率,毫不避讳地回答:“妈,现在年轻人不都这样吗?花呗、信用卡,不用白不用。我们赚了钱就是要享受生活嘛!”

她的语气轻松得让我心里一阵发堵。

我忍不住劝她:“晓晓,日子是要过到长远的,欠债不是长久之计。你们年轻人可不能只图眼前的快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晓却笑着说:“妈,您别担心,这些钱我们能还得上的。”话虽这么说,但我看得出来,她对我的话根本没放在心上。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这些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可现在,我却发现自己错了。

儿子和儿媳的日子已经陷入了债务的泥潭,而他们却浑然不觉。如果我继续“补贴”下去,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依赖我,甚至越陷越深。正如培根所说:“一次次的纵容,不是慈爱,而是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断供。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给周远一分钱补贴。刚开始,周远和林晓还会时不时来找我,甚至带着些埋怨的情绪。

周远有一次忍不住对我说:“妈,家里有困难您不是说要敞开说吗?现在我们真的遇到困难了,您怎么能袖手旁观?”

我冷静地回他:“远儿,我不是不帮你们,而是希望你们能学会自己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晓听了,坐不住了,当场翻了脸:“妈,您这话什么意思?我们也没想总靠您啊!再说了,您这房子和存款,最后还不是留给周远的?”

她的话像一根刺扎进我的心里。我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看着她说:“晓晓,这房子和存款是我养老用的,不是让你们还债的。妈只有一句话:该帮的我帮,不该惯的我绝不惯。”

林晓气得摔门而出,周远也跟着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周远和林晓再也不主动联系我,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给我打个电话,语气生疏得像陌生人。我知道他们心里有怨气,可这条路,我不能回头。

三个月后,亲戚告诉我,林晓的母亲——我的亲家母张桂芳,搬到了他们家住。张桂芳退休在家,平时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

她这一来,显然是想帮女儿女婿分担压力。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又是安慰又是担忧。安慰的是,至少有人能帮衬他们;担忧的是,怕张桂芳也被拖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又过了几个月,周远再次找到了我。他一脸憔悴,对我说:“妈,晓晓她妈住进来后,我们的开销更大了。再这样下去,我们真的撑不住了。”

我叹了口气,对他说:“远儿,你们不是孩子了,自己惹下的麻烦,得自己解决。如果你实在觉得难,就和晓晓认真谈谈,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周远默默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几个月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那天,林晓带着儿子来找我。她的脸上少了往日的骄傲,多了几分疲惫和歉意。她低着头对我说:“妈,对不起,这段时间让您操心了。我们想了很久,决定让我妈搬回乡下,因为市里的生活成本太高了。”

我愣了一下,听她继续说:“我也开始在网上接一些兼职,减少开销。以前是我太任性了,总想着过得舒服一点,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日子是要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听着她的话,我心里五味杂陈,既欣慰又心疼。林晓是个聪明的姑娘,只是以前太贪图享受,如今,她终于明白了生活的艰难。

从那以后,林晓变了。她不再疯狂网购,也不再追求奢侈品。她开始学着记账,规划家庭开支。周远也更加努力工作,甚至升了职。

去年年底,他们终于还清了大部分债务,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林晓还特意做了一桌饭请我,席间她拉着我的手说:“妈,谢谢您当初没有惯着我们。要不是您,我们可能还沉迷在那种虚假的生活里。”

我笑着摇了摇头:“晓晓,妈不是不帮你们,而是希望你们能明白,只有自己撑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现在,我的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林晓和周远都更加懂得珍惜生活,而我的心里也多了一份安慰。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所事事。”我想,这场“断供风波”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爱,是学会放手,让孩子在磨砺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