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博台线”见于2020年出版的《地理学报》第75卷第2期《博台线—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重要功能与建设构想》一文,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 地理环境 2016年博台线西南半壁与东北半壁国土面积占比为59:41,而两侧人口占比约为45:55,经济总量占比约为41:59,并分别向50:50的平衡格局演变;两侧人均GDP比值为44:56,人口密度比值为38:62,经济密度比值为32:68,城镇化水平比值为48:52,主要均量指标都逐步趋向1:1的均衡发展格局。 博台线是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渐变线,可建成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未来建成国家发展的战略脊梁线。博台线与胡焕庸线交汇点位于甘肃镇原县,垂直区域涉及甘肃平凉、庆阳和陕西宝鸡、咸阳4市交接地区。 博台线是连接“一带一路”双核心区的战略扁担线,是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支撑连接的实体线和国家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的琵琶型对称线,也是双向对外开放的中坚线、海陆联动发展的对接线,更是促进东中西部、南北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分界线,“博台线”对推动国家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战略作用。 有学者提出将“博台线”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博台线沿线地区的天山北坡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6个发育程度较低的城市群建设为鼎,支撑博台线从经济发展低谷区快速崛起,形成“3+6”的空间支撑格局,真正担当起国家发展战略脊梁线的重任,将其建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新增长带和高质量发展带。
历史沿革 “博台线”见于2020年出版的《地理学报》第75卷第2期《博台线—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重要功能与建设构想》一文,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 地理环境 2016年博台线西南半壁与东北半壁国土面积占比为59:41,而两侧人口占比约为45:55,经济总量占比约为41:59,并分别向50:50的平衡格局演变;两侧人均GDP比值为44:56,人口密度比值为38:62,经济密度比值为32:68,城镇化水平比值为48:52,主要均量指标都逐步趋向1:1的均衡发展格局。 博台线是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渐变线,可建成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未来建成国家发展的战略脊梁线。博台线与胡焕庸线交汇点位于甘肃镇原县,垂直区域涉及甘肃平凉、庆阳和陕西宝鸡、咸阳4市交接地区。 博台线是连接“一带一路”双核心区的战略扁担线,是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支撑连接的实体线和国家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的琵琶型对称线,也是双向对外开放的中坚线、海陆联动发展的对接线,更是促进东中西部、南北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分界线,“博台线”对推动国家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战略作用。 有学者提出将“博台线”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博台线沿线地区的天山北坡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6个发育程度较低的城市群建设为鼎,支撑博台线从经济发展低谷区快速崛起,形成“3+6”的空间支撑格局,真正担当起国家发展战略脊梁线的重任,将其建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新增长带和高质量发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