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关心全会的点评,那我们就谈全会。

这是一个很多人不愿意话题,因为所有专家的解读,都不会是标准答案;老胡也做了一个解读,接下来就静默了。

我也完全不希望自己做一种情绪化的解读。

首先要说明,历届三中全会都是划时代的,历届划时代的会议都会涉及到诸多主题,诸多的主题中核心只有一个。这一次的核心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人民为中心”不等于“人民经济”。

经济的体制与机制,是以产权为标识,不存在什么“人民经济”。在中国,很多政策语言不能去抠字眼,比如房住不炒,抠到最后,那干脆回到计划的等级分配好了。像我这学历与工龄都比马云高的人,是不是房子也会比他大?多美好的场景。但这是在做梦,所谓房住不炒,只不过是意识到了房价要跌,没人再炒了;诚如马光远的所言,如果还有人去炒,那对土地财政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政策会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

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高增期结束了,现在再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怎么谈?还要去预言中国经济以年均两位数,一直持续20年吗?不能够;还去预言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超美吗?不合适,这两年是从对美国经济总量占比的77%,滑落到了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我们方向变了,从生死时速转向了高质量,转向了消费。

消费的主体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可以解读为不再追求高增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这就是对新中心的经济学解读,

我们不谈体制的性质,也不谈人本主义的哲学,单纯从经济学的原理看中国,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的提升;由于中国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长期偏低,决定了消费与生产失了平衡,虽然如樊纲教授所言,老百姓的收入,保持在不造反就行了。但是,经济有它自身的规律,收入与财富的创造不平衡,就会出现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的情况,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自2018年新纪元的标志年后,一直趴在地板是反复摩擦,经济难以强劲复苏,缺少内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要想走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难局,将居民收入定位在樊纲教授说的不造反,肯定不行,不用对此做道德的批判,经济原理上就说不通。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样一个解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是生产端,是以产权所有者为中心;这个时代的大背景已经过去了;现在做转型,以人民为中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但也别想太多了,不过是经济从投资型转向消费型的上层建筑的表达。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将是今后中国经济三十年的主题,这是一个慢活。我不认为有什么特别的深意,从市场经济转向单一的计划经济,因为这不是理论问题,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