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无论水攻还是火攻,都算是奇袭的一种,通常运用此法的战将,都会在史书上写下灿烂的一笔。
比如楚汉争霸时期的韩信,以及三国时期的关羽都用过这一招,而且这些将军的名声都不算差。
而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抗日军在我国腹地的进发,国民党也用了这一招,企图用黄河大水代替百万雄兵抵抗日军侵袭,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这是为什么呢?
一、以水代兵的背景
其实早在清末,日本明治维新后就开始对我国东三省垂涎欲滴。《田中奏折》很早就暴露了他们以朝鲜为跳板,继而控制中国统领亚洲的野心。
然而日本毕竟国小力弱人口少,面对庞大的中国,只能采取蚕食的措施,逐步向中国移民。1937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全面开始。然而,蒋介石却一直寄希望于国联调停,试图让侵略者在外部压力下有所收敛。然而,对于当时国际社会而言,就是丛林社会,这样的期望完全是种徒劳。
最终日军大军从外海登陆上海,企图三月灭亡中国,然而淞沪会战脱了三个多月,彻底灭掉了日本军方的气焰。
但是对于当时执掌国民政府的蒋介石来说,虽然打破了日本速战速胜的神话,但我方的战损已经不堪承受。蒋介石直接放弃了当时的国都南京,开始带着政府官员西迁,其实离亡国奴只有一步之遥。
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蒋介石已经将手头的精锐部队基本全部送上了前线,后方全线溃退,暂时已经无法阻止起有效的抵抗了。
然而,另一方面此消彼长,日本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兵,希图沿江西进,沿着长江水道一路自东向西追着蒋介石身后打。
1938年5月,日军的脚步已经从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区进入郑州徐州,向陇海兰新线的腹地进发。这样快速的推进,导致蒋介石政府所在地武汉人心惶惶,但之前军队被打散了,各地军阀已经不计前嫌从各地调兵赶来,但一时之间时不我待。
二、花园口决堤现场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命令炸开花园口处的黄河大堤,他听信手下所说的以水代兵之策,希望用黄河水来淹死在郑州驻军的日本侵华日军。
其实当时黄河有守军驻扎,当时在此驻军的是国军将领商震,蒋介石一直通过电令等命令敦促执行。刚开始将决口选在赵口,因为此处靠近日军驻点,但是这里属于黄河转弯处的流沙堆集处,所以工程量太大无法执行。
蒋介石炸堤之心不死,让驻军紧急改换决口地点,因为花园口处比较薄弱,所以一声巨响后,大堤被炸毁了。大堤破口处是浩浩荡荡的黄河水,第二天中原腹地普降暴雨,黄河水量猛增,流速迅速上升,冲刷得大堤一片狼藉,赵口和花园口处同时破口,两股水流顿时带着大量泥沙冲向平原区的村庄和铁路。经过多年平静后的黄河再一次改道,然而这回居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黄河改道后,顿时淹没了广大中原地区的平原。因为挖掘是偷偷进行的,怕当地的村民反对,根本没有人通知他们转移逃难。所以黄河下游一代的百姓在一无所知的条件下失去了家园和土地,很多人直接淹死在黄河形成的汪洋里。
而当时国民政府还在迁都中,对这一切听之任之,对于造成的灾难根本没有任何应对措施。
苏北、河南、安徽等地广大黄泛区的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难,而当时的中国因为各方面讯息不畅,连逃难都是盲目的,还有日本侵华日本在到处烧杀劫掠。
三、决堤后果
黄河决堤后,从《申报》到《大公报》等多家报刊都对广大民众苦难进行了报道,水灾之后是瘟疫,由于无人进行消毒和救灾措施,死尸在污水中腐烂,伤寒、疟疾、祸乱、痢疾等各种传染病肆虐。
据不完全统计,蒋介石炸毁黄河大堤后,河南、江苏及安徽三省四十多个县市全部被淹,受灾人口超过400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强,最终因此而造成的水灾、瘟疫、饥饿而死亡的人数超过89万。史书中所说,“老弱转死沟渠,少壮背井离乡”的惨状再一次复现。
那么我国人民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给日军造成了多少损失呢?
根据现代日本自己的史书中记载,统计黄河决堤后日军伤亡人数在5000至20000人之间。这个数字之所以有这样高的弹性,一方面是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分为水灾以及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相差很大;另一方面,日军在统计中将失去战斗力的人数也计入战损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蒋介石此举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百万。”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黄河决堤对日军的影响也相当之大,因为黄河造成的大面积黄泛区完全拖垮了广大中原地区的道路、交通、经济、通讯,留给日本人的是一个完全残破的内陆。
一方面,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延续之前快速推进的模式;另一方面,黄河决堤完全摧毁了广大百姓的经济物资和家园,导致日军无法在当地获得补给,以战养战的策略无法执行。
黄河决堤之后,蒋介石还不敢承认是自己下令炸毁大堤,将责任推到日本人身上去,其实这更是欲盖弥彰的臭棋。当他下令时,连自己身边的亲信都屡次劝谏他却一意孤行。当统治者比侵略者还要凶残的时候,他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毫无疑问,蒋介石的以水代兵肯定是愚蠢的,不亚于饮鸩止渴,令他的统治在广大百姓心目中完全败坏不得人心。之后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能快速翻盘并夺取天下也不乏这个因素的助攻。
热门跟贴